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耿马华侨农场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

2020-03-08陆赏铭罗柳宁

广西民族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陆赏铭 罗柳宁

【摘 要】耿马华侨农场前身为由原国营耿马农场、咖啡农场、云丰农场三个农场组成的新国营耿马农场,1978年接收并安置从越南回来的华侨之后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通过研究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及其变迁过程,展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以及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之后发生变迁的过程,说明变迁过程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同时分析影响当地归侨生计变迁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共同形成了推动其生计变迁的力量。通过探讨当地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目前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农场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耿马华侨农场;生计方式;生计变迁;经济发展

【作 者】陆赏铭,广西艺术学院教师,博士;罗柳宁,广西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6-0150-007

一、研究背景

生计的概念在民族学人类学中一直占据有重要的位置,许多学界学者、专家都曾为其下过定义,例如“生计方式指的是人们相对稳定的、持续地维持生活的计谋和办法,即通常所说的生计模式或生活习惯”[1]196,以及“人类的生计是不同族群对于各类生态环境文化适应的结果,而且这些不同的物质实践方式也带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关系”[2]198等等。总而言之,生计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谋生手段,生计方式是生计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发展出的各种生存手段以及生存策略之总和。

“没有一种‘纯粹的生计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所有的生计活动同时还是社会活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物质及其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人们还在努力试图挣脱这种制约,这样的努力存在于所有民族中,由人之为人的主体意识所决定,与贫富无关,与时代无关。它是倡导千差万别的人们群体相互尊重的根本起点。具體的生活方式呈现就是束缚与反束缚两种力量的‘推手过程。”[3]生计方式实际上规约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展生计方式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人们试图突破生计方式上的约束时,即发生相应的生计变迁。生计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希望通过生计方式的进步来提高生活质量,必然会挣脱原有模式的束缚。生活在实践中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制于生计,通过生计人们才能得到维持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而人们内心的发展意识又不停地想要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以追求更优越的生存条件。如此相互之间的推拉力量形成一种进步的动力与源泉,促进了人类文明及其社会的发展。

二、田野点概况

耿马华侨农场全称云南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华侨农场,前身为由原国营耿马农场、咖啡农场、云丰农场三个农场组成的新国营耿马农场,曾先后隶属于云南省农垦总局、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1959年完成合并之后更名为国营耿马农场,共有人数305人,人口构成以工人、军官和领导干部为主。1978年8月18日,首批从越南回来的华侨被接收至农场,接下来的近半年时间里,第二、第三及第四批归侨陆续被安置在农场,农场因此正式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这些华侨大多数是为了躲避1958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才外迁至越南,由于后来的越南频繁发生排华事件以及中越之间矛盾的加剧,同时出于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绝大部分归侨选择回到中国。当年为了配合安置归难侨,农场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安排房屋解决住所问题,另一方面安排农场工作组对每家每户进行访谈调查,以了解其风俗习惯、思想动态及其他需要提供帮助解决的问题,为其基本生活提供切实保障。在政策、资金、教育、生产上都给予归侨群体必要的支持,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回归国内的生活。

2000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通知》,农场从国营企业性质开始向国有企业性质转变,实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进行首次改革后的耿马华侨农场,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遇到不少棘手问题,迫切需要找到改善与优化自身生计方式的有效途径。2009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规定,耿马华侨农场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改革目标进行了体制改革,成立耿马华侨管理区,设立耿马华侨管理区党工委和耿马华侨管理区管委会,作为耿马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保留耿马华侨农场牌子。到目前为止,耿马华侨农场共有3756人,1433户,分为18个居民小组。

三、农场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耿马华侨农场在未接收归侨之前,即国营耿马农场时代,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如稻谷、玉米、红薯、小麦等,其中稻谷植物种植面积是最大的。随着年代的更迭,这几种作物平均每亩的产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国营耿马农场时期还种植有一些经济作物,其中甘蔗种植发展得最好。在咖啡农场和云丰农场还没合并过来之前,三个农场分别就在当地试种有甘蔗,合并之后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其它经济作物如咖啡、花生、枫茅、油茶、蓖麻、丁香和罗勒等在国营耿马农场时期的发展,经历了从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后逐渐减少甚至停止种植的过程。总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国营耿马农场的经济作物种植,是以实现一定规划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经历了前期选种并试种筛选、中期培育以及最后淘汰或者保留的过程。

随着年代的发展,一些作物如咖啡、枫茅等,由于缺少一定的市场需求,导致销路不佳甚至断绝,不再符合当时预期的经济效益而逐渐被淘汰种植。能够保留下来的并且在日后能发展成规模的经济作物,都是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尝试探索之后,加之相关政策与技术上的扶持及引导,按照市场需求去有所选择地进行种植的,从而保障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的经济价值。

1978年,出于对妥善安置归侨的考虑,农场需要积极寻求产业转型,摆脱单一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包括归侨在内当地职工整体的生活水平。通过相关技术学习与培训,在1979年建设了一间剑麻加工厂,主要用于制造纤维材料。之后剑麻厂的经营遇到一些困难,剑麻加工产品销路受阻,导致开始出现大幅亏损。到1981年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剑麻厂正式停产倒闭,此后农场剑麻的种植也随之减少,1983年开始停止继续种植,被逐渐淘汰。自此之后,耿马华侨农场重新规划发展方向,制定相关制度与方针,决定围绕制糖业来开展工业活动,打造新的产业发展结构,以重振当地经济。1985年,随着一座工业制糖厂的建成投产,这一发展时期内农场的产业重心开始由纯农业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开始由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转向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尤其是甘蔗种植,逐步扩大其种植面积并逐渐取代其它一些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以此为制糖厂提供充足的工业原材料。对于农场职工来说,还可以通过入股制糖厂的方式,每年从制糖厂的销售利润中获得一定的分红。耿马华侨农场职工普遍认同制糖厂的建立,认为实现农业与工业的结合是较为正确的转型模式,通过农业生产的输出直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与此同时,通过这种从事生产到加工的方式,农业与工业二者得以紧密联系,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打造出一条供需结合的产业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耿马华侨农场的经济水平。

然而耿马华侨制糖厂从1996年完成扩大生产之后的发展并不如预期,经营管理的不善使得后期亏损扩大。尤其到了2000年,在云南省政府对省内的华侨农场实行新政策改革之后,农场原有计划经济主导下的生计方式被打破,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转变。此时已经不再如以前由国家统一管理,对整体经济运行的方向进行规划和引导,而是需要自主开展运营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自力更生条件下的耿马华侨农场,在制糖厂的经营管理方面,包括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产品营销等,理念上都落后了一大截,导致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同时,国内糖业市场的低迷,导致糖价整体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加大了制糖产业的亏损程度。在不断出现盈利负增长的情况之下,2003年,耿马华侨农场将旗下的制糖厂所有资产和设备整体打包,出售给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耿马华侨农场将其制糖厂剥离售出的行为,是当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和标志之一,也是导致当地生计方式再度发生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制糖工业的缺失,使得农场又回到了纯农业生产的时代,当初大面积发展种植的甘蔗,成为唯一的经济支撑产业。农场只能通过向接手制糖厂的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出售甘蔗原料以及土地承包租赁来获取收益,这种产业单一且效益低下的方式,使得农场从2003年到2008年之间的经济收入相继出现大幅降低,每年亏损的资金达数百万,经济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严重制约了整体的发展进程。2009年,耿马华侨农场依照上级指示进行进一步体制改革,成立华侨管理区,重新制定了发展计划与目标,通过引导农场职工尝试种植新的经济作物,同时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推广多元混合的生计方式,以改善当地的经济水平。这种多元混合生计方式以职工个体经营为主,自定策略、自负盈亏,而农场则从集体的角度提供相关指导性政策与意见。其中包括以砂糖桔、沃柑等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农业合作社、物流运输、农家乐休闲山庄、外出务工等多种生计方式。其中,这些个人生计方式与其自身发展是具有密切关联的,尤其体现在生计方式的选择上,职业定位是追求个人发展的基础,只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才能使个人价值发挥到极致,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总之,这些新的生计方式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的创新。

四、影响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变迁的因素分析

影响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变迁的因素,通常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所谓的外部因素,通常指的是外界环境条件对于人类生计方式选择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两方面。影响生计变迁的内部因素,则表现在以人类个体为主的自身发展上。

(一)自然环境

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地理状况、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是影响耿马华侨农场生计变迁的主要原因。耿马华侨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天然的地形地貌特征決定了土壤环境,同时气候条件又从另一方面改变了土壤的发育状况,最终造就了在当地形成的土壤性质。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变化,而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经历的一些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生计方式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当地人被迫采取应对方式,例如转变种植作物的品种、重建房屋厂房、修缮生产设施等,来恢复原来的生产生活,维持个人以及家庭的生计。自然灾害作为一种不可抗力,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同时,气候变化也对耿马华侨农场当地的生计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的增加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性,以及改变了耿马华侨农场部分农业作物种植品种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果树类经济作物的发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环境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是影响耿马华侨农场生计变迁的主要原因。就政策因素而言,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下政府实行的政策内容都不一样,从1959年农场正式建场开始,以国营企业的身份进行运营管理,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几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历史时期贯穿了新中国发展建设的重要阶段,因此农场的生计变迁过程随着时代更迭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特征。

从这一角度来看,政策的施行是保障生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在每一个阶段所制定的政策都充分考虑了当前环境下的发展适用于何种生计方式,其战略眼光通常都是富有全局观的,因此自上而下的政策对于人们长期性的生产生活具备统筹和规划的功能。就耿马华侨农场而言,可以看到其中的每一种生计方式都受到政策的引领和指导,从纯农业生产时期对于生产对象的选择到农业与工业化相结合时期对于产业链的创造,再到多元化生计时期对于岗位职业的推动,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因素方面,影响的方式主要通过消费需求来实现,市场作为一只无形的手,本身就对于客观条件下的生产环境具有调控作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符合消费需求才会实现经济价值,因此市场是反映经济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就是说,有市场才会有生产效益,生计方式必须符合市场预期才能获得收益,否则带来的将是亏损,导致市场淘汰的发生。就耿马华侨农场而言,在其生计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引起了其中的一些改变,例如在全国蔗糖需求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选择大规模种植甘蔗,并以此作为基础开设制糖厂,发展工业化产业;而到了市场上蔗糖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造成严重亏损的时候又选择出售制糖厂。这种转变显而易见就是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而造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活动与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生产的产品需要变现,必须在相应的市场上进行售卖,这里的“市场”并不是指狭义的实体性质的买卖交易场所,而是一个容纳多种消费需求的集合体。只有满足其中存在的消费需求,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否则作为生计方式中的某种生产活动仅仅是徒劳无功的行为,甚至会因为长期的经济亏损而导致无法维持生计。耿马华侨农场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发展出许多个人的生计方式,这些生计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政策和市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使得耿马华侨农场生计方式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及性质以与之相适应,这种客观的环境条件,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规约,而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体制及市场结构下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得以形成。

(三)自身发展

导致生计变迁的还有自身发展这一内部的因素,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决定的。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可以能动地认识环境,并且可以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作用下主动适应其所处环境,以改善其自身的生存状态。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每一个人都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去争得社会上的一席之地,尤其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之后,其优胜劣汰的残酷性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发展进行考虑,而不是传统地认为只求解决温饱问题。

生计方式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也受到人类追求自身发展的影响,人们需要通过更适宜的生计选择来实现自身发展,以面对多变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就耿马华侨农场而言,尤其是农场中年轻群体以及作为家庭中坚力量的群体,他们需要追求更为优越的生活,不论对于其个人还是其家庭来说,不断调整和改善生计方式都是一种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推动其经济收入增长的关键。在以制糖厂为代表的工业已经逐渐没落,导致无法再支撑起农场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当地职工需要考虑另寻出路。例如更改作物种植的品种,将甘蔗换成经济效益更好的柑橘进行种植,同时投资农业合作社,实现产销结合、拓宽产业道路;又如外出务工,这种具有流动性的生计方式常见于农场当地的年轻群体之中,省会昆明以及东部沿海一带的一二线城市最受欢迎,这些发达的城市充满了各种机遇与挑战,不仅可以改善原先所处的落后生存环境,实现个人身份甚至阶级上的转变,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水平,获得更优渥的生活条件。社会的现实性使得农场职工必须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由内及外的适应过程实际上就是追求自身发展的途径,表现于外则具体落实到生计方式的选择与改善,造成生计方式的变迁。

(四)小结

“圍绕着一个民族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与精神的随机结合。每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凭借其自成体系的文化,向这个随机组合索取生存物质,寻找精神寄托,以换取自身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成了工具,外部环境则是加工对象,加工者则是民族本身。经过加工后的外部环境,由于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原先没有系统的随机组合,自然便成了与该民族文化相适应的体系,能够为该民族所利用的有系统的人为外部空间体系。”[4]63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共同形成的外部推动力量,使得人类在不同环境中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里就包含有可以维持和延续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计方式。人类在与不同环境所发生的互动中,不断进行调整以完善其生存状态与条件,造成了生计变迁现象的发生。

人力、自然、经济资本和社区等资源的各个维度都会影响生计变迁的过程,尤其是各种资源在具体生产生活的分配和使用,其不平衡性导致人们对于其生计选择的决定是充满波动的。[5]这些外力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客观上必然产生的结果,尤其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属于不可抗力。而社会环境虽然从微观角度看是由人类创造并进行规范,但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长期性以及复杂性使得这种环境并不是由个体或者某些团体在短时间内就得以完成,而是需要不断进行融合与协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结构的形成。因此社会环境从宏观角度上看也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抗性质。而影响生计变迁的内部因素,则表现在以人类个体为主的自身发展上。人类寻求良好的自身发展意味着获得更为优质的生存状态,类似动物追求丰盛的食物一样,可以视为出于天性。生活状态随着时代是在不停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每一个时代的需求都在往上层走,并且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一些学者认为,“变迁通常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后二者的改变一般是同时或先后出现的,所谓社会文化环境指人、文化和社会,其改变如人口密度的增长、与外界的联系或新的政治制度诞生等,而自然环境则指生态环境,包括自然(如山、平原)和人工的(如建筑和道路),其改变如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自然灾害、气候变异等”[5]。“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当环境发生变化,人们以新的方式做出了反应,这种方式成为这一民族所具有的特质以后,可以认为文化发生了变迁”[6]22。由此可见,生计变迁作为文化变迁中的一部分,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并不是由某些单独的外部条件造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社会中都存在有变迁,这些变迁或多或少都具有相似的产生及发展原因,没有所谓的特殊性。

五、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

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有密切的联系,生计变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反过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也能够作为一种外部推动力量使得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生计方式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具体采用的行为手段,人们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计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是否符合自己的生存需求,只有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前提下,生计方式才具备相应的可行性及可持续性。

就耿马华侨农场而言,当地生计方式的变迁对于其经济发展曾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从国营耿马农场时期纯农业生产到耿马华侨农场时期的工业生产,农场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之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需求下降、体制政策转向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引发经济上的亏损而导致农场工业化进程的中断,重新回到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其整体发展的倒退。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必然伴随有相应的转型“阵痛期”。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也与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体制建设的目标相符,与全球化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容要求相吻合。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阵痛期”磨合与适应之后,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耿马华侨农场归侨生计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受到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上,另一方面则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思路,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往后的重点工作任务,并逐步实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些改革举措。当年的国营耿马农场接纳并安置数批越南归国难侨,并正式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在这一阶段的生计方式主要还是以甘蔗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考虑到新农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切实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的紧迫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农场方面开始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出路。鉴于当时甘蔗种植规模的日渐扩大,制糖工业成为其首要的产业发展对象。1984年,随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转变。这从而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做出了两大基础性贡献,一是说明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二是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有力的阐述。[7]322商品经济强调的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并借由交换的过程形成市场。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产物,是经历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是相伴相生的,改革就是从逐步开放市场调节的范围及发展商品经济开始的。[8]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对于资源的配置具有随机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计划模式,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更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见,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重构了经济运行的模式,使得生产生活的规律发生了变化,从服从政策计划的安排转而交由市场来进行自行适应与协调。基于这种情况,1985年耿马华侨农场所筹建的工业制糖厂正式投产,实现了从纯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生计大幅转型。

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包括政策实施与管理方面、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以及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耿马华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政策实施和管理上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转变所引发的身份困境,使其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也无法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来有效拓展自身的产業道路。而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前者问题主要在于道路交通条件的不完善,一方面提升了物流运输成本,使得运输成本附加在产品之上,导致其价格过高,降低了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交通的不利会使得外界客源相对减少,不论是开展产品贸易还是发展服务类行业,都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而后者问题则主要在于相关国有土地没有进行确权,导致一些土地权属仍存在有历史遗留的纠纷,农场职工的相关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现在土地权属的模糊不清导致许多农场职工降低了生产的积极性,并且影响到农场对于国有土地的集中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在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耿马华侨农场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多选择外出谋生,以寻找更好的生计方式缓解当前高成本生活下的压力。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从心理上不愿意再从事又累又缺乏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追求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好的生活水平,认为只有城市才能满足其需求。由于年轻群体的大量外流,造成当地生产生活的主体力量严重缺失,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影响到当地生产活动的进行,制约其经济的发展。

如何应对目前发展的困境,有效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成为耿马华侨农场能否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可以通过对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基建配套和服务等几个重点工作来实现。应当建立健全符合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同时调整与之相匹配的市场管理制度,在经营模式上实现创新,做大以及做强高效的、可循环的农业经济生态,丰富和延伸相关产业链,增强对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确立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价值观念,充分运用国家相关政策来指导和支持产业建设的开展,坚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产业,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要、产业能够立足于市场,同时鼓励产业创新并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以水果为主的经济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巩固新经济作物种植的主导产业,打造合理的循环利用产业结构,以创造国有资产的增值,使场员职工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保持农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要巩固农场的民生基础,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技术服务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积极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全面提升农场基础建设和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水平。

六、结 语

耿马华侨农场的生计方式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其变迁过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生计方式的变迁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推动了生计方式的转型升级。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包括政策实施与管理方面、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以及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耿马华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基建配套和服务等途径,有效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摆脱当前困境,进一步打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局面。

參考文献:

[1]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J].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劼.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之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 周建新.和平跨居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 Prem B.BhandariRural .livelihood change? Household capital,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livelihood transition[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3(32).

[6] [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J].施惟达,胡华生,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7] 黄淑聘.黄淑聘人类学民族学文集[C].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卫振华.论当代我国市场经济的价值[J].财税经贸,2014(6).

Abstract:The Gengma Overseas Chinese Farm was formerly the new state-owned Gengma Farm composed of the former state-owned Gengma Farm, the Kafei (coffee) Farm, and the Yunfeng Farm. It was renamed as the Gengma Overseas Chinese Farm after receiving and settling down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from Vietnam in 1978.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on local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relevant changing processes, demonstrates the ways of livelihood chosen by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in order to adapt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n different times. Also, it explains the changing process upon some factors' influences, which shows the historical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wned by the chang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s of returnees' livelihood, includ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and these concrete factors form the driving forces to push the changes of their livelihoo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elihood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Farm, we can identify the current problems aff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with targeted solutions to help the Farm achieve goo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The Gengma Overseas Chinese Farm; means of livelihood; livelihood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