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问题
2020-03-09□文|邹伟
□ 文| 邹 伟
引言
加强内部控制对提高交通运输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促进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落实,但是当前在内控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等,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解决。
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思想基础缺乏
首先,重视程度不够。交通运输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因其交通属性,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内部控制的情况,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对内控工作不够重视。其次,缺乏群众基础。内部控制是对单位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不可避免地将改变原来的一些工作习惯和程序,职工会有一些不适应,特别是当内部控制会增加工作量和带来来不方便时,职工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组织建设不完善
首先,职能机构不明确。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职能职责及内设机构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职能和实施机构,也没有明确相应的人员编制,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机构几乎都是由财务部门执行。其次,组织建设有缺陷。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组织体系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制度要求,没有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财务、内控、内审职能由同一部门负责。最后,单位没有内部控制的评价机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没有进行评价。
人员业务能力参次不齐
首先,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绝大多数由财务部门负责,因为单位的职能职责及进人难的现状,财务工作人员存在由其他岗位人员转岗或兼任,财务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对内控工作更是不熟悉;其次,交通行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除了要求具有基本的财务管理能力外,还涉及工程建设、行政执法、项目招投标、项目管理等专业,导致内控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很难适应内控工作的需要;最后,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与其监督管理对象在同一个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碍于情面,不敢批评、不愿红脸,嘴上喊得多,实际行动少,存在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
制度体系不健全
首先,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执行和监督环节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比如重大项目的变更,按政府决策程序比较繁琐,为了避免停工待批的现象,可能会出现先实施后审批或边实施边审批的现象。其次,业务活动全过程监督管控机制不健全,比如,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前期招标、项目建设管理、交竣工验收、结算审计、款项拨付等全过程内控管理体系有等完善。再次,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项目绩效均是社会效益,最终难以量化和评价;最后,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考核奖惩主要是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如何调动职工个人工作积极性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缺乏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
内外部监督不到位
首先,内部评价不到位。大多数交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成立的内审部门,有些虽然成立了内审部门但却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工作往往重视对财务方面的审计,缺乏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有效性评价;其次,外部监督不到位。负责外部监督的主要是财政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财政部门重点关注的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或分配情况,而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重视不够;政府审计部门由于力量有限,往往更多将审计放在离任审计重大项目审计方面。
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解决途径
以人为本 打好思想和人员基础
首先,全面加强单位领导层内控意识。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是内控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必须不断提高单位领导层的内控意识和政治站位,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并监督执行到位,同时还必须要以身作则自觉按内控工作的要求行与为。其次,加强中层干部的控制。单位中层干部主要负责制度和政策的执行,因此必须要加强中层人员的修养,提高其个人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样、敢逗硬。最后,加强对基层职工的宣传教育。基层职工主要负责业务的具体操作,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其自觉接受内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完善内控组织机构
首先,设置内控职能机构。结合本轮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做好与编委(办)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单位的职能职责,明确有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其次,完善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机制。建立健全“三重一大”由党委(组)或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执行过程中变更的程序及审批机制,建立健全以事前报告及事后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监督机制。最后,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设置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内部控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
提高内控业务水平
首先,以德为先,做好内部控制人员配置。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和要求,安排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一定的财务、经济类专业工作人员从事内控工作。其次,加强内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级财政部门和交通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举行内控专题培训班,提高内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再次,各级财政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在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内部审计、内控检查中,可以抽调系统内的财务人员、内控人员参与监督检查工作,这样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最后,做好内控工作人员的轮岗和交流,交通行政事业单位业务专业性强,可能通过交流与轮岗的方法,让内控工作人员全面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关键节点。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要完善授权审批制度。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项目数量多、资金数额大、涉及对象广,必须要建立权力清单,对权力范围进行明确,将审批事项进行分级,“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其他事项按照不同金额或性质规定审批层级和审批人员。其次,要完善业务流程控制体系,对单位内部的所有业务进行仔细梳理,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且针对该风险建立科学的防控,更好防范风险,比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办法、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再次,要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考核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单位也应建立内部考核办法,对单位各项工作进行内部考核评比,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拨任用、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将考核评比与工会竞赛、活动等结合起来,适当给予质奖励提高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完善责任清单制度,采取“清单制+责任制”的方式,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对标对表、定期调度、限时落地。
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首先,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独立有效。建立内部控制执行与评价相互分离的机制,要确保内审评价部门的独立性,其直接对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可以建立内审评价部门和人员直接受政府审计部门领导的机制,从而让内审评价结果更加独立有效。其次,政府财政监督检查、审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督,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纳入监督检查和审计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单位存在问题,必须要及时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理。最后,建立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为使内控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的方式,将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
结束语
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思想基础缺乏、组织建设不完善、人员业务能力较低、制度体系不健全、内外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要以人为本打好思想和人员基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健全控制体系、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