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步打造持续盈利的会员体系

2020-03-0820分贝商学院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办卡会员制特权

20分贝商学院

当会员制营销再次成为门店破局的不二选择时,对多数人而言,将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各业同行都在搞会员制,自己如何跟上趋势?

如果你也在重点思考自己的会员制体系,那么请记住:用7步打造持续盈利的会员体系。

1.明确的目的

有人说做会员制营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提升门店业绩。

这种描述方式显然太笼统,不够精准。

怎样才能让门店业绩提升?读下公式:业绩=客量×客单×回头次数。那么,你要通过会员体系的打造,重点作用于哪个因素上面呢?

如果你想提升客量,那么接下来要设计的体系应该是引流型会员方案;如果你想提升回头次数,那么我们就设计增强用户黏性的会员方案,即黏性型会员方案;如果你想提升客单,那我们就针对相对滞销的高额商品,制定专属的会员体系,即盈利型会员方案。

目的不一样,你的会员体系一定不一样,大家不要单纯地以为会员卡就是折扣、积分、储值,你的会员方案一定是要为你实现明确的目的。在匹配后续具体方案的时候,针对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引流型会员方案,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黏性型会员方案,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盈利型会员方案,这些都存在密切关系。如果我们在设计初期就没有明确会员制的目的,你又该从哪些维度去评估效果的好坏呢?

2.合适的称谓

会员经济的本质,是人对归属感的需求,不同类型的会员,要给他们一个符合归属感的称谓。

从起名的优先级来看,首先要关注的是归属属性,其次是尊贵属性,然后是区分属性。

归属属性,比如小米的会员,称之为“米粉”,豆瓣的核心用户,称之为“豆粉”。这有点像娱乐明星的粉丝名称,比如陈赫的粉丝叫“薄荷糖”,马天宇的粉丝叫“羽毛”,易烊千玺的粉丝叫“千纸鹤”,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

尊贵属性的实例有,京东的plus会员,网易的超级会员,还有各种至尊会员、钻石会员,等等。区分属性,指的是你有多个会员级别,要彼此作区分,有些是按高中低划分的,例如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有些是按颜色,如黑卡、红卡,等等。

3.设置入会门槛

设置会员门槛首选方案是付费,把会员资格明码标价,顾客付费之后才能获得对应的特权。以前,消费者被宠坏了,入会不但免费,商家还要给消费补贴,但最近两年,付费会员越来越多,京东的plus会员148元一年,各大视频网站也相繼推出了包月包年的会员。爱奇艺和腾讯会员,甚至还要按服务内容再做细分,你是看电影的会员,还是看体育比赛的会员,都是单独付费开通的。

当你的会员门槛是付费入会,那么会员制就会成为你另外一个盈利点。美国Costco超市,靠自己主营的商品销售,利润可能刚刚维持自己的成本,甚至经常出现亏本的情况,人家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会员费。

这种趋势要求实体门店进行更多思维层面的转变,以前我们是产品思维,即想办法把主营产品卖好,从中赚取差价,形成利润。但现在,不仅同质化竞争那么严重,还要担心互联网巨头打着新零售的旗号大搞价格屠杀,靠产品利润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大家肯定会担心:免费办卡顾客都爱搭不理,付费办卡有人办吗?

这个问题,就需要依靠后面的步骤来解决,我们要在会员权益、会员能得到的价值上面花些心思,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顾客自然愿意买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产品经营转型到会员经营,因为想让产品变得物超所值,太难了,但我们可以让会员方案变得特别诱人。

4.会员权益

在设置会员权益的时候,建议大家先读懂人性的弱点,如傲慢、妒忌心、贪婪、虚荣、懒惰等,针对这些性格弱点提供权益方案,会更容易奏效。

例如,我们常见的打折、充值赠送,这都属于迎合人们贪婪的本性,爱占小便宜。你要想跟别人不一样,就可以从其他人性弱点上考虑。

比如,对于傲慢,我们可以投其所好,给他优先权,不用排队,绿色通道,这些称之为尊贵特权的,都是一样的性质。比如会员日,又是另外一种特权,德克士每月8日、18日、28日,只有会员可以参与“+1元买一送一”的活动。有些大牌服装,一年四季不打折,会员日的时候只有会员可以享受5折。跟普通顾客差异越大,这个会员特权就越值钱。

所以,在这一部分,大家一定要重点考虑软性服务、稀缺资格等方面的设计。

5.回本机制

这是在会员特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顾客不愿意付费办会员的重要步骤。

一家化妆品店,发行39元的会员卡,持卡的顾客享受VIP特权,然后,送京东专柜98元的面膜一盒,再送40元代金券。顾客花39元,可以得到一盒98元的面膜,然后还获得了等值的消费抵用券。这个代金券和赠品,就是回本机制,让客户快速打消入会费的顾虑。

德克士的得意卡,100元办卡,送你免费食品、抵用券等,加起来价值超过700多元,这也是从账面上解决顾客回本的问题。就连做卫浴建材的商家也做出了很有意思的回本方案:100元办卡,现场送一台1680元的空气净化器,店内购物享受7折特权。还有一个主营酸菜鱼的餐饮店,充值1000元,这1000元储值可在店内消费不说,另外赠送一床蚕丝被和一个电火锅,加起来也超过1000元,另外再送1000斤的鱼免费吃。

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入会费的回本问题,目的是让顾客觉得,今天办卡之后,我立马能把花出去的钱省回来。如果你想参考上述案例,设置可以让顾客感觉回本的赠品方案,这里有个原则,赠品的成本要可控,质量和价值认同度要强,千万别耍心机,随便弄个杂牌的电饭锅,吹嘘价值几千元,顾客都是很精明的。再不然,赠品方案可与店里的业务相关,这样更好一些。

再举一个例子,一家洗车行,推出打蜡美容卡,299元,送1次200元的打蜡,外加7次39元的洗车,这两项加起来将近500元,但因为是店里的产品和服务,成本可控,照样解决了回本问题。

6.黏性机制

有了上面的会员特权和回本机制之后,基本上你的会员方案就更容易让顾客接受了。但是这还不够,一个好的会员体系,一定是为了让顾客长期多次消费的,回头率靠什么刺激?

所以,第六步,就是黏性机制,我们要在会员方案里面,事先预留黏性规则。

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洗车行的打蜡美容会员卡,他送的7次洗车,除了回本属性外,是不是意味着顾客确定还有7次回头的机会?酸菜鱼店家送的1000斤鱼免费吃,是不是意味着顾客会更频繁地来这家店吃鱼?德克士的免费券、现金抵用券,不也是让顾客重复消费吗?

因此,黏性机制就是能够直接刺激顾客多次到店的方案。母婴店办会员,送你一年四季12套儿童服装,平均每个月都可以到店领一套,在你去领免费服装的同时,必然增加了连带消费的机会。相信各位老板们这么多年的实体经营,早已具备成交能力,只要老顾客能回头,业绩一定不会差。

7.裂变机制

最后一步,裂变机制让有能力、有意愿推荐新人到店的老顾客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

前两年打车软件做推广的时候,给消费者的电子券是什么样的?分享给朋友一张打车券,朋友打车之后,自己会额外获得一张打车券。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电子信箱服务商,就封闭了用户自己注册邮箱的通道,你想拥有这个邮箱,得有老会员的邀请码,企业给老会员每人少量的邀请资格,老会员们别提多得意了。

这几年春节支付宝集五福,大家都玩过吧?少量拥有敬业福的人,你有没有感觉他们特别“嘚瑟”?后面又增加了沾福气的卡,这些都是裂变机制的应用。

稀缺性让老顾客内心得到满足,而裂变带给新老双方的价值,又是他们主动参与的原动力。

会员裂变机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买方、卖方和投资方。

我们用前面6个步骤,打造一个让买方感觉更容易买的会员方案;然后在第七个步骤,设置裂变机制,找到更多愿意帮你卖这个让人感觉更容易买的会员方案的人。

拿化妆品店39元会员卡为例,顾客花39元办卡,可以获得VIP特权、获赠价值98元的京东专柜面膜一盒和40元代金券。是不是集合了特权、回本和黏性?让顾客感觉办这个卡物超所值,办卡的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这个基础的39元会员方案,就是“买方”阶段。然后,设置一个399元的会员方案,享有VIP特权,包含10个39元的会员資格,再送400元代金券。这10个39元的会员资格,只要顾客介绍新人成功激活,一共可以获得390元的入会费,另外,店方对那些成功激活10个会员的人,再额外奖励200元现金。1个399元的会员,就有可能帮你裂变10个39元的会员。这个399元的会员方案,就是“卖方”阶段。

进一步,再来一个1000元的会员方案,除了会员特权和代金券之外,给他10个399元的名额,假如全部激活,即可以获得3990元收益。1个1000元的会员,裂变10个399元的会员,每个399的会员,又有10个裂变39元的,这就循环链接上了,1×10×10就是100倍的裂变规模。这个1000元的会员方案,就是“投资方”阶段。

猜你喜欢

办卡会员制特权
中西会员制超市竞争加剧
无聊是一种特权
减重奖励
无力反驳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治理研究
办卡预存更优惠?小心!贪图折扣有风险!
试论现阶段特权问题及其治理
职业高中学生会员制管理模式探索
『人大代表』不该成为特权符号
“订单培养”不能成为“特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