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野樊集中学汉代画像砖墓M1发掘简报

2020-03-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墓道封二画像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3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中学基建施工中发现两处古墓葬。经报批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樊集乡位于新野县东北部,白河东岸,地势平坦,为冲积平原地形,土壤多系黄老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此发现并发掘了大批汉画像砖墓,此地是南阳重要的汉画像砖出土地点之一。(图1)

2013年5月9日至16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工作人员共清理两座汉代砖室墓。其中,M1为画像砖墓,上部虽遭破坏,但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和画像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将此次发掘简报如下(以下简称樊中M1)。

图1 发掘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樊中M1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坐北朝南,由3个并列的墓室和墓道组成。由于早期破坏,现仅剩底部。墓葬南北残长456厘米、东西宽386厘米、墓底距地表166厘米,墓向207°。 (图2)

墓室南部有斜坡墓道,墓道残长144厘米、宽386厘米。

墓门位于墓道北端,并排3个门洞,宽90~100厘米,残高 50厘米。门前有一道单砖顺砌成的封门墙,宽366厘米,残高50厘米。两门洞之间及两侧立实心长方形画像门柱4块,宽23~24厘米,厚5厘米,残高30~50厘米。(封二-1)根据内容画像可分为两组:一组为四门吏图。两人拥盾,一人持杖,一人执索,两两相对,作交谈状。(图3-1)另一组由拜谒图和乐舞稽戏图组成。上部一人跽坐,挥臂张口作说经状,一人双膝跪地,两手前撑低首拜谒;下部左边三伎奏乐,一人鼓瑟二人抃,右边一俳优头戴尖顶冠,裸上身,扭腰摆臀作稽戏。(图3-2)

墓室用单砖错缝平砌而成,中间用双砖筑成隔墙,将墓室分成东、中、西三室。隔墙前部下方留有过道,使其相通。每间墓室呈长方形,大小基本一致,长280厘米,宽90~100厘米。

墓顶已塌,从填土中发现的残砖可知,墓顶用斜撑板梁砖券成,即券顶砖前后横列,每列由3块砖组成,中间是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砖,两侧是斜撑砖,斜撑砖另一端有槽,卡入砖壁,梯形砖两端为倒三级台阶形,长47厘米,宽21.3厘米,厚5厘米。斜撑砖的一端为三级台阶形,长33厘米,宽23.5厘米,厚5厘米。(图4)

墓底用长33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的长方砖平铺而成,为纵排连缝铺法。

二、随葬品

樊中M1随葬品主要出土于西室和中室。共计9件,均为陶器。陶色陶质均为泥质灰陶。

仓 2件。形制相同,大小稍异。标本樊中M1:1,敛口,折肩,器身为直筒形,最大径在腹部稍下,平底。腹上饰两周凹弦纹。上承博山炉式盖,盖沿起台,台上饰一周菱形纹,其上饰山峦,起伏绵延。口径8厘米,底径24厘米,通高57厘米。(图5-1,封二-2)

双耳罐1件。标本樊中M1:5,残片,鼓腹,肩饰二鼻纽,器表饰密集的粗绳纹。口径10厘米。(图5-6)

猪圈1件。标本樊中M1:4,已残,长方形,猪圈的一角设有小屋,山墙的两面向外开有一个小门和一个小孔与猪圈连通。屋上为四阿式顶。长26.1厘米,宽20.5厘米,通高27厘米。门高5.5厘米、宽2厘米。猪舍内放一灰陶小猪,猪形较瘦,呈直立状,嘴微张,两耳向前伸出,长10厘米,高5.2厘米。 (图5-3,封二-3)

灶1件(套)。标本樊中M1:8,灶体已残,立体长方形,灶前有拱形火门,火门上部有挡火墙,灶后附象征性烟囱,有烟孔。灶面上有两个灶口。灶长21.5厘米、宽14.5厘米,灶面高6.2厘米。釜2件。形制相同,敛口,鼓腹,底平,近底部有刀削痕,口径6.2厘米,腹径9厘米,高5厘米。盆1件。敞口,折沿,方唇,斜壁内收,平底。口径12厘米,底径6厘米,高5.5厘米。与灶同出,应为灶的附属物。(图5-5,封二-4)。

图2 樊中M1平、剖面图

图3 樊中M1画像砖拓片

图4 樊中M1出土券顶砖

磨1件。标本樊中M1:3,由上扇和下扇两部分组成。上扇中部有凹下的两个半月形深槽,槽内各有一孔,边缘隆起一纽,用以安装磨柄,下扇和磨盘连在一起,盘呈凹槽形,平底,磨盘下附三足。盘径14厘米,通高9.5厘米。(图5-8,封二-5)

井1件。标本樊中M1:6,敞口,平沿,圆唇,筒腹,平底,内有打水小罐。口径13.3厘米,底径11.4厘米,高9.5厘米。打水小罐为敞口,束径,鼓腹,平底,口径2.7厘米,最大腹径4.8厘米,底径3.4厘米,高4.8厘米。(图5-7,封二-6)

狗1件。标本樊中M1:7,已残,呈卧状,内空,两腿分开向前伸,嘴巴张开,呈怒吼状,两眼瞪视侧方,两耳直立。长15厘米,宽7.5厘米,高8.3厘米。(图5-4,封二-7)

臼盘1件。标本樊中M1:9,残片,长方形槽形。残长13.5厘米,宽8.5厘米,高4.3厘米。 (图5-2,封二-8)

三、结语

樊中M1为夫妻合葬画像砖墓,其上半部已毁,仅存底部。该墓坐北朝南,由三个墓室和墓道组成,其形制与新野樊集吊窑M24[1]12相同。

图5 樊中M1出土文物

M1的门柱用四块实心画像砖筑成,均残,仅存下半部,画像采用翻倒脱模法制成。画面内容与樊集吊窑M40[1]11的耳室门柱画像完全相同,皆可分为两组,一组为四个门吏图,另一组为舞乐百戏图。画面生动活泼、丰富精彩,令人陶醉,反映了汉代辉煌灿烂的舞乐百戏艺术场景。

出土的随葬品以常见的陶质罐、仓、井、灶、磨、臼盘、猪圈、狗为组合,其器形与樊集吊窑M6[1]22出土物基本相似。

根据樊中M1墓葬形制和出土物,以及画像图案初步判断,其年代应为西汉中期,下限到西汉晚期。墓主人可能是当地的官吏或土著豪强。该墓的发掘为南阳汉画像砖墓的研究又增添了一份实物资料。

发掘:王凤剑 翟京襄

执笔:翟京襄 王凤剑 李学军

拓片:王丽丽 雷金玉

绘图:郭国琴

猜你喜欢

墓道封二画像砖
封二
封二
封二
北宋演员画像砖四人组
《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之十二》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
简评《墓道》中的宋若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