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互动技术对于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应用研究
2020-03-09许艺琳
许艺琳
摘 要:虚拟技术因其融合性、互动性等,在科普教育领域不断受到重视。近年来,博物馆教育与虚拟技术的深度结合也逐渐成为博物馆智慧化升级的普遍途径,作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因虚拟技术的多维应用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融合中不相适应的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虚拟技术;交互
引言:随着博物馆综合服务的丰富与扩充,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主动了解某一领域的历史文化,甚至是某一地区、整个国家的历史及其发展脉络。过去,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以内部职能为主,是针對文物藏品展开的一系列的收集、整理、保护、研究等,以“物”为中心进行活动。如今,博物馆的职能已不仅限于内部资源的单一管理,而是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来履行职能,更加注重公众的教育、体验、旅游等多样需求,并借助科技的推力,不断完善基本的“物的管理”职能,扩展和延伸其他职能,为公众带来更具人性化的服务。
虚拟互动技术所具备的交互性、多感知性等,在提升教育质量、构建互动型学习方式上拥有优势,同时,能为传统的博物馆展陈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扩充,对教育功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及提升。[1]
一、博物馆及其教育职能
博物馆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历经了零碎物品收集,再到有规模、有目的、系统化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是对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反映,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也适应了不同社会的多样需要,从过去的为宗教服务、为资本服务,再到为广大公众服务,核心职能的转变也代表着博物馆的迭代升级。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因公共博物馆的兴起而生发。19世纪,开始出现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博物馆向社会打开了大门,不再仅属于私人领域,这意味着文化教育资源价值的开放共享。[2]博物馆逐步走向公共化管理,并发展成以公共教育为目标的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成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
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教育从博物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末期,美国将博物馆视为公众教育的催化器。美国学者詹金斯提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点明了博物馆应当具备教育性、开放性、公平性。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即宣称“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随后几十年间,美国博物馆协会不断更新理念,在1990年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定立为博物馆的两大核心要素。国际上对于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达成了共识,在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召开的第11届会议中,大会确立了博物馆的定义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建设起步较晚。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张謇在创办该博物馆时就提出“设为库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明”,[3]重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随着新中国建立及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界对于博物馆的定位展开了探讨,认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近十年来,我国博物馆的定义也不断更新。2008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2015年《博物馆条例》则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调整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意味着我国博物馆的职能重心逐步由研究转向教育,体现了国家管理机构对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升格。
二、虚拟互动技术在博物馆教育应用上的可行性
虚拟互动技术的主要代表为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两者在打造沉浸式氛围方面都具备应用能力。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化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备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自主性。[4] 增强现实技术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对图形和可视化进行充分的感知,可以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融合在一个画面中,给用户带来一种效果更强的感知与体验。增强现实利用真实场景和虚拟物体的结合,串联起虚拟和真实之间的联动,给使用者带来视觉上和体验上的冲击性。[5]
虚拟互动技术因其多感知性、交互性、体验性等,受到博物馆从业者的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教育职能提升中。[6]
教育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知识和外界相互联系,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7]传统的博物馆教育更多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即观众通过面向橱窗中的文物实体及讲解牌上的文字注释、语音说明等,接收文物知识。信息是单向传递,观众在进行信息接收时得不到反馈,难以真正将知识“化为己有”。而引用虚拟互动技术,可以提升传统博物馆展陈的视觉效果及博物馆教育的交互体验。观众在博物馆中使用虚拟互动技术时,除了单纯的眼观,还能进行“手触”、“鼻嗅”、“耳闻”等多维的感知,在交互动作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反馈可以构建起更加充分的知识与人体反应之间的联结。[8]
虚拟互动技术所具备的体验性为博物馆中纯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模式带来了趣味性转化的可能。[9]大卫·库伯在“经验学习”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注重主体的需求与感受,并且激发与培养情感,促进经验的内化构建与实际应用。[10]虚拟互动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打造虚实结合的情境,让学习者在一系列的互动交流中获取经验,调动学习者的思考。相比于传统的博物馆教育,虚拟互动技术与馆藏知识的结合,更能创设引发人们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虚拟互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虚拟互动技术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结合中,为观众提供了与博物馆交流对话的机会,从多个维度拓展了用户获取知识和各类信息的渠道。[11]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博物馆展陈和单向的信息传递,优化了用户获得馆藏知识的方式。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涌现出各类问题。
一是重形式、轻内容。部分博物馆在引入虚拟互动技术时,未能充分考虑与实际的馆藏资源相结合,甚至在软件应用中出现历史文化知识的错误等,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博物馆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博物馆是典藏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虚拟互动技术只是辅助工具,实物才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1956年,郑振铎在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强调“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文物保管三項基本性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应用设计中,应秉持以文物和科学知识为本、以虚拟技术为辅的原则。虚拟技术软件开发人员应与博物馆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保证文化知识的真实性,再采用适合呈现的方式进行转化。
二是教学的有效性不足。部分技术未能充分发挥虚拟互动技术的交互性,在设计交互方式时缺乏对用户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难以激发用户的参与兴趣,导致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技术提供方可以协助博物馆建立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研究用户行为,并结合线下对谈、网络答疑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用户的体验情况,根据反馈做出调整。[12]
三是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在成本的可控范围内,虚拟互动技术可以适当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参观者使用的设备。目前多数设备仍以成年人为使用对象,在设备尺寸和画面设计方面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使用。青少年观众已经成为了博物馆的主要观众群体之一,博物馆作为学校之外的课堂,也承担着面向青少年观众的教育使命。开发中应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使用需求,增添趣味互动环节,使用青少年群体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呈现专业的文物知识,拉近文物与青少年群体的距离,吸引青少年群体走进博物馆,实现“寓教于乐”。
四、结语
博物馆的成长应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提升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寻求技术的支持。虚拟互动技术的加入,为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增添了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促进了信息的高效传递,为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目前,虚拟互动技术在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应用仍然处于较为简单、交互不成熟的阶段。在未来,应当深掘教育规律,促进虚拟互动技术与博物馆教育的深度结合,让博物馆更具吸引力,让博物馆更懂观者。
参考文献:
[1]布兰登·塞科,肖福寿.探索人工智能对博物馆的影响[J].中国博物馆,2018(2):25-29.
[2]卫潇洋.简析当代博物馆教育及发展[J].科教文汇, 2018(437):165-167.
[3]宋伯胤.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兼论博物馆专业的学制与课程[J].文博,1986(2).
[4]丁铮.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在博物馆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 2017(24).
[5]黄东军, 伯斯科, 陈斌华. 沉浸感显示技术研究[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3):43-46.
[6]蔡苏, 张晗. VR/AR教育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J]. 数字教育, 2017(3):1-10.
[7]Watson J B. 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13,20(2):158.
[8]张江龙.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技术及虚拟展览研究[J]. 中国博物馆, 2017(4):88-92.
[9]赵春燕. 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虚拟博物馆的开发与评价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10]袁文婷. 体验式学习理念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与启示[J]. 博物馆学, 2019(152):94-97.
[11]毕赫. 交互式展示方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 城市会展研究, 2018(04):97-98.
[12]杨斌. 青少年观众心理研究对博物馆教育的启示[D]. 兰州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