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如何做慈善?

2020-03-08冯唐

东方企业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赢利钱财慈善机构

冯唐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做慈善》,此后有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我们理解了做慈善的必要性之后,我们如何做慈善?

│ 01│我们要养成分享的习惯

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我们生活在资源匮乏之中,我们习惯性地缺乏安全感,如今,我们要学会和这种恐惧做斗争。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其实可以很简单。一个煎饼就一瓶香槟就足够一天所需的营养,身体真正需要的热量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很多人衣橱满满,如果不是从事时尚行业,衣橱里的衣物也足够遮体救寒;北京中心乘私家车的速度往往小于徒步小跑或者快走的速度,而城市里已经有近一千公里的地铁,出行已经变得很便捷。我曾问过一个建筑设计师,一个人最少需要多少面积住房就可以体面地生活,他很肯定地回答我:“十二平方米。”

一个人体面生活之外的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每年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做慈善,或许会让你收获更多。这个习惯可以从小养成:十分之一的压岁钱,十分之一的工资,没钱的时候那就捐出十分之一的可用时间。

围绕身外的钱财,我见过很多奇葩。比如,喝不出长城干红、智利干红和1982年拉菲之间区别的男子,只因钱花不完,一定要喝罗曼尼康帝,而且一定要喝价格最低、最物超所值的羅曼尼康帝;比如,一定要把很多钱留给儿子,惘然不顾把很多钱留给一个资质平平的儿子其实是让他吸引很多骗子,最后面对黯然神伤的结局;比如,认为自己是天选之人,胡乱投资,十年前靠运气挣的钱,这几年凭本事都输光了。

我曾问一个富二代:“你父亲为什么那么有钱了还是那么贪婪?”富二代用了一个比喻回答我:“如果一个从小饿大的人,一直吃不饱饭,一生中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吃自助餐,钱已经交了,人已经在餐厅里了,您觉得他能忍住不往死里吃吗?这其实已经和饥饿本身无关了。”

│ 02 │救急不救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穷人一笔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穷困的状态,彩票中奖的人最常见的结局是挥霍完钱后回到之前的状态。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教会贫困的人正确的三观、读书的习惯、做事的常规和方法,他们会自己慢慢战胜贫困。

│ 03 │慈善机构也要争取赢利

慈善是事业,不是玩票,不是随便干干,不是成不成无所谓。做出大善也是不朽,任何不朽都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不可复制,成事可以修成。

做慈善,出钱、出力、出资源的前提是要先致富。慈善机构从业人员应该比的是成就慈善事业,而不是比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更惨。

非赢利机构不等于不赢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亚当斯密曾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非赢利机构甚至应该奋力逐利,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从管理提升要价值,从减少浪费要赢利,能够自己造血的非赢利机构往往才能走得长远。

做慈善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自己如何是施善的一方,要多想想他人和事情:他人需要什么?此事为什么重要?此事应该如何做?

猜你喜欢

赢利钱财慈善机构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Right Place to a New Restaurant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石崇炫富
四组会计专业“相近词”的人文底蕴释义与甄别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美国2008年度十大慈善机构财务支出排行榜
Dwyane Wade—Super Swingman
我的口袋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