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表演训练法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2020-03-09董玲洁
董玲洁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开展“表演式训练”教学,使学生不但明白享受生活,更能掌握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在表演、赛事中真正地表现出艺术精神,呈现出艺术风采具有积极作用,对改进艺术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表演式训练;艺术精神;艺术教学
0引言
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表演而进行的艺术。表演艺术和艺术文化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型形体训练,它主要是心理状态训练、感知训练、逻辑思维训练、想象训练和自身意识训练的综合体。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课堂教学训练与艺术表演通常是错位的。老师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规范化,注重基本功训练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到艺术表演时,又规定学生忘掉课室的“一成不变”,踏入心里真正的情感表达,营造立体式的艺术形象。在这一变换过程中,对艺术者的规定不但是“质”的超越,也是颠覆性创新的变换。表演式教学与过去的教学方式较大的差异就取决于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出去,不会再限于日常的训练标准。对于受教育程度的学生,可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促使学生可以更加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变化,并利用艺术表演展现出来。
一、表演训练法的意识
(一)舞台习惯意识。从课堂教学到舞台表演的过程常常会使学生感受到不安与紧张,他们会担心无法完成教室到舞台的完美转化,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日常教学中强化训练。以舞台训练为案例,教室与舞台的最基本区别就是,舞蹈排演厅通常都是“3+1”模式,就是三面墙加上一面镜子,镜子的作用就是帮助舞者更好的关注自身的动作,及时调整。而到了舞台之上,镜子则变成了观众,这在无形之中为舞者增加了许多压力。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调整授课的方向,在学生水准做到一定水平时将课室的“一点”设定为镜子的方位,使学生到了舞台面对观众们的眼光时也可以泰然处之。
(二)形象美感意识。有时候,老师所解读的艺术要点可以完全听得懂,可是学生在完成时通常无法达到要求,到舞台上精神也更加焦虑不安,原本的艺术缺点被变大了,肢体表达更加僵硬。这就需要审美的“同化作用”,即形象美感的培养。当学生对形象美感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这种形象美感就会潜移默化的表现在学生的肢体表演中。
(三)作品表现意识。在面对一个艺术题材时,学生理应对作品具备独特的表现观念和表现冲动,这也是表演式训练有别于过去教学方式的核心所在。对学生开展作品表现观念的训练,不但要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考虑,即可以详细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塑造学生表述的冲动和感情的学习动机,它是“吞”与“吐”的全过程,必须以学生本身的艺术涵养为支撑点,可以使作品的表现更为新鲜,适合演出舞台表演的要求。
(四)大胆创新意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表演式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艺术修养较高、专业水平较高、表现能力强的专业演员。因而,就不可以限于呆板的艺术表达。学生应当融合本身的专业涵养,大胆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进而更好的开展艺术表达。学生应有着较强的编创能力,在作品表演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可以在演出舞台上灵活应变,自主创新、即兴表演,解决演出舞台上的各种突发情况[1]。
二、表演训练法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以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规范的表演氛围。表演式训练对讲课教师的特色教学具备较高的要求,教师通过语言表达的引导可以构建出合适的情感状态,进而做到表演式训练的目的。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借助教师有效、细腻的情感工作经验把控,过度认真细致的课堂氛围和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表演的冲动,这就必须教师具备对当场即兴表演的控制能力、对每一位学生肢体和个性的掌握,可以对学生的表演作出及时的意见反馈和调节,才可以做到合理的课堂教学和正确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双重的,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对于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开展规范化教学,促使这类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表达。有的学生与生就属于内向型,找不着情感表达的方式。教师能够运用歌曲的想象给学生构建出一个虚似的空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羽翼,使其肢体与情感非常好地融进歌曲当中,进而实现身心合一。也有的学生对表现的情感和人物缺少掌握,无法感受那时的时代特征和人物境遇,教师能够为学生推荐有关的影片和书本协助学生开阔视野,更为立体式地掌握所要表现的情感内涵。
(三)精准把握表演式训练的课堂节奏。一成不变的课堂训练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叛逆心态和视觉的审美疲劳,无法带上愉快的情绪投入艺术表演中。变化莫测的课堂节奏感不但会使训练全过程由浅入深,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更会使学生的情感表达栩栩如生[2]。
三、結语
表演式训练这一由浅入深、由简易到繁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耳濡目染中进行整体的表演式训练。由此可见,老师在进行表演式训练的第二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表演式训练不但在教学环节上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考验,另外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对课堂的总体把控明确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恬.简析表演训练融入群众文化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文艺家,2020(02):145-145
[2]朴哲.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 2019,311(11):173
课题来源:校级课题,课题名称:表演训练法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课题编号:JG201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