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0-03-10崔修岭
崔修岭
(朝阳市第二医院心内一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控制效果不佳极易引发急性左心衰竭,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加大其死亡风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等方面,严重时会出现冠状动脉阻塞以及大面积心肌缺血性坏死等情况。因此,该疾病一旦发生,必须在最大限度上缩短急救时间,并保证救治效率[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72例患者,通过便利抽样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9~78岁,平均(54.60±5.20)岁;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2例,Ⅳ级14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7~77岁,平均(53.90±5.00)岁;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1例,Ⅳ级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7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呼吸衰竭者;严重脑部受损者;呼吸衰竭者;消化道出血者;重度脏器功能不全者[2]。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采用院前急救方式,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以及氧疗等简单处理后,立即安排转运并于转运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救治。试验组患者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方式。患者取足低头高位,使双腿保持自然下垂,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并促使心排血量得到明显增加[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其提供氧疗,确保其呼吸通畅,并保证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维持[4];监测患者的血氧指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及参麦注射液50 mL以取得心肌保护的效果[5];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以及硝酸甘油8 mg以取得血管扩张的效果;静脉注射呋塞米30 mg以取得利尿、强心的效果;将西地兰0.3 mg与氯化钠注射液10 mL混合后为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6]。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溶栓治疗,观察在救治过程中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显效:救治后,患者的临床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改善幅度超过2~3级;有效:救治后,患者的临床体征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仍未达到心功能1级;无效:救治后,患者临床体征以及心功能均未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后发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呼吸、心脏骤停,呼吸抑制,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 试验组33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3例患者病情控制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8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例患者病情控制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急救后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急救后,试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心脏骤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急救后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急救后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具有病情发作突然、进展迅速等特点,临床致死率极高[7]。为患者提供科学高效的急救措施有助于使急救效率以及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院前急救能够迅速抑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其死亡风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试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心脏骤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表明,在转运过程中接受救治的院前急救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为73.34%,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为91.11%,提示先救治后转运救治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救治效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9]。因此,先急救后转运的方式能够避免转运时间过长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救治时机,有助于增加其生存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10]。
综上所述,为急性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提供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方式能够使救治有效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