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高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020-03-09陈杰

人物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梵高

摘 要:每一位艺术家毕生竭力的进行着绘画创作的同时,生活經历对自己的绘画语言与绘画体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荷兰伟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绘画作品《星月夜》为例进入梵高的绘画世界,体会他在绘画中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真、善、美。

关键词:梵高;情感表达;生活经历

一、生平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cent van Gogh,1853—1890),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出生在荷兰乡村一个福音派传教士的家中。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比他小四岁的弟弟提奥在巴黎挣钱,愿意在经济上支持梵高从事艺术创作。于是,1880—1881年,梵高有机会在布鲁塞尔学习解剖和透视等。梵高的油画往往选用贫困的人,而风景也是深色和忧郁的色调。《吃土豆的人》是他丧父后在伤心的情感中画出的,成为他在荷兰时期的重要作品。在他生命的最后六年,梵高作为一位极其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

动荡、痛苦、悲惨这就是他的一生。他的痛苦是精神病和癫痛引起的,这样说并非不准确。和卢梭、波德莱尔一样,梵高强烈地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个失败,自己备受生存之苦。他总是那么焦虑不安。艺术已使他从自我中超脱出来。他能够战胜病体,至少可以不去多想它。

二、作品内容

《星月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889年5月8日, 梵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与高更发生争论,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此后, 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 其间, 他仍然勤奋作画, 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 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 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 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月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

梵高画这幅《星月夜》的时候是喝了苦艾酒的,所以当时他出现了幻视、画里出现了七轮明月,歪歪的月亮,旋涡式的月亮也有。而且柏树都是螺旋式疯长的,比例不符合现实。但是正是这幅画,使得了很多人喜欢梵高,这幅画真的很感人,表现了星月的夸张变形,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巨大的旋转星云,巨大的星空,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亮的橙色月亮,也许画家会有幻觉和幻觉,应该是在悲伤中看到的。通过这幅画,梵高传达了人类作为一个浩瀚宇宙的精神,不是为了表现人类微小的外表,而是为了让人感到恐惧,仿佛漂浮在天空中的星月在旋转和舞动。像一朵盛开的花,温柔的树枝一点也不害怕,挂到了天上。大柏树爬上云端,枝叶如黑火般舒展,传达着作者内心的压抑和压抑。它显示了他的痛苦和挣扎。

没有人能想到当时梵高心里的所思所想,可能那个晚上他看到的真的是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疯子”失去的很多,可是他在绘画上面却独树一帜,把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窘迫、痛苦还有“高更的离开”都伴随着那饱含激情、浓烈的笔触印在了画布上。

三、《星月夜》中的情感表达

《星月夜》是一幅抽象画,在解析这幅绘画作品的同时我们从梵高此前的生活经历入手,再来发现他画中表达的情感。

在写给同样是画家的好友埃米尔·伯纳德的一封信中发现了一些端倪,在这封信中,梵高讲述了1888年他和高更在阿尔勒一起度过的,从秋到冬的9个星期。“当我们一起住在阿尔勒时,我有那么一两次放任自己去尝试用那种抽象的方法作画,但后来我发现那使我迷惑,就好像在欺骗自己一样。这一次,我又让自己用抽象的方式去描绘那些硕大的星星,但真的,我做不到,这就好像我永远都不可能碰到那些星星一样,我做不到。这又是一次失败!我再也不想尝试哪怕多一次了,真的,够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梵高在刻意改变自己的绘画风格。

我认为从这种前后反差来看,很明显,梵高在进行疯狂的自我怀疑:他时而质疑那种抽象虚幻的表达,时而就像提线木偶一样,被驱使着进入一种激烈的创作状态,肆意的描绘着自己脑中的梦魇。到后来梵高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把自己最近画的一些画,比如麦田、橄榄树、自画像等等邮寄给自己的弟弟提奥看能不能卖掉换取一些生活费,也有其中的《星月夜》,但后来因为邮费不够又带回家去。由此可以看出梵高对这幅画并不是特别满意。

在《星月夜》这幅画中可以看到夜空下面安静睡着的圣雷米村庄,夜空上面挂着的星星与月亮盘旋交错,像流水一样流动起来,表达了梵高内心的波动,自己在改变风格,在绘画着自己内心。如同画中的星月一样狂放、饱含激情,下面黑色中惨杂着橙色,犹如火苗一样爬到了月亮之上。画面是唯美的,是动人的,是让人一眼看过忘记不了的。当时的梵高生活窘迫、朋友离开。心中的压抑和痛苦或有着对未来的展望都表现在了美丽的圣雷米村庄。如同黑火一样的大柏树直挂云霄,或许也有着梵高渴望在画坛中有着一席之地的体现。

四、结语

在《星月夜》中你会被梵高笔下的星月所吸引,它们是活的,是流动的,流向了观赏者的眼睛里,鲜活不加调配的颜料抹在了画布上。安静的村庄中像火舌一样的柏树冲上了云霄,让你在安静中突然感觉到危险。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梵高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在第一眼看到这幅《星月夜》时内心是激动地,也是为什么以这幅作品进行论述的原因。梵高的伟大可能就是体现在这里吧。他能够通过他的画作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想去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故事。

从基础绘画语言来看,这幅画从构图、色彩、艺术特色都与众不同,在开创自己新的风格时,不管梵高是不是幻觉中进行创作,他把自己的情感在这幅画中旗帜鲜明的表现出来那就是好的。

在未来从艺之路上,我们也要本着真情实感进行绘画创作,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表达的探索。这样才会从本质上打动评论家、观赏者,打动自己。

参考文献:

[1] 杨建飞主编,500年大师经典色彩风景{M} 北京,中国书店,2015、22-23、

[2]乔会根编著,世界名画全知道 超值全彩白金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01,第382页

作者简介:

陈杰(2000.2.22—),男,汉,山西省晋城市,本科,研究方向:绘画油画。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梵高
梵高的世界
梵高笔下的秋天
趣图
闯入梵高的世界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