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
2020-03-10陈露
陈露
摘 要: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是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撑,而人才的价值利用程度则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资源有效配置的合理度。本文从区域人才协同的概念出发,结合到成渝双城本身的实际环境去发现问题,并从人才协同的促进方法上进行具备实际意义的想法分析,为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人才协同;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在多个层次的落实推动时不能从单个层次考虑。作为继国家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后的另一个重大战略目标,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打开西部开放大门的第一推力,对于整个四川、整个川西南地区都要有良好的辐射。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双城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又一次把成都和重庆推到合作共赢的新起点。那么这个“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做法呢?其实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抓两头带中间”。首先,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一头,另一头则是长三角,“沿着长江一头一尾,连起来就是长江经济带的整个沿线,从成渝到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再到江苏、上海,这是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发挥“两头”功能,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关联,将东部与西部贯通起来均衡发展,实现国家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再观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一头是重庆,一头是背靠四川的成都,两个城市协同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据公开数据显示,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中国经济第一极的三大湾区均为沿海地区,成渝城市群,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二级,意义重大,它是深入中国腹地,内陆开放的典型代表,所谓“最慢的舰决定了船队的速度”,可以说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抓住了西部区域发展的牛鼻子,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珠联璧合像脊梁一样挺起了中国的经济版图。
二、成渝双城区域人才协同推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流动性不强
人力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人才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它间接性反应了不同地区之间各自发展的动力度和活力度。但是,目前成渝双城区域内的人才流动方向上缺乏相关部门正确的引导,流动的整体过程也没有专业化保障,而且区域内人才开发公共服务缺失。
例如,相关的科教部门在更多市场领域的资源拓展运用上无法进行联动性的促进,也不能够向企业和不同机构、高校之间提供良好的项目承接,在经费、设备、人员等资源上同样受到了单一主体的限制拥有。这样便导致企业和不同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不能顺利的进行,一些科研任务的完成便受到了阻碍。
(二)人才集聚效果不佳
在成渝双城的发展规划内,不同的定位对于不同产业的布局都有不同的规划,所以在进行人才引进和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沟通和协调。同时,产业布局對于新产业的项目没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对于未来产业及其所需要的人才信息不能做到合理的推动引进。而人才本身也受到了一些人事关系和户籍等条件的制约,使人才的集聚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举个例子,在成渝双城没有实际可用且高效的智库集群。这对于产业的融智能力起不到强化的作用,同时也无法支持双城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机构开拓人才远程服务的功能,更无法配置川渝高校及一些科研机构本身的智力资源,所以导致了市场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人才资源的保障。
三、成渝双城区域人才协同推进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策协同,为人才协同提供制度保障
政策的协同需要成渝双城区域内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协同的根本上树立牢固的基础。双城不仅要进行相互的协作,针对一些政策的实施也要同向发力。既要找准一些重大政策及改革的项目价值,又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引进的制度。对于人才的作用发挥提供合理可用的政策,使双城的人才运用能够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进行综合性的体系建设。
(二)广泛搭建平台,为人才协同提供发挥空间
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围绕双城的共同优势和不同实际情况,从共同方向出发,为人才信息的流通和人才的发现搭建平台。在平台内,对于人才可用的信息情况可以及时的相互沟通,保证人才和资源的应用程度能够较高效率的完成。甚至可以拓展到区域以外,使平台建设更加宽广,这样的人才流动机制才算是健全的。
比如说,在不断建设科研平台的同时,可以运用人才信息的流通积极引进一些知名专家,甚至是国外高层次人才,然后在人才平台内统一带领区域内各行业的本土人才共同做好区域资源的价值发挥。如此一来,有了基础性的应用平台,就有了空间建设和拓展的基础,人才协同便可以在越来越开放的空间内进行。
(三)注重因势利导,为人才协同做好分层分类
对于人才的协同,也要根据成渝双城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合理安排进行分层次的价值运用。在双城多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衔接时因势利导的工作效率。
比如,对于高层次的人才,一定要引导与其适合的产业进行高效率的价值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本身的价值发挥要在合理的分层引进办法和协同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通道建设,使他们在各类合作和互动交流时都能够为他们的智力价值提供可合作、可交流的良好依托。
四、结语
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工作的主旨,其形式是加强成渝两地人才互动互认,其最终目的是为成渝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打造。对于人才协同运用的现状,我们要从问题出发去制定解决的策略。要加强政策协同,建立具有保障性的制度;然后从空间拓展出发,广泛搭建平台,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在因势利导的工作注重下,做好分层分类的人才统筹工作,使人才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价值发挥没有阻碍,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张宇.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
[2]张凯.区域战略资源协同开发的政府行为研究.安徽大学,2014.
[3]人民网.http://sc.people.com.cn/n2/2020/0106/c379470-3369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