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阐释、价值统一和实践路径
2020-03-09樊海源
樊海源
摘 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是新时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引领,也是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文化教育的根本遵循。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逻辑起点——同向同行,文化育人,课程思政是工程文化理念得以实现的现实载体。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价值导向的趋同性——以人为本,文化自信,工程文化是工程特质与情感认同的统一体;课程思政是传递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高校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要抓住三个维度:增强高校教师行动自觉的意识、深化高校工程文化与课程建设融合和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实施全方位、多元化育人。
关键词:工程文化;课程思政;文化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6.01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088-05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重要讲话的有力举措,是新时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引领,也是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文化教育的根本遵循。文章拟厘清高校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阐释、价值导向,进而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高校工程文化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一、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阐释:文化育人,同向同行
工程文化倡导工程实施中的文化内涵,重视工程实践与文化育人的紧密结合;课程思政与工程文化表明看似不关联,实则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二者同向同行,“不可须臾离”。
1.工程文化实施的现状简析
工程文化理念早已有之,一经提出便得到工科院校同仁学者广泛关注与认同。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关于工程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增加。客观现实来看,学术界对于工程文化理论研究较多,而高校如何有效实施工程文化教育阐释不多,当前,找准实施工程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尤为重要。现实中那些追求工程速度,仅仅注重工程外在实体,无视工程内涵建设者有之,更有无良工程实施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工程的延续性和持久性,建造豆腐渣工程甚至发生工程坍塌等重大工程事故,都是工程文化出现了缺失,其本质就是工程缺失人文关怀和终极目标。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工程文化教育的弱化。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最深刻、最基本的根据,或者说,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归结点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1]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行为的自觉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交流,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与创造。工程文化价值巨大,意义深远,但是在实践中路径难寻,如何通过显性的建筑构造和隐性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获得一种人文情怀、精神熏陶以及价值观的引领,最终通过有形的体力劳动,收获无形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课题。
2017年,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面临的新機遇、新挑战,教育部顺势而为,应时而动,提出“新工科理念”,并形成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 新工科以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 实施新工科教育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战略支撑和引领力量。涵养工程师不可缺少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高校如何立足实际,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回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回应,也为高校不断推动工程文化向纵深发展,提出了历史性课题。
2.推进课程思政的价值判断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 解惑也”。每一位教师必须承担起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能力、价值塑造的使命,而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终极问题。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人、塑造人,坚持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也是行动指南,更是根本遵循。
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机制,发挥合作效能,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3.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契合
工程文化应该回归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标,帮助未来的工程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工程师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宽厚的文化底蕴,以适应未来社会工程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复杂化的发展需要,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若要在工程教育新理念、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新质量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则需要课程思政来实现。
笔者认为,工程文化是一个宽泛而宏大的理念,是抽象的、感性的,它是工程师们在实践中内化于心的情感再现,呈现的是一种人文情怀、职业操守以及工匠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工程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外化于行的现实具象。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亦或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需要从事教育的师者给以引领,而这种引领体现在师与生的互动中,通过一种特定的媒体得以传递,需要具体的载体得以实现。而课程思政,就是工程文化这一理念得以实现的现实载体。当前工程文化教育的弱化可以通过课程思政得以实施和加强。教育离不开文化,教育既要文化传承,又要价值塑造,可见,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均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既回应了工程文化育人与成器相结合之理念,也关照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这是从理念认同到现实操作的过渡,最终形成工程文化育人路径。
二、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价值导向的趋同性:以人为本,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阐释极其丰富,为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修身正心为根本,这是工程文化直接、重要的理论支撑。
1.工程文化是坚持工程特质与情感认同的统一体
工程文化是组织、管理、实施工程者在长期工程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的外在显现,是无形的文化与有形工程的有机融合,彰显了人类的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它既包括工程特质,如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构造等有形物态,它涉及到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内容,还包括工程情感,如工程质量(职业道德)、工程伦理(人文情怀)、工程艺术(文化修养)以及工程情结(专业精神)等内容。如果说工程特质带给人们更多的实用性,那么情感认同则是给予人们更多的精神财富,它会伴随时代发展和历史的更替而历久弥珍,不断折射出文化的内涵和力量。这种工程的情感认同,是基于对工程历史的责任,更是着眼于对于人类历史的担当,承载的是文化的传承,是价值的塑造。一个工程绵延持久,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以及文化的再现。古今中外,可以保存至今成为经典工程的项目,无一不是如此,历史遗迹古老斑驳,但工程文化经久不衰,并且不断绽放新的光彩。这种工程特质与工程情感的交融,便是工程文化所要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便是教与学的延续,就是师与生的传递。工程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是有限的,而工程文化赋予我们的是无限而久远的,这种文化力量可以跨越时间、空间,成为历史的永恒。
工程文化的魅力就是师者在教学中所要给予学生的财富,它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支撑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创造,勇于创新。正如学者所言,“应结合高校自身长期形成的文化特点和学科发展特色,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反复积淀、提炼和升华而成为广大师生认同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信念等。”[3]
无论是工程外在质量还是工程文化内涵,工程特质与工程情感认同的统一体就是以人为本。每一项工程的归宿,最终使人念念不忘的,均是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类的进步。
2.课程思政是传递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种价值观的引领,就是要紧紧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导向,加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必须要扭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只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错误认识,每一名高校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每一门课程都有思政元素,因此,高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須树立起课程思政的行动自觉,在传递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价值塑造融入其中,如盐融水,润物无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传递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一体,价值塑造为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许许多多有志青年,胸怀爱国情,凝聚报国志,以小我之青春,铸就大我之国兴。价值塑造必须落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扎根于课程思政课堂里,必须融入每位教师思想观念中以此来激发青年们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示自我专业素养,为投入更广阔的社会洪流而贡献一己之力。
3.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以人为本价值导向的理论根源:文化自信
工程文化强调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等理念,工程文化教育是向学生传递人、社会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相处方式,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反映。工程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体,它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整统一,而人文精神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精神的传递,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不可小觑。工程文化理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工程文化内涵的理论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它的现实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与工程文化所强调的自然生态观同向同行。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它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尤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内容供给之一,爱党、爱国、爱家、爱人的情怀都是仁者爱人、家国情怀的时代转换,这些均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习近平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 “增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5]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这种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长期存在的,会伴随岁月的更迭而历久弥新。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均源于文化自信的巨大魅力,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张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三、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知行合一,多维育人
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逻辑同一、价值统一,决定了二者实践路径的一致性。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均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理念,故而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应该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 ”三个维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