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2020-03-09王娟邵俊俊

人物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自我保护安全小学生

王娟 邵俊俊

摘 要: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使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学校、家庭、社会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安全教育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自我保护

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面对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不懂的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现状,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该同心协力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一起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注重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演练,使小学生掌握不同突发事件的具体自我保护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面对的安全问题更加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不仅包括自然灾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还包括了网络安全和校园安全。小学生具有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生活常识、自立能力比较弱等特点,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父母缺乏专业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多是来源于经验或者其他人的传言。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重视,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有效的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不能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父母和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是说教教育,告诉孩子这样很危险,不能做,并没有告诉孩子辨别安全与危险的方法,更没有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去做。为了使小学生远离危险,确保他们安全成长,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教会他们应对危险时的方法。

二、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

小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生活中有很多突发事件,如果不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让他们在遇到危险事件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帮助自己脱离危险,从而使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三、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遇到危险事件时不慌张,并能利用所学的自我防护的方法帮助自己脱离危险。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将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渗透在常规教育中。在教学中,将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数量关系》这节课中,在学生学习完速度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比较汽车的速度、自行车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通過比较让学生意识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危险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在课间活动中,告诉孩子要遵守游戏的规则以及根据游戏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要求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根据图标上下楼并且不能拥挤、打闹、追赶。在美术课时经常会用到剪刀、彩笔、水粉等工具,要教会孩子正确摆放和使用美术工具,从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要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工作,借助小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小学生开展安全常识讲座活动、针对家长开展家庭安全知识讲座活动,也可以通过班队会的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溺水、交通、食品等安全教育活动。在开展活动时,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演练,例如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发生火灾的视频,让他们意识到火灾的危害性,然后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行为可能会造成火灾,最后让学生说说发生火灾后应该怎么办,再分组让学生去演练、模拟。只有讲、练结合,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能在遇到危险时会操作、会运用。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只有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护教育同样非常的重要。家校要共同合作,同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时,首先应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电话,学会求助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事件的处理方法,例如,当独自一人在家时,如果有人敲门,要先从门镜中看看,如果是陌生人,不要开门并和父母打电话。告诫孩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要和陌生人走等。在生活中,不能一味的阻止孩子使用,不去触碰电器,而是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样学生才能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愿意去学习、掌握安全的知识的技能,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具有安全意识。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校外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和政府机构应该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可以在学校附近设立警务室,加大宣传正能量事件、创造出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同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制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小学生的安全。同样家庭和社会也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校内外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研究》

(JCJYC20aq018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自我保护安全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幼儿安全意识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浅析我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