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2020-03-09王莉梅

人物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优化策略初中历史

王莉梅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如破竹,教育领域更应该重视网络环境的构建以及信息技术的合理渗透,真正促使教育跟上科学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服务。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络的搭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具有不容忽视的可行性,本文從三个角度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展开探究,旨在成为“引玉之砖”,启发广大历史教师重视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网络环境;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互联网是一个浪潮,在教育领域中只有乘风破浪才能真正将互联网转变为有效的教学工具,辅助和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教与学。“信息决定着生存”不仅仅是社会工作中的至理名言,对于教育来说信息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累赘。历史学科的特性就在于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去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基于此,合理在网络环境下优化教学的结构势在必行。

一、网络环境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存在两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其一是以教师为完全主导,课堂形式呈现为“满堂灌”;其二是教师完全的淘汰了自身原本“传授者”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群演”,对课堂的引导毫无意义。这两种师生关系一方面会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性,摧残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使课堂教学无效化,课堂纪律把控难度加大。而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则改变了师生原有的主被动关系,真正在保留了教师“引导者”身份的基础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教学“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两汉经济的发展”设置为研究的课题,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课后合理利用网络去搜集史料、影视资料等并将网络信息进行整理,最终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研究方向的启发、研究方法的点拨、研究习惯的培养,并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一切的研究又都是学生主导与把握的。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是广泛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权威,有效组织课题研究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课题研究中可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两极分化的教与学结构,进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网络环境下,改变原有学习方式

如果按照“文理科”将各个学科进行分类的话,历史便扛起了文科的大旗,究其根本是历史学科中知识点繁多,涉猎面较广,大部分的知识都仅仅需要熟记于心就能在历史考卷中获得高分。在历史学科特点的影响与驱动下,历史课堂演变成教师大致讲述一遍历史事件,再将大部分的时间移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死记硬背的形式。这种保守的学习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量,但长久以往学生历史的兴趣,探究欲望则会荡然无存。比如,在教学《期望扫六合》时,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是教师强调“秦的统一”、“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重点,并引领学生圈画课本中的难点,要求学生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搜集与“秦王扫六合”的史料记载,并从中初步去感悟秦统一的必然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网络信息不仅仅包含了严肃的史料,其实还包含了基于历史知识而创设的影视资料,从生动的影视资料中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生活在底层百姓的便利性等等。

三、网络环境下,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却只能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的观众,学生的学习能力鲜难得到提升。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发展。首先,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帮助,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示。比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从网络上下载与教材关联性较强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或者影视资料。并在学生学习和观看这些影视资料的同时为学生发放导学案,引领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给出的学习方向对原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与运用,最终逐步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秦王扫六合》章节中的难点与重点。其次,历史学科中所涉及的内容跨越时空之宽广,包含的信息量之丰富都是有目共睹的。网络更是一个海量的信息仓库,合理从网络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中去提取有用信息辅助教材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比如,不同学者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都有所差异。如果学生信息筛选能力不强,他们很容易成为“墙头草”,或是一味地吹捧秦始皇或是一味地打压秦始皇。为此,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更全面的信息,进而有利于培养他们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归纳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教育与网络之间存着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中的。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沉不变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真正乘着“网络”的东方,为初中历史教学吹去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杜建琴.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J].好家长.2019年56期

[2]马维兵.建立历史网络资源库优化历史课堂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年01期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优化策略初中历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