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2020-03-09李寿圣覃莹莹范茂元王雪冰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南宁市教职工老年人

李寿圣 覃莹莹 范茂元 王雪冰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李寿圣 覃莹莹 范茂元 王雪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采用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部分高校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动机、时间、次数等健身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多数高校退休教职工具有主动健身意识,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强度,运动损伤发生率较低,健身支出较少,健身环境多集中于校园运动场所,缺乏健身指导,学校组织运动健身活动较少。建议:(1)加强高校运动场所管理,增加体育器材投入;(2)合理配备体育指导员;(3)高校相关部门应组建各类健身团队。

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

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186亿,占总人口的 16.1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1]。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2]。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受社会持续关注。随着年纪的增长,各项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由此极易引发各类疾病的产生。疾病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质量,而运动健身是有效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健身行为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改善高校退休教职工健身状况的建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六所高校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高校教职工退休生活、退休后健身情况、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学术论文、书籍、政策等资料,并对所获材料进行整理。

1.2.2调查问卷法

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的退休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2018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的基本情况

2.1.1退休教职工的年龄及性别结构

表1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年龄(n=180)

年龄段60-6970-7980-90及以上 人数85 47.2%18 比例7742.8%10%

表2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性别(n=180)

男女 人数10179 比例56.1%43.9%

本文所指的退休人员为按国家规定退休的人员,调查对象均为60岁及以上[3]。据表1可知,退休教职工60-79岁人数占比90%,80-90岁及以上的人数最少,占比10%;由表2可知,男性占比56.1%,女性占比43.9%。

2.1.2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

文化水平的高低对退休教职工健身理念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健身行为的参与度和体育消费的多少。据表3的退休教职工文化结构调查结果可知,本科学历占比最大,为57.2%,第二为大专学历占30%,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最少,占12.2%,文化水平总体中上。据表4可知,退休教职工的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最多,占44.4%;其次是1500-2000元,占33.3%;在1000-1500元的占22.2%,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并不高。

表3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文化程度(n=180)

文化程度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人数5510322 比例30.6%57.2%12.2%

表4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经济收入(n=180)

收入1000-15001500-20002000-3000以上 人数406080 比例33.3%22.2%44.4%

2.1.3退休后闲暇生活方式

据调查统计可知约有59%的高校退休教职工在空闲时间选择运动健身,35%选择棋牌游戏等娱乐活动,30%为看书等等。由此可知退休教职工在闲暇时间选择运动健身的占大部分,体育意识总体较强。

图1 空闲时间利用情况

2.2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动机

锻炼动机是锻炼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是锻炼行为的原动力[4]。据调查,南宁市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动机呈多元化。由图2可知,谋求健康长寿、预防和治疗疾病是退休教职工进行锻炼的主要动机,且部分退休教职工已形成“运动是良医”“体医结合”的认知理念;25%-45%的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动机为增进交往、心理安慰;10%的退休教职工希望通过运动健身来获得成就感,体现个人价值。据分析,明确的运动健身动机与退休教职工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其次,因教职工退休之后与同事以及朋友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因此将闲暇时间用于运动健身以弥补社交这一空缺;再者,相比退休之前教职工可获得成就感的以及自我实现的渠和途径大幅减少,则唤起通过运动健身获得成就感及自我实现的动机。

图2 运动健身的动机

2.3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参与运动健身的时间段、次数、持续时间及强度

如表5所示,在参加运动健身的退休教职工中,在6点-7点区间进行锻炼的占30.6%,超过半数的人在8点到10点之间进行锻炼,选择下午及晚上锻炼的人数最少。由表6可知,每周运动健身2次及以下的人数最少,每周5次以上的接近半数。由表7可知,每次健身时间小于等于30min 的人数最少,60min以上最多。总体而言,高校退休教职工偏向于晨练,运动健身具有较强持续性,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退休教职工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应根据其身体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健身。

表5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时间段(n=180)

时间段6:00—7:008:00—10:0013:00—17:0019:00—21:00 人数5510542.2% 比例30.6%58.3%168.9%

表6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每周健身次数(n=180)

健身次数1-23-4次5-6次 人数425286 比例23.3%28.9%47.8%

表7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每周健身持续时间(n=180)

时间≤30min 30-60min≥60min 人数246591 比例13.3%36.1%50.6%

图3 运动后自身感觉

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强度调查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全身微微发热和微微出汗的占63%,运动强度适宜,有一定的运动安全意识。在运动中选择中等强度及以上的占21%(中等出汗/大汗淋漓),其选择较高的运动强度与他们身体健康状况有较大关联,但老年人经常性大强度运动和大量出汗很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适宜的运动强度对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减缓作用,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对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在运动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注意休息,防止运动过度。15.6%的退休教职工表示运动健身后身体没有感觉,可知运动强度太低,未能达到有效的运动健身效果,于此应合理配备专人对老年人运动健身进行指导使运动健身达到合理有效。

2.4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情况

2.4.1运动项目选择

据调查显示,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选择的运动健身项目呈多样性。由图4可知,退休教职工选择唱歌跳舞、门球、太极拳占比较高。据分析男性多选择竞争性强的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等)。女性倾向于选择较为安全的体育项目,(如:健身操、舞蹈等)[5]。

图4 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方式

由表8可知,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喜爱的健身项目主要为简单易学、费用少、适合自己的。由于难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对老年人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且老年人掌握较为困难;退休教职工的经济条件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运动习惯也是他们选择运动项目的原因之一。

表8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参与运动健身项目的原因(n=180)

选择项目原因从小养成的习惯运动锻炼花费低简单适合自己其他 人数601621781540 比例33.3%90%98.9%85.6%0

2.4.2运动场地的选择

高校退休教职工大多居住在校园内,对校园环境非常熟悉,因此运动健身时选择学校运动场、室内活动场的占大部分。据调查,部分高校运动场馆在不进行教学活动时对教职工免费开放,且教职工多对室外运动场的空闲可利用时间较为熟悉,因此运动健身场地的选择多为校内。

表9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场地选择(n=180)

场地学校运动场公园或街道学校室内活动场 人数811683 比例45%8.9%46.1%

2.4.3南宁市高校组织运动健身活动情况

表10所示,高校针对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活动很少,仅偶尔组织。六十岁及以上的退休教职工已步入老年,运动健身既是他们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是生活需要。为减缓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速度保持身体健康,满足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诉求,需适当增加校内运动健身活动。

表10 南宁市高校组织运动健身活动情况(n=180 )

经常组织偶尔一次从不组织 人数01800 比例0%100%0%

2.5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损伤情况

在我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后,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理状况等原因,他们的运动损伤风险高于普通成人。老年人运动负荷一旦过大则极易引发身体不适威胁健康。据调查显示老年人运动损伤主要表现为:摔伤、挫伤、擦伤、韧带损伤等[6]。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给运动损伤情况较少,损伤比例仅占11.1%(表11)。据数据统计显示有94.4%的教职工择与伙伴一同运动健身(表12),结伴健身有利于增进社会交往,相互提醒预防运动损伤,同时在发生运动损伤时也可互助互救。老年人进行锻炼时需加强防损伤意识,掌握应急救护方法,并应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减少运动损伤带来的伤害。

表11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损伤情况(n=180)

损伤类型挫伤擦伤韧带拉伤无 人数6410160 比例3.3%2.2%5.6%88.9%

表12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时陪伴情况(n=180)

独自一个人与同事一起与家庭成员在教练指导下锻炼其他 人数101472300 比例5.6%81.7%12.7%00

2.6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消费情况

据调查显示退休教职工的生活态度多是勤俭、节约,其消费心理以实用为主,讲究勤俭、耐用。由表13可知,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体育消费数额较小多在1000以下,且主要用于购置服装、器材等。从表14可以看出,退休教职工运动技能的获取上多是通过免费渠道,如:媒体、朋友推荐等,专业指导占小部分。据调查,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很少参加校外的收费体育活动,不参与校园体育辅导活动,多数自行学习、练习,偶尔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活动经费均由学校支付。

表13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体育消费调查(n=180)

消费金额/元0-10001001-20002001-3000 人数17910 比例99.4%0.6%0%

表14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学习运动健身项目的途径 (n=180)

学习途径朋友推荐专业教师的指导媒体运动健身场所 人数8716770 比例48.3%8.9%2.8%0

2.7 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影响因素分析

2.7.1缺乏场地、器材

研究表明,南宁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场所主要集中于校内、学校周围公园。由于部分高校采用开放式管理,导致校内运动健身场所人员密度大、健身设备损耗快、锻炼项目多样且难于管理。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的场地需求仍未满足,如何在校园内开辟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场地,如何加强场地设施及人员管理为退休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7.2缺乏专人指导

研究发现多数高校退休教职工对运动健身知识了解不全,需进行正确的体育指导,有较强的专业的健身指导需求,但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健身指导。通过专业的健身指导可以使老年人准确掌握运动技能、达到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但高校未能合理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

2.7.3缺乏活动组织

据调查了解,部分65岁以下的老教授或有重点研究的老教授在70岁以前会被学校返聘,以至南宁市部分高校教职工会在65-70岁以后真正退休,进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运动健身。由于主观的健身需求,他们渴望参加大规模的集体体育活动,并通过群体活动达到增进健康、增进社会交往等目的,因此建议高校应选择性的增加运动健身活动的举办次数或类型。

2.7.4个人身体原因

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逐步退化,使他们参与运动健身的时长、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锻炼形式等受到限制。老年人一旦患上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心肺功能疾病、糖尿病、白内障等疾病[7],在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上均会受限。很多年迈的教职工有多年的疾病,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科学的参与运动健身是南宁市高校需要关心的问题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多数高校退休教职工具有主动运动健身意识,能够根据自身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有规律的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健身活动;退休教职工运动损伤发生率比较低;由于选择项目特点、高校体育资源、个人消费理念等原因在运动健身上支出较少;缺乏专业健身指导;运动健身地点多集中于校园运动场;学校组织运动健身活动较少。

3.2 建议

3.2.1加强校内运动健身场地的管理、增设健身器材

合理管理校园体育馆、体育场、公园广场,合理配置使用时间,使教职工在这锻炼时有足够的场地。在体育馆或公共体育场内可增加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器材。部分南宁市高校需缩短新旧校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差距,保证教职工有充分的健身场所。各个高校应该充分关注退休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为退休教职工从事运动健身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2.2为退休教职工合理配备专业健身指导员

配备具有专业运动健身知识、应急救护知识的体育指导员能在老年人进行运动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健身指导,为高校退休教职工运动健身安全提供保障。

3.2.3高校应增加各类运动健身团队

高校退休教职工的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组建各类诸如:退休羽毛球团、退休舞蹈团、退休太极团等健身团队加强退休教职工的运动健身管理,退休教职工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加入各种运动健身团队。

3.2.4退休教职工进行运动健身时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

组织退休教职工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注重健身效果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安排他们加入不同的运动团队加强团队间互助协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专题数据: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R].北京:国家统计局,2016.

[2]中国老龄委.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老龄委.2015.

[3]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Z].1978-05-24.

[4]刘红领.开封市中年女性体育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制约研究[D].河南大学,2009.

[5]郝思嘉.广场健身操舞对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与心理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7.

[6]马梅英,李培宏.老年人体育锻炼过程中突然发生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置原则[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789-1791.

[7]梁百慧,方森,林静,等.老年人体质与常见慢性疾病症状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4):3551-3553.

Investiga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ercise and Fitness of Retired Faculty and Staff in Nanning

LI Shousheng, etal.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03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B124)。

李寿圣(1994—),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王雪冰。

猜你喜欢

南宁市教职工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秋姑娘来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南宁市建设现代宜居宜商城市的思考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