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移民新村
2020-03-10杨跃平
杨跃平
人类迁徙从未停止。有的为避天灾人祸,求得安身立命;有的因避兵荒马乱,求得安居乐业;有的追逐梦想,求得人生价值……早在1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因避战乱,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从中原来到南方繁衍生息。而20世纪70年代初,南安九都镇、码头镇部分群众则因国家建设山美水库,舍小家顾国家,举家搬迁,离开难舍的故土,一路颠簸来到华安县沙建镇安家落户。
初秋的一天,风轻云淡,笔者慕名探访移民新村。沐浴着绚丽柔和的霞光,迎着阵阵凉意的秋风,沿着九龙江北溪溯流而上。打开车窗,秋风送爽,满眼碧绿,令人心旷神怡;沿江两岸,山清水秀,如诗如画,令人舒心惬意。车子到达目的地时,第一代老移民热情迎接。虽然沧桑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但从老移民绽放如花的笑容,我读懂了他们风雨过后那彩虹般的幸福生活。当笔者说明来意后,大家就像讲述自家的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眉宇间溢满了心中的喜悦。
1972年1月,因建山美水库,九都镇大力大队、码头镇码四大队共194户1088人,迁往华安县沙建镇,以自办生产小队的形式,安置在汰口农场黄田社、日新大队虎垵社、官古大队山前社、汰内大队福全社和石壁社。
当年,政府派出南安汽车队泉州一团运输公司及部队军车,分3批运送移民到华安。移民们挥泪告别亲朋好友,依依不舍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土。一路上,大家的心情并不轻松,五味杂陈。汽车驶进潭口时,眼看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江涛翻滚,大家倒吸了一口气,有的妇女惊吓得差点哭出声来。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政府和群众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一颗紧绷的心才放松下来。谈起当年搬迁的情景,老移民们记忆犹新。
初到移民安置点时,居住很简陋,住的是建在山坡上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每遇强台风来临,吹落稀薄的瓦片,雨天叮咚响,晴天闪金光。温饱难保证,由于人多地少,且大多是“望天田”、低产田,常靠政府救济,青黄不接时怀揣米袋子东借西借。喝水成问题,一个生产队共用一口水井,地处山坡,井深水缺,移民常常三更半夜排队挑水。交通更不便,村道狭窄,山路崎岖。开往漳州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移民回南安探亲,有时在途中得住两个晚上。回忆起当年的困境,老一代移民深感心酸与苦楚。
如今,移民的生活比蜜甜,日子越过越红火。汰口农场移民新村,是安置移民最多的一个点,共有60户343人。新村坐落于小山丘之上,九龙江北溪支流汰溪绕村而过。背靠气势磅礴的笔架山,面临悠悠流淌的汰溪水。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举目仰望,一幢幢红墙朱瓦的高楼崭新亮丽,在秋日里熠熠生辉;一棵棵挺拔苍劲的绿树枝繁叶茂,在秋风里摇曳生姿。
一条宽阔笔直,平坦洁净的新桥横跨汰溪两岸,这是移民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徜徉于桥之上,倾听老移民述说桥的故事。横跨汰溪有三代桥,20世纪70年代初,建的是简易木桥,用铁线缠绕、凹型钢筋钉加固建造而成。由于风吹雨打,不到10年光景,便摆摆晃晃,挑担子过桥要一手扶住木栏杆,挪着小步前移。每下大雨,洪水上涨,难以通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二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桥建成使用,桥长30多米,宽仅3米,桥中央石砌桥墩一柱。小桥狭窄低矮,桥上常积淤泥,移民过往总是提心吊胆。历经40个春秋的岁月侵蚀,小桥满目沧桑,风雨飘摇。2017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投资300多万元,动工兴建第三代汰溪桥。新桥长49米、宽7.5米,两根桥墩巨人般擎起桥面。桥上秋风习习,桥下流水潺潺,远处袅袅炊烟宛若轻云薄雾,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丹青画作。
三代汰溪桥,不仅是移民的交通要道,更是移民的生命桥、连心桥。如今,木桥和旧桥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它们身上记录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移民的发展,承载着几代移民的追求与梦想,寄托了老移民那浓浓的乡愁。
到达村口,镶嵌高墙“美丽库区移民村”鲜红巨幅标语扑入眼帘。车子沿着宽阔弯曲的村道徐徐上行,青绿色的沿山木栈道、木栏杆,宛若长龙蜿蜒而上。当车子驶上最高处时,在一小空地上停下。一下车,桂花、茶花、三角梅、黄花槐……在房前屋后随风摇曳,阵阵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扑鼻而来的清香打消一身的倦意。移步仿木栏杆,一股穿心透肺的山风拂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放眼树木葳蕤,蝴蝶翩然,红、紫、黄、白野花竞开。举目远眺,山岭逶迤,峰峦似黛,云雾氤氲。俯瞰四周,小桥流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一切没有任何人工雕琢,浑朴自然天成,似一幅丹青山水画卷在眼前渐舒渐展。此刻此景,俗世宠辱皆忘,红尘名利全消,实有群山一揽入胸怀的勇者气慨,又有闲坐静处看云卷云舒的洒脱泰然。漫步村道,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清新洁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把新村照耀得五彩缤纷,好似群山环绕中的一颗夜明珠,荧光闪烁;又如空中街市,繁华似锦。屋顶上绿白相间“平安库区家庭”的标志,寓意安居乐业,生态优美,平安幸福。
汰口移民,昔日怨山、弃山;如今爱山、惜山。昔日举头望穿瓦,低头见泥土;今朝建新房,住别墅。自来水、互联网、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用移民的话说,美丽家园,那是我的家。
离开汰口移民新村,我们沿着林荫密布的乡村水泥路,前往官古新村。刚到村前,一老移民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家里。让坐、递烟、沏茶,主人忙得不亦乐乎。顿时,屋内茶香弥漫。话题拉回到48年前时,老人回忆,初来乍到,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坯房里,狭小的乡村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路,一到晚上黑乎乎不敢出门。如今他住上小洋楼,米黄色的外墙,青绿色的琉璃瓦,阳台上的罗马柱,显得洋气十足。提起移民的变化,他话锋一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移民过上幸福、安宁、祥和的日子,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汰内移民新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近年来,投入巨资,建设生态公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亮丽工程,村貌焕然一新。在汰内石壁新村,徜徉清新幽静的沿山步道,别具一格的景观长廊,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自然古朴的观景凉亭,宽广明净的文化广场,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驻足文化广场,眼前的中央山公园满目苍翠,一大片的松柏新枝摇曳,随风起伏,碧波荡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红标语格外醒目。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步履匆忙而目光坚定,令人遥想当年移民匆忙的身影。一群小鸟在广场上扑腾着翅膀,叽叽喳喳地欢叫,仿佛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广阔无垠的田野被时令蔬菜尽染,犹如铺满巨大的绿毯。田野对岸福全移民新村映入眼簾,新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如果说,物质的富有改变了移民的命运;那么,文化的传承则丰富了移民的生活。库区移民传承了祖辈的习俗,村村新建庙宇祭拜场所,供奉三代祖师、保生大帝、赵府天君等。每逢神诞之日,祭祖先、请客人、演大戏好不热闹。元宵佳节,还举行“举火烛、走火佛”民俗活动,吸引男女老少前来观赏。那笑声、歌声与鼓乐声汇成美妙的交响曲,飘出山外,飘向远方。
逢年过节,傍晚时分,移民乡亲欢聚一堂,即兴弹唱南音。弹琵琶、吹洞箫、拉二弦……演唱《望明月》《出汉关》《三千两金》……一曲曲南音,委婉悠扬,轻歌似水,萦绕飘荡,既解除了一天的辛劳,又寄托了思乡之情。为传承南音国粹,1997年在汰口农场成立南音社,并在汰口小学开设南音班,培养了一大批南音接班人,让后人能享受到这一千年古乐的魅力。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华安的老一辈移民大多步入老年,而他们的后代,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纷纷跨出家门,伫立潮头,搏击风浪,成为新一代的“移民族”。他们到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地,经商、办厂、建筑、运输、行医……有的大中专毕业后,成为国家干部、人民教师、济世良医……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追逐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