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家庭的户口变迁史

2020-03-08

华声文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户口妹妹爸爸

“无粮户”家庭,花钱买户口

王顺:安徽凤阳人

作为一个几乎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让王顺感触最大的便是“户口”。

他的家乡位于全国闻名的安徽凤阳县的一个乡镇。从记事时起,便耳濡目染地了解到“户口”的重要性。因为爷爷的关系,成绩优异的父亲在最后时刻被学校告知不能被推荐上大学,这成了父亲心中挥不去的痛。同样,因受爷爷成分的影响,至今,王顺还记得那个小小的红色户口本中,用黑色钢笔写的“无粮户”3个字。那个时候的户口大约可以分为三类:农村户口有土地,可以自己供给粮食;城市户口,可以享受粮食供应;无粮户既没有土地,也没有粮食供应,只能自谋生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就在山上开采石头,再用板车把石头拉下山卖到石灰窑。开山采石的一整套工具,至今还在老家完整地保存着。

读书是当时能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最理想的莫过于初中毕业考上中专,最好是师范,3年毕业后便可回到家乡的中学任教,既解决了自己吃饭问题,又可减轻家里的负担,还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可以说是一举三得。在激烈的竞争下,全镇每年最多也只有成绩最好的三四个孩子能考上中专;成绩稍差点的孩子只能去读高中,家里不仅要继续供读,3年后还要面临更为残酷的高考。城市户口这时便体现出了其优越性,有这种户口的孩子,如果没有考入中专,还可以选择就读分数低点的技校,毕业后也有机会进入公办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初,户籍制度开始出现松动,可以出钱购买城市户口。为了不让正在读初中的大女儿再受到“无粮户”的拖累,父亲毅然花了8000元给王顺姐姐买了城市户口。若干年后,王顺问父亲拿出8000元对当时的家里意味着什么。父亲笑着说,意味着都不知道第二天家里吃什么。90年代中期,王顺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又背着他,花了2000元给他买了城市户口。

王顺读大学以后,本以为自己再也不用为户口的事情烦恼。没想到后来到上海读硕士,又再次陷入“户口”的烦恼中。特别是在读硕士的第二年、第三年,他们这些外地的学生,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能否在上海落户的问题。

回望40年,汗滴如雨拉着板车的父亲,做梦也不会想到40年后今天的幸福生活。每每全家团聚,谈起过去的生活,王顺父亲总是要发出改革开放好的感叹!

户口簿,一个家庭的见证者

下面是浙江江山市人郑平(化名)的回忆

说起户口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

从孩子出生上户口起,可以说此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上学、办身份证、外出求学、工作、结婚登记……都要用到户口簿。因此,户口簿一般由家里的户主小心保管。它能用于办理各种事项,但它更是一个家庭的见证者。

我们家四口人,共有两本户口簿。一本是爸爸、妹妹和我,一本是妈妈。为什么会分两本呢?这和当时的户籍制度相关。

原先我们一家人都是农村户口,也都在一本户口簿上。大概是2000年,爸爸妈妈在市区买了第一套房子,按当时的户籍制度,一套房子只能落一个成年人的城镇户口,但如果是父亲落户,则可以带上小孩一起落城镇户口。那时候,城里的小学要收取几千元的赞助费才肯接收农村户口的学生,家里刚为我交了赞助费(1999年,几千元对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大笔钱了)。爸爸妈妈怕以后我上初中、妹妹上学也碰到同样的问题,最终,落城镇户口的机会给了爸爸,我与妹妹随爸爸一起落户。于是,我们的小家有了第一本户口簿。

2005年,家里做了一次房产置换。这一次,妈妈的户口也可以迁入市区了。但妈妈却不像五年前那么渴望成为“居民户”了——她觉得农村户口才更珍贵。那一年,我们搬离了第一套房子,搬进了第二套房子,户口也随之变动。但妈妈的户口依然在爸爸的农村老家。

2008年,妈妈拿着户口簿带我和妹妹去北京看奥运会。

2011年,我满18岁,爸爸和妹妹拿着户口簿,陪我去办身份证。那一天,我真正有了一种“我成年了”的感觉。9月,我去北京读大学,当时只想着如果户口迁出,四年后又要迁回,嫌麻烦就没有迁户口。

2015年,我读研,因为把户口迁到北京可以参加小汽车车牌摇号,于是决定把户口迁到北京学校。我拿着家里的户口簿去办理,工作人员说2005年迁移户口的时候,手续没有办完全,要重新办理。

重新办了手续,换了户口簿,新的户口簿上出现了“现住地址”与“何时由何地迁入本址”中,两个地址一样的情况。2015年9月,我的户口顺利迁出。2017年,妹妹去北京求学,户口迁出,至此,我们家这本户口簿上只有爸爸一人了。

同年,我研究生毕业,户口由北京迁往杭州的单位集体户,当然,这个变化不会体现在我们家的户口簿上了。

2017年,我们家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在鄉下也有了自己的房子。拿到造房子的资格后,妈妈把户口从爸爸老家迁出,自成一户。我们家也有了两个户口簿。

小小户口簿,记录着我们小家的变化,也折射出时代的脉络:从大家都想落“城市户口”到希望保留“农村户口”;从小孩户口只能跟着父亲走,到既可以选择父亲也可以选择跟着母亲;从懒得迁户口到希望迁户口以获得北京摇号的资格……也许随着时代的变化,哪一天纸质的户口簿会被取代也未可知。

前些年爸爸来杭州办事,我翻他带的户口簿,看到属于我和妹妹的两页,都被打上了迁出的字样。想到我们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却不在一个户口簿上,心里有些怅然。

猜你喜欢

户口妹妹爸爸
我的妹妹不爱我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户口
我和爸爸
爸爸
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户口的如何申请恢复
爸爸冷不冷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