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文化模式下龙江剧独立的艺术精神
2017-03-06王艳昕
王艳昕
【摘 要】黑土文化艺术的源流,其实包含了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次原生态的中原移民文化”及“域外文化”,并由此造就了集游牧、渔猎、农耕和边塞文化多元合一的独特地域性文化格局。龙江剧艺术的诸种成分里,无法避免地打下了多元文化的不同印记。而来自多种渠道的不同传统文化的杂交合成,又必定会诞生新的艺术形态。这就是黑土文化缘何缺少传统的禁锢,而时时显出善于更新和勇于吸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龙江剧;混合型;文化模式;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43-01
追溯东北地区的社会人类学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各个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过程。最突出的一点是伴随时代车轮的前进,及其永不间歇的交叉、融会、重组,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并且始终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型状态。而且,还有来自外域俄罗斯、蒙古、日本和朝鲜等邻国的文化浸润甚至文化侵略。由此可见,黑龙江文化的成因错综复杂,其中既包容着大陆境内丰厚的草原文化、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晶,又蕴涵着境外海洋文化的因子。
一、文化背景决定了龙江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缺少定式的文化传承,会更加注重本土的现实生活和人物故事。龙江剧正是基于此而具备了新鲜的生命朝气,及其认识人生、判断人生和讴歌人生的勇气。它以黑土地域特色为荣,努力开掘、梳理及打造出永恒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艺术作品。龙江剧艺术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艺术审美的判断,及表现艺术的发展轨迹。也由此产生了龙江剧重要的艺术审美特征——注重火爆热烈、注重诙谐幽默、注重夸张变形、注重装饰表现。
火爆热烈源自于龙江剧“胎里带”的遗传因子。奔放豪爽是黑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最普遍的性格特征。龙江剧在火爆热烈的艺术氛围中,演绎着这一方水土上生存生活着的一群人。如此外露而毫不遮掩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破除了流传千古的正统礼教所规定和所倡导的“中庸”和“内敛”,彻底排斥了压抑于人们内心深处积蓄的焦虑、紧张和失望,以欢愉的情境和心境,教会人们勇敢地品尝酸甜苦辣,面对社会生活给予每一个人的每一次重大考验及磨难。
二、诙谐幽默源自于龙江剧喜剧化的艺术直觉
龙江剧生长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深厚土壤,世俗化的审美判断主要强调文化艺术的消遣性和娱乐性。它往往以通俗易懂的艺术手法,博得大众的喜爱,为自我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而艺术与民间百姓交流沟通的唯一手段,就是放下架子,投身其中,同喜同悲。幽默诙谐的根源,在于丑中见美,自我解嘲。龙江剧坚持继承发扬的中国文化艺术中滑稽幽默的光荣传统,努力禀承二人转艺术丑角的衣钵。与此同时,这也正是黑土地上的人们苦中作乐、豁达开朗性格的一种展现。
三、夸张变形是龙江剧向中国戏曲学习靠拢的表现方式
夸张变形是龙江剧向中国戏曲学习靠拢的又一种表现方式。龙江剧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的特色,就是积极地依仗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最大化地运用高度凝练、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段,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期实现和满足戏曲艺术审美的多重价值。
夸张与变形实际上是借助那些已经超出艺术本体的更大能量,来不断地完善艺术本体,以生活的变形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手法,来达到人们理想世界中所追求的诸多目标。以使龙江剧的故事和人物,在极度夸张中逐步变形,一点点儿壮大、膨胀,并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达到突出重点,充满传奇色彩,并最终一鸣惊人的效果。装饰表现则是龙江剧艺术的另一个主要艺术特征。龙江剧长期追随学习中国戏曲的美学思想,并一贯遵循自己母体二人转的艺术精神,二者所强调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特别主张发扬艺术创作与艺术表现的装饰性,即突出一个“美”字。这既是传统戏曲文化艺术审美高度凝练集中的具体显现,也是包括所有戏曲剧种在内的中国式民间艺术神形兼备、虚实结合的共同特征,更是龙江剧超越自己艺术物象的表层,而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注重装饰性与表现性,意味着龙江剧要突出地展示自己艺术的“美”,并执著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满结合,以“美”为剧种的风范,以“美”为自己艺术传播的出发点。
龙江剧从舞台综合艺术创作的每一部剧目的起点开始,就发自内心地注意装饰性在剧种发展建设当中的作用,力图使自己上演的所有剧目,都保持一种北国疆域特有的风情地域之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惊奇。
综上可见,龙江剧艺术的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集中传承、体现了中国戏曲及其母体二人转的艺术精神,并且,还能在松弛的狀态下完成自我调节、自我把握,令剧种的艺术创造在近半个世纪的征途上,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成长为中国戏曲园地里引人瞩目的一枝奇葩。
参考文献:
[1]经百君著.黑土戏剧群体创造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张葆成著.黑土戏剧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