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0-03-10王迪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因此,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探索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力求能够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将传统文化引入学校和课堂,让学生能够耳濡目染,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首先要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尽管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但并非所有学科的教师都了解传统文化,就算是与传统文化有直接联系的语文教师,也不一定对传统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育学生之前,先要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教研会上添加传统文化学习交流会的项目,教师在学习《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优秀传统文化典故后,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校也要定期进行传统文化培训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才能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第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让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等與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还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高效学习。例如在教授和端午节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回答端午节的相应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出一期以端午为主题的黑板报,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其他和端午有关的诗词或事件,并分享给其他同学,在营造节日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端午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屈原的爱国情怀。第二,传统文化与道德及法治学科融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典故,让学生能够学会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体会父母的辛苦。第三,传统文化与书写教育融合,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书法课程,将传统文化与书法课程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植入学生的思想中。在书写中,既练习了书写技巧,又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1]因此,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仅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中,还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传统文化与校园环境建设相融合
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可以采用传统文化美化校园,可以将学生的书法作品以及传统文化手抄报等张贴在教室后面,后墙黑板报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体,例如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典故等。在学校的楼道走廊中展示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书籍或典故,并配图展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里每一处都可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应做到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教育学生,每一个角落都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将传统文化与校园建设相结合,可以让整个校园都能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2]
四、用体验式教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仅靠教师和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比起在日常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更应该亲自体验传统文化。学生要想真正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只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体验式教学,将现有资源高效利用,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相应的习俗活动,还可以举办校园传统文化朗读大赛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孝心的作业。[3]无论是哪一种体验式教学,都会对传统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能实现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校只有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和校园环境相融合,积极采取体验式教学,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袁同凯.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09(01).
[2]黄玉峰.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6(06).
[3]严谧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之思考[J].考试周刊,2011(06).
(作者简介:王迪,女,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