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研究
2020-03-08戴纹琼
戴纹琼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整个高中最关键的时期,高三物理教学十分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其物理学科素养,科学分析与解决高三物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将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高三物理;教学研究;核心问题;创新策略
前言: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促使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目标与内容均产生了相应的改变,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训练其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全新的任务之一。实际上,高三学生课业繁重,面对着高考巨大的学习压力,高三物理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单一化,难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没有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导致最终的物理教学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需要科学解决核心问题,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为此,系统思考和分析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注重合理设置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进行高三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借助物理实验,为学生们详细讲解物理课程中的核心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通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其物理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工作的效果[1]。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高三物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节实验课内容的过程当中,便主要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碰撞之后依然沿着同一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在此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合理提出问题:基于一维运动下的碰撞过程当中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紧密相关的物理量都有什么?然后为学生们列举生活当中的例子:有一颗子弹由枪口发射,一般人们会非常畏惧,不过假如有人扔一颗子弹出来,人们却不会畏惧,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获得结论,即物体运动的量和速度密切相关。接着,老师再次列举例子:某一粒沙子由高空落下,人们不会躲闪,不过假如一块大石头采用一样的速度由高空落下,人们马上进行躲闪,由此不难看出,物体运动的量还和其质量紧密相关。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无论是质量,还是速度,均和一维运动下的碰撞过程当中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紧密关联的主要物理量。
二、实现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
对于高中物理课程而言,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开展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为了巩固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使其牢固掌握一些物理核心概念与定理,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應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高三物理《电磁波》这节课内容的过程当中,作为高中物理电学当中的主要概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电磁波概念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情况,要求学生对自己家中的微波炉、电磁炉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掌握电磁波的功能,深入了解有关电磁波的概念。通过此种方式,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2]。
三、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便达到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尤其受到新课程改革影响之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成为了全新的教学工作任务。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高三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内容的过程当中,通过进行物理实验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物理实验现象以及相关的实验数据结果,以小组探讨的形式,系统了解与掌握动量守恒的定义和相关条件,如此,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训练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当中,可以获知,系统分析与思考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注重合理设置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实现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可以得到有关高三物理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效果,进而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红,杨俊.刍议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J].物理教学探讨,2017,178(105):1650-1654.
[2]张成艳.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8,116(129):174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