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
2020-03-08李杰虎
李杰虎
摘 要:基层教学组织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从河南省高等教育及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情况出发,立足实际开展广泛调研,从“明确组织定位,优化组织功能结构”“构建教师、教学、教研、教改共同体,提升组织效能”“健全组织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加强组织经费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组织平台作用,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建议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教研室依然是最主流的基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历经六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教研室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初步建立、探索发展、渐进式微阶段后,目前进入了创新优化阶段。基层教学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教育教学功能的最基本单元,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载体,是提升高校师资综合水平、营造教育教学良好氛围最有效的工具。因此,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河南省高校及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情况
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2019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41所(含5所独立学院),其中,本科院校57所(其中公办38所),高职高专院校84所(其中公办63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10所。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但是离教育强省、高等教育强省还有一定距离。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856号),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展指导意见,确立了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基层教学组织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河南省高校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207个基层教学组织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予以立项建设,其中本科院校138个,高职院校69个。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281个基层教学组织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予以立项建设,其中本科院校194个,高职院校87个。经学校评定,备案了1403个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其中本科院校941个,高职院校462个。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200个基层教学组织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予以立项建设,经学校评定,备案了1409个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全部为本科院校。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299个基层教学组织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予以立项建设,学校全部为本科院校。
从近四年河南省教育厅立项备案的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合格基层教学组织的数据来看,基层教学组织的类别主要包括专业类和课程类。另外,在目前认定备案的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合格基层教学组织中,绝大多数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所占比例很小。基于以上数据,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河南省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設存在的问题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856号)文件精神及要求,对标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标准及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定位不够明确,教研功能有所弱化
根据查阅到的河南省高职院校发展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走访郑州市及其他地市部分高职院校获取的一手资料来看,在目前的84所高职院校中,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的占比不到20%,备案为合格基层教学组织的也只占30%左右。从数量上来看,高职院校就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情况而言与本科院校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与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定位不明确、功能弱化现象有直接关系。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的主流形式仍然是教研室,其建设类别主要包括专业类和课程类两大类。在一些高职院校,教研室的工作并没有严格围绕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实践活动,专业、学科、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来开展,而是出现扎堆搞科研这种唯职称的功利性行为,导致教研室工作重心发生偏移,教研室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教师、教学、教研、教改共同体有缺失,教学提升效果不佳
调研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教学、教研、教改相分离,教师、教学、教研、教改共同体缺失的情况。基层教学组织活动的开展本应该是一种群体性行为,但是“单打独斗”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缺乏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及行为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要求专职教师坐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层教学组织成员之间深度研讨交流频率低、效果不佳的局面出现。长此以往,教师得不到成长提高,教学、教研、教改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3.组织机制尚不健全,权责利不对等
目前,河南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多以“院—系—教研室”的模式进行,并最终落实到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但是在教研室活动的组织管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组织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对等的情况。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虽然存在,却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任务分工不明确,工作标准不统一,监督评议考核难度大,教师成长缓慢、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基层教学组织事实存在,却没有被赋予与之相匹配的权利及资源,导致工作开展难、协调难、奖励激励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重点学科或专业会获得较多的资源及权限,相对弱的的专业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导致各个专业或学科发展不均衡,不利于学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4.组织经费管理失衡,基层教学提升受阻
对于河南省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经费问题确实存在且不容小觑。调研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基层教学组织活动经费,部分基层教学组织有来自院系的直接拨款,有的活动经费是通过其他方式转化而来的,因此总体来看,组织经费都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对于有经费的高职院校,在经费使用上也存在分配不均、支配受限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投入专业、课程或者教材建设的支出较多,用于教研教改及日常管理支出的很少,而且专款专用导致很多日常管理费用找不到合理出口,也间接性地增大了管理的难度。
5.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师资建设有待提升
关于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基层教学组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平台作用。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只是流于形式,资深教师指导、培育青年教师并没有从深度上、广度上下功夫,而且从外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有限,导致“内培外引”效果甚微。另一方面,组织内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及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很少,组织内及组织外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很少,以及组织经费有限等,都导致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及水平难以提升。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足够的获得感、幸福感,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不强。
三、河南省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思考
针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教学组织定位,优化组织功能结构
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基层教学组织是高职院校体现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任。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即具备一切活动的开展圍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任务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应在突出其“高等性”的同时突出其“职教性”,因此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一切活动必须围绕“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定位来开展。当下部分高职院校首先必须正视自身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师资培养滞后等组织功能被弱化的问题,然后群策群力、对症下药,避免教学生态失衡的现象出现,才能保证基层教学组织结构从根本上得到优化,才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2.构建教师、教学、教研、教改共同体,提升教学组织效能
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是为教师、教学、教研、教改服务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价值也只有在教学、教研、教改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并获得提升,因此教师、教学、教研、教改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共同体。一些高职院校务必充分意识到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专业、学科、课程的建设,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等付诸实践,靠的是基层教学组织内所有成员的热情及努力,只有拧成一股绳,教师、教学、教研、教改这个共同体才能发光、发热,基层教学组织的效能才能实现最大化。
3.健全组织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基层教学组织一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于日常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教学、教研、教改制度,同行听课评议制度,监督考核激励制度,教师培养制度及对外合作交流制度。另外,可按照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法实施管理。目标管理法,一方面突出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中心、全员参与,即在基层教学组织中所有教师都可以参与教学教研教改活动目标的设定,并将设定的目标作为最终考核的标准,在此过程中强调教师的自我管理。关于基层教学组织的运作,可采取教授负责制,并赋予所有基层教学组织负责教授相对应的权限及资源,并尽量保证权限及资源的相对平衡,才能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保证学院整体教学、教研、教改的成效。
4.加强组织经费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关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经费问题,河南教育厅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提供引导资金,强调专款专用及经费使用效益,另外,各高校要保障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合格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经费。除了这些政策上的经费支持,各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开源节流。一方面,要通过高职院校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经费投入,组织教师申报带资金支持的项目及提供有偿社会服务等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得经费来源;另一方面,要在基层教学组织内部强调严禁铺张浪费,树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意识。其二,完善经费管理办法。在专款专用的基础上,在资源分配相对均衡的前提下,还可以保留一定程度的经费自由支配权,实现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5.发挥组织平台作用,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河南省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通过落实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教学、教研、教改制度,同行听课评议制度,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及对外合作交流制度,充分发挥好基层教学组织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致力于提高组织内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批精兵强将;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通过提供外出进修、培训、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及完善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发教师自我求知、求新、求胜的内驱动力,使其不断提升自己,成就自我。
近年河南省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教研教改中付诸努力与探索,并致力于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生态。
参考文献:
[1]陆国栋,张存如.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路径、策略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
[2]孔德兰,周建松.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2).
[3]刘小情.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责编:胡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