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下乡”助力新农村全面准富探究
2020-03-09徐文娟
摘 要: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庄严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战正式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绝对贫困的问题虽然解决了,随之而来的相对贫困问题却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文化再下乡”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农村特色人才队伍以激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来助力抵御相对贫困问题,实现新农村全面准富,防止返贫。
关键词:文化再下乡;人才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
前言: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农村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这靠的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如今的农村再也不是我们映像中被“脏”“乱”“差”所包裹着的地方,很多新农村一改往日面貌呈现出一片生机与繁荣。尽管如此,新农村的建设却并不止步于此。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虽然目前很多农村在政策的带动下,当地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但却仅仅止步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投入力度却大打折扣。这就导致了目前很多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经过了一开始的发展期之后,后面却难以进一步提高。这是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相脱节导致的结果。而本文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希望利用音乐人才建设的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从而解决新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当地发展水平,加快当地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有角度分析
众所周知,从2018年到2020年,这是我们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五年里,我们的农村建设一直在稳步前进,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除去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帮助。想要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必然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改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改变。所以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前对已有的观点进行了解十分必要。通过搜集资料,目前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角度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一)从改变农村环境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想要改变的第一步就是从改变外表入手,一个人的改变尚且如此,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自然也是。在以前,一提到农村,不免就会在脑海中浮现马路两旁随处堆放垃圾,路面也是坑洼洼的,下过雨之后甚至连路都不好走的景象。更有甚者连基础的通讯设施以及一些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备都很有欠缺。也是因为这样一个背景,及时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个基础,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部分学者希望通过改变农村的基本面貌入手,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例如:在丁超《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到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环境的污染,导致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受限。而针对环境问题对农村的发展,笔者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浙江湖州市周围的一些村落,了解到之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时候,虽然当地政府响应政策,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先解决当地的基础设施,解决最基本的“工具”问题,很难带动当地村民对这一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这样就不利于创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建设氛围。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环境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从加大对基层政府的管理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所有政策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而过程中,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在部分地方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项政策颁布下来,一些地方的政府,基层官员却没有将其实施到位,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很好推进的现象。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部分学者提出了应该从改变基层政府的角度入手,加强基层政府与国家政策的衔接度,确保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将政策落实到各个地方。
(三)从建设农村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自一些示范村的优秀建设示例开始,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应该按照同一种方式去发展才能取得建设的成功,一些地区在照搬发展模式之后当地的文化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甚至更加糟糕。比如:一些拥有独特文化的村落,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进行发展,而是盲目跟从,拼命的发展经济,发展重工业。这样一来,首先突然发展与当地文化、认知不相符合的重工业或企业经济,既没有发展的知识技术基础,也不容易为当地民众接受;其次,大范围的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当地原有的环境受到污染,违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区域发展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发展,不同的村落,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进行发展。
二、如何利用人才建設助力当地文化建设
(一)教育为本,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现如今,新农村的文化教育建设已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步入正轨。在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上,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音乐作为综合学科中的一门,深受学生们喜爱。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部分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为了保证孩子们应试类学科的成绩,占用素质类学科的课堂时间,利用这部分时间来加强巩固孩子们应试类学科的知识记忆;部分学校音乐课堂上的时间,老师大部分都用来带孩子们听音乐,而真正对涉及培育学生音乐美学观念的知识却少之又少,根本达不到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在孩子们的意识中,音乐课的作用仅限欣赏。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对音乐文化实际作用认识不深。所以最根本的途径是深化地区教育体制改革,重新界定音乐文化作用,让他们意识到音乐艺术也是一门实用类学科,从意识上改变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看法,进而为地区人才建设做出开端。
(二)“文化再下乡”,建设一支特色人才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今年我国正式脱离了乡村绝对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问题却依然存在,这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没有将自主发展带入其中,导致当地发展没有内生动力。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现在目前原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发现如果可以建设一支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才队伍,利用先一批人才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长此以往,便可以刺激地方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进新人才,培养原生人才队伍
要想建设一支队伍,首先得先培养一批示范人才,那么这就需要基本的知识支持。“文化下乡”这个概念其实早就有人提出,但是很多的理论都还比较浅层次,仅仅停留在下乡演出进行文化渲染的步骤。虽然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艺术文化的魅力,但是却也只能用于欣赏,而所以想要发挥“文化下乡”的作用,还得再次深入,进行“文化再下乡”的实践。一方面进行音乐艺术演出,设计一些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及当地文化审美的节目,吸引当地民众的兴趣,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利用前面做出的铺垫,筛选出一批对艺术有兴趣,并且喜爱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众。结合引进的新人才自身专业知识,定期的进行专业上的指导与帮助,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内容,培养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第一支人才队伍。当一段时间的指导之后,这支队伍越来越成熟,发展成为示范队伍,便可以为下一步的实施做出铺垫。
2、加强原生人才队伍宣传,先一步做出成果
当拥有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第一支人才队伍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宣传了,可以结合当地政府的力量,举办当地文化节,先一步打出当地文化“招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当地的地方特色,从而为文化转变为经济创造条件,这样一来,当更多的人看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之后,便能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当队伍不断强大了,文化建设的氛围自然随之提升。
3、利用原生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人才
如果说前面两步是为了创造人才,开辟一条文化建设的道路,那么后面这个步骤就是为了配合前面的步骤,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像是邓小平先生说的“利用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一样,在新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中,我们也要善于利用示范人才带动整个地方的文化建设热情,从而不断地创造人才队伍的后备军,如此发展下去,才能源源不断,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建設的内生动力,为其独立发展创造条件。
结语:
纵观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到如今,已然取得了很多成就,农村一改从前面貌,在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重大性的突破,同时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文化再下乡”作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角度,想要运用好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加以检验,本文是通过对这一措施做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构想,并逐步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以此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丁超.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6,14(10):60-61.
[2]杨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1(01):9-10+16.
[3]辛林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提升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1):250.
[4]杨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9):36-39.
(指导教师:赵岚)
作者简介:
徐文娟(2000-),女,安徽芜湖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古筝演奏
★基金项目:2020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编号:2020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