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在“实践活动”中筑牢好习惯
2020-03-09王贵霞
王贵霞
摘 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继续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说:好习惯始于幼时,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幼儿园的教育就是一个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实践活动;培养;好习惯
一、幼儿园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就立足于家庭、社区、综合教育资源的融合、开发利用的过程,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探索、成长,养成筑牢好习惯。
所谓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指的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的亲身体验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经验,幼儿的活动要以游戏为主。幼儿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就要把教育保育活动变为游戏化的动态的学习活动,让幼儿通过感官、体验、亲自尝试的过程去经历,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二、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实践证明,游戏化的实践活动就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活动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切的体会到: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专家引领目标,教研明确方向。
实践活动从哪着手?老师们很迷茫,课题组主持人也很迷茫。这时园长说:“找专家指导吧!”借助县托幼办聘请幼教专家常教授进行“县域内西北片区教研活动”的有利时机,我们跟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常教授针对“实践活动”现状提出了指导意见,建议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计划目标,要脚踏实地,真抓真干真实践,不要让实践活动流于表面。课题组还请教齐鲁名师陈园长,给予指导。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课题主持人目标明确了,有了努力的方向。虞永平教授在《着力研究区域推进,实现课程游戏化项目新突破》一文中说:“幼儿园的课程要贴近儿童的心灵,让儿童真正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儿童在愉快、轻松和有趣味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老师们在教研时,受到虞永平教授地启发,提出:实践行动的探索过程中,随意性的活动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家园合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实践活动当成园本探索的重要一个环节,一个系统性的园本课程去探索、生成、实践。在家园合作中,家长们看到明确的活动目标,也会更加支持。这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明确了方向。
(二)制定科学的可行的计划,指引实践过程
有了目标方向后,如何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实践活动计划,也是课题组老师们很头疼的事情。老师们的教研水平不高,理论水平更是有限。园长鼓励老师们要多阅读相关资料,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经过多次的教研,课题组借鉴学习一些优秀的案例,制定好了家园实践行动计划。在实践计划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难题。教研结果得出:计划很科学,但不符合我园实际,不可行。在园长的带动下,老师们对比优秀案例开展的园所背景,老师们的师资实力,走访种植有经验的家长,决定:根据民俗谚语中的农时节气,结合主题活动、创设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以儿童为本,关注现实生活,注重游戏精神,倡导主动学习。强调幼儿多感官参与互动,强调幼儿愿意学习、不断深入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学习中发展个性,在学习中完善品质。”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立刻喜欢上了,家长们也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有了家长的支持,实践活动开展的越来越顺利。
(三)实践、反思促前行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小插曲,每一次实践活动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不同的难题。但老师们反思经历后,都觉得受益很多!特别是种植园的实践基地,更是有太多的故事!
种植园实践基地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在劳动的参与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感受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同时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而劳动的习惯更需要家园携手,共同培养。按照小、中、大班的年龄段经验,老师们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出了“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让孩子们从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着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们发现实践效果几乎没有。家长们该怎样还怎样,老师觉得:要让孩子进步成长,有一个拖后腿的家庭就是最大的障碍!要扫清障碍,先要改变家长!而改变家长们,光靠说教是没有效果的。课题组做了一个决定:在实践活动中引领家长成长!
第一步:制定“儿童做家务对照表”,老师也给家长安排了一项监督“记录”打卡21天任务。小班家长帮记录打卡,中班家长帮打卡,大班家长监督打卡。
第二步:開展“亲子做家务”比赛活动。在有效的时间内,根据大中小班孩子,提前规划好活动,让家长参与比赛。
第三步:家长参观种植园的半日活动。让家长们亲眼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在刚开始参与的过程中,幼儿们是不习惯的。很多孩子嫌泥巴脏,不愿靠前,老师们就主动蹲下来,引导孩子一起参与,老师们主动地引导激发了孩子参与的兴趣。再后来,一到种植园,孩子们不用老师提醒,该浇水、该拔草,就干的井井有条;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慢慢地养成了协调合作的好习惯。看到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一点一滴地进步,老师们都觉得无比欣慰!
三、结语
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家长走近老师,走进幼儿园,走进了孩子的生活,家长们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实践活动”对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走近社会生活,走进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去看、去听、去做、去经历、去感受,从而成长!“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孩子们良好习惯地养成,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良好习惯的保持,是家园共育中一个合作才能双赢的硬道理。实践出真知,家园共育,在“实践活动”中筑牢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着力研究区域推进,实现课程游戏化项目新突破[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04):4-9.
[2]方明.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的可靠保证[J].早期教育,1998(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