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对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0-03-08冯立萍樊瑞琦王茜孙玉君杨婷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不孕症二甲双胍妊娠结局

冯立萍 樊瑞琦 王茜 孙玉君 杨婷婷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单用来曲唑与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对PCOS不孕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排卵结局、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区别,以探究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在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收治的8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来曲唑治疗及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LH、T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内分泌状态,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关键词:PCOS,不孕症,促排卵,来曲唑,二甲双胍,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13-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为6%-10%,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发或闭经、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表现等[1]。PCOS患者大多有排卵障碍,是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针对育龄期妇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稀发排卵,药物性促排卵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最常见的促排卵药物包括克罗米芬和来曲唑。来曲唑作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克罗米芬相比,因促排卵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得到广泛应用[2]。二甲双胍可升高血液中GLP-1的浓度,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降低血糖。有研究表明,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增加妊娠率[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0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1)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诊断标准[5];(2)治疗前3个月未服用降糖、降压、减肥等药物;(3)年龄≤35岁。排除标准:(1)其他因素引起的卵巢功能障碍者;(2)配偶存在少精症、无精症者;(3)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其他会影响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的疾病。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二甲双胍,剂量为500mg/次,2次/天,随餐服用。月经周期的5-10天给予来曲唑,5mg/次,1次/天,连服5天,然后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与内膜发育情况,当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给予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8000-10000IU肌肉注射,注射后48小时监测卵泡是否破裂,若卵泡破裂则给予阴道内放置黄体酮软胶囊200mg/次,1次/d,连用14天,14天后查血β-HCG确定是否妊娠,若HCG为阳性,则继续应用黄体支持,若未孕则停止黄体支持,进行下个周期促排卵。对照组单用来曲唑促排卵,卵泡监测及黄体支持均同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若在此期间成功妊娠,则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1)激素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于月经周期的第2-4天采集静脉血,监测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FIN)、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2)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排卵情况及妊娠情况,统计排卵率及妊娠率;(3)观察记录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头晕、便秘及卵巢过度刺激(OHS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间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抗缪勒管激素、基础FSH、LH、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代谢水平变化如表2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血清LH、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如表3所示。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轻度卵巢过度刺激(OHSS),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PCOS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等。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6]。PCOS由于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其病因尚不明确。肥胖、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都可能引起排卵障碍,这几个因素相互促进,共同导致不孕[7]。有研究表明,肥胖可引起体内性激素紊乱,从而导致生物学失衡,进而引起排卵功能障碍[8]。胰岛素抵抗可使血清中雄激素水平升高,高雄激素血症可以使窦卵泡停止发育,使LH峰过早出现,使颗粒细胞分化停止,导致卵泡成熟障碍[6,9]。高胰岛素血症可加重PCOS患者生殖内分泌紊乱和糖脂代谢紊乱,使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下降[10]。

来曲唑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往被用作乳腺癌的治疗,自2001年开始被用作促排卵治疗[11]。来曲唑通过与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使血清中FSH、LH的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2018年的国际PCOS循证指南也将来曲唑作为PCOS患者的一线促排卵药物[12]。但来曲唑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不大。二甲双胍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中LH、T水平,纠正PCOS代谢紊乱,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13,14]。一项荟萃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应用于促排卵过程中,可改善糖代谢指标,提高妊娠率[15]。另外一些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也可以改善内分泌情况,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16]。一项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能使患者的排卵恢复正常,还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7]。

猜你喜欢

不孕症二甲双胍妊娠结局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介绍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