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不衰的千年雅乐
2019-10-31
南音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一种以广州话表演的传统说唱音乐,始於清末。包括地水南音(被视为南音的正宗。通常是瞎眼的瞽师唱的,旧时失明人多以算卦为业)、戏曲南音(粤剧中的南音)、老举南音(旧时煙花女唱的南音)等,由於南音与木鱼、龙舟等粤调的用韻形式、平仄、结构都有共同的地方,有时会把粤调统称为南音。
南音演唱技艺全靠口授,清道光进士孔继勋(1792-1842),修订失明艺人锺德所唱南音旧曲,编成《今梦曲》(内容多以《红楼梦》为题材),是唯一一本南音曲集。锺德晚年到香港,《华字日报》再加整理出版。
地水南音
南音最初用於沿门求乞,或街头坐小凳上演唱,或到人家中唱三数小时“堂会”。有别於《左传》中的楚声南音和《古今乐录》中的吴歌南音,也非以散曲、乐谱、指套为基础的福建弦管南音,是特指产生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珠江流域的歌乐。而地水南音,则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所演唱的南音。这是南方的“弹词”,和木鱼、龙舟、粤讴、板眼等同被称为粤调。地水的说法源自《易经》的“地水师”卦,广东人旧称盲人为“阿水”,因盲人的职业多为卖唱和占卦算命,“地水”就成为盲人的代称。十九世纪中叶大多由瞽师(盲人乐师)或师娘(盲人歌女)讲唱,抒发个人坎坷遭遇、离愁别绪,自伤自怜,别树一格。近似美国黑人蓝调,或被请到酒楼、茶楼、煙馆、妓院、私人寓所献唱谋生。地水南音语言“生鬼”,以七字句为主,每句八拍,朗朗上口。比木鱼、龙舟、粤讴等粤调更有节奏感,文辞也更优美。地水南音乐器单一,一把椰胡、一个拍板就能“搵食”。椰胡蒼凉悠远,瞽师唱腔低沉沧桑,唱尽世态炎凉,听来荡气回肠,销魂腐心,别有韻味。
戏台南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水南音盛极一时,後豪户大宅没落,香港禁娼,地水南音亦开始式微。後来粤曲、粤剧吸纳南音的讲唱方式,逐渐发展为戏台南音(舞台南音),使南音部分神髓得到传承,至今仍大量出现在粤曲艺术中。舞台南音经文人雅士修改,更具文学性。而地水南音则以活泼见长,瞽师随说唱时间与气氛自由发挥,十分灵活,常有神来之句。在音调上,舞台南音吸收了飏州南音,比较高越。地水南音则低沉摇曳,更为耐听。
正如《胭脂扣》中的情景,当年地水南音多在煙花巷中响起。地水南音大师杜焕曾说,某些南音是“有咒”的,良家妇女不能听,否则会招致不幸。後来有学者为杜焕录音,他一再强调某部分的录音不能公开发行,否则就不唱。这並非迷信,而是比常人经历了更多苦难的人,对人间的恻隐之心,这也令不少人对地水南音有误解,以为南音就是打情骂俏的曲调。其实南音唱曲中,充满纯真缠绵的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