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组会计专业“相近词”的人文底蕴释义与甄别

2017-05-02王章渊王思琪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赢利

王章渊+王思琪

摘要:“账和帐、赤字和负数、益和溢、赢利或盈利还是营利”等四组会计专业词汇,形式上“读音相同或意思相近”,实质含义上却有天壤之别。从语文文意规范、人文历史底蕴演变、官方法规条文、现实应用释义区别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对这些词语的释义通俗易懂,有助于会计专业人士深刻理解其本质含义,促进人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精准应用。

关键词:账和帐;赤字和负数;益和溢;赢利、盈利和营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6.059

1“账”和“帐”字背后——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渊源

1.1语文规范解释

新中国成立以来,“账”、“帐”二字一直并存并用直至改革开放时代,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确立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开始统一规范使用“账”字。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注释10:“账”是“帐”的分化字。“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等。《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下同)只有“账户”词条,而无“帐户”词条。对“账户”的解释是:会计上指账簿中对各种资金运用、来源和周转过程等设置的分类。经国家语委等修改而成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的第七条列举了“常见的较难界定的别字”,其中有“欠账(帐)、账(帐)簿”等,并特别说明“括号里的字是错的”。新华社2002年印发的《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字词”这部分内容中,也明确说明,表示“财物出入的记载”和“债”的义项时,不能写作“帐”。

1.2财政部官方释义

财政部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权威行政部门,以其为代表的官方,也曾经历过一个使用规范演变的过程:传统上一直是使用“帐”这个字,直到1994年以后才开始规范使用“账”字,甚至在印发的不同文件中分别出现“帐”、“账”通用。(1)“帐”、“账”通用时期:如1985年通过,1993年修正、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三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1996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八条“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帐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帐机构进行代理记帐”;(2)统一规范使用“账”字:2001年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九条“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2006年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一条“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1.3笔者通俗含义解

对一般会计人员或者是普通经济人士而言,“帐”和“账”二字区别仅在于它们的书写不同,两者的内在含义却都是一样的。不论使用哪一个字,都不会有人会因此产生任何疑义和偏差。从政府的权威视角和严谨看,“账”字更加“规范”。笔者就此做一个通俗浅显的趣味解释:

账,贝字旁,古代货币曾经使用过精美的贝壳制作代替。当年初识会计,总是想不通,古代为何要使用贝壳做货币呢?贝壳根本不值錢啊!后来长大了,学习《荀子·劝学篇——蜀鄙二僧》两个和尚的典故,慢慢就明白了:中原地大物博,交通极其不便利。要得到一个贝壳,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毅的毅力才能去海边,捡拾到美丽的贝壳作为交换的“通货”。这种用来作为货币的贝壳一定是“贝壳中的贝壳”,至少是以贝壳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后才产生的货币交换工具,最精美的那种“千贝易得,好贝难求”的极品贝壳了。由此释理,贝字旁“账”,货币的下面就是贝,正好暗合记录货币的账册,天经地义。巾字旁“帐”,古代只有帐篷和布匹才使用巾,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借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用在会计上,可以解释为会计账册的活页边,古代没有塑料可以使用,唯有纸张粘贴为账册边,做成硬质牛皮纸的封皮,账册边上辅以布匹帷巾装订,好翻阅,此为巾字旁帐解。

2“赤字”还是“负数”——这种记录是怎么回事

2.1教科书通说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各类会计学教科书都只规定了“红字”,记录反向金额或者负数冲销金额,在书面上使用“划框框的形式”表示。会计实践中,会计工作者习惯称为“赤字”、“负数”、“反向”等。为何要使用红字登记填写呢?忆及我们学生时代,从幼儿园或小学开始,就要做作业上交给教师进行批阅,教师使用红笔进行批阅修改。以此引申开,红字在会计上表示的含义有三种:更正文字错误或者纯粹的数字错误、冲销多记的错误金额数字、完全冲销原来的记录数据。之所以书面上用“划框框”的方式表示红字,是考虑到书面印刷或者板书中使用红字排版显得不实用,不经济。

2.2学理正本清源

在学理上,“红字”就是“赤字”,含义是一致的。我国会计上不用“赤字”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红字”朗朗上口,符合国人习惯。“赤字”在我国多用于“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相比,收入小于支出的状况”,即财政国库亏空。财政自身不能创造价值,但是作为主管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部门,国家财政收入不够满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为了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财政可以选择如下两种渠道筹措资金弥补亏空:(1)向“中央银行”(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借钱,借钱的形式就是发行“国库券”或者直接作为“借入款”记账形成财政收入,现在这种借款已经不多见;(2)向国内外借款,其主要形式是“发行国债”,主要有“凭证式”和“记账式”两种,采取纸质或无纸化交易的形式发行。当财政借款后,财政国库并不形成真实的财政收入,只是弥补了财政收入的不足。财政总预算会计记账时可以直接计入财政收入的“贷方”,或者使用红字记录财政支出的“借方”。这样就很形象的称之为“财政赤字”,即财政国库亏空的缺口,通过借款弥补。

2.3实践模糊混用正意

实践中,一些會计人员习惯于使用“负数”登记账簿,特别是余额,使用“负数金额”填列在余额栏内,用以表示余额方向与正常相反方向。即:如果某账户余额本来应该在借方的,负数登记则表示余额方向在贷方,反之亦然。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不科学规范的方法,混淆了余额的方向,极其不利于正确披露账户内容。

“反向”是与“正向”相对应的,其概念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深刻理解会计记录的含义。所谓“正向”,在不考虑特殊情况下,是指一个会计账户登记增加的那一方。比如资产类账户(不包含资产备抵账户)登记增加的一方在借方,即为“借方正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登记增加的一方在贷方,即为“贷方正向”等。与“正向”相对的另一方即为“反向”:即资产类反向为“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反向为“借方”。会计日常工作通常说“反向余额”,其实就是说“当前余额的方向与本来正向余额相反”;“反向分录”,实际是就是说把原来的借贷方颠倒做一个分录就是了,其实质性含义多数表明“冲销或者冲回原来记账的金额”。

3“益”和“溢”——三点水区分的真意

3.1初识者一头雾水

教学中,会计初学者往往搞不懂“投资收益、损益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两个字的异同,很容易搞混淆搞错,为何有三点水,实难解释,也极少有教师认真讲授这两个字的本质区别,以至于学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悖于为师之道。

3.2三点水的形象妙喻

益,顾名思义,就是“好处”的意思,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而言,好处就是赚钱了。既然赚钱了,也就是获利了,即有益处,所以“投资收益、损益表”表示投资赚钱了,获取了收益,应该使用没有三点水的“益”字。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的技术,核算损益,形成《损益表或收益表》(现称为利润表)、收益。还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益”字也是此意。

“溢”字多了三点水,本意是表明用一个杯子之类的器皿装水,水多了,漫出来了。“待处理财产损溢”在会计核算上,正好暗合此意。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由于“账面数”和“实有数”之间有差异,这个差异可能是损失(账面数大于实有数或者说实有数小于账面数,即为盘亏数),也可能是溢余(账面数小于实有数或者说实有数大于账面数,即为盘盈数)的部分,在会计上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科目,专门反映核算账实不一致的金额。对于账实差异的处理,需要查找原因并汇报领导批示如何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此账户的借方登记的是盘亏数,贷方登记的是盘盈数,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借方余额反映为资产的净亏损,未经批准转销处理前,在经济利益实质上仍可以归属于资产类别;贷方余额反映为净盈余(盈利),在未经批准转销处理前,经济利益实质上仍可以归属于所有者权益类别。

3.3三点难解误区之甄别

还有三点需要强调:(1)盘亏数和盘盈数,笔者特意解释为“账面数大于实有数和账面数小于实有数”,与我们日常思维理解、教科书讲授的内容恰恰相反:实有数小于账面数为“盘亏”,实有数大于账面数为“盘盈”。实有数和账面数放置比较的先后顺序在形式上不一致,但是不影响实质性的大小比较概念,以此告诫会计初学者一定不要画地为牢,囿于日常思维习惯学习,要有逆反思维并举一反三;(2)“投资收益”是一个双重(共同)性质账户,其借方登记各类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登记各类对外投资发生的收益,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借方余额表示投资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投资的“净收益”;(3)对于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符合“一致性配比原则”:盘亏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作为“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盘盈的净收益作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扣除应缴的所得税费用后,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部分,形成了所有者权益的一个构成部分。

4赢利、盈利或营利——都为了啥目的

4.1赢利之根本在于“多或者比较获利”

“赢利”指的是赚到了钱,但可能亏本,也可能盈余。确切地说,有两个意思:(1)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2)生产经营后获取的所得。第一种意思,古汉语里也称为“赢”,《战国策·秦策五》中有个例证:“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意是:回家后告知父亲说,从事农业生产的收成,可以获得投入的多少本利?父亲回答说十倍。如果是做珠宝玉石贵重生意呢?回答说一百倍。第二种意思,只是说收益增加,未必有利润。《商君书·外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文意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投入是最多最苦的劳动,而获得的收益少,甚至是亏本的买卖。

4.2盈利单纯性强调“利润结果”

盈利,意思是收支相减之后的利润。盈利的盈,取“满”的意思,就是为填平成本等资费后,获得的纯利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盈利也可以写成“赢利”,主要是一种通俗的解释,没有深刻区分两个词的细微的差别和侧重点,实在有失偏颇,较为牵强。“盈利”的近义词是“红利、盈余”,反义词是“亏本、亏损。

4.3营利是一种活动的目的

营利这个词引申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翻译而来,意为“谋取利润”,以赚钱为目的,未必赚到了钱。“营利”的两个近义词是“牟利或谋利”。按照国际惯例,NPO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也就是说NPO不得“牟利”,即“非营利”,如果把“营利”的“营”理解为“经营”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如此,企业老板和政府等NPO经常告诫下属执行者“采购公物,千万不可从中牟利。”

4.4三个词的不同应用场景甄别

对于公司而言:“营利”是指商家经营活动,“商家唯利是图”,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商家的营利是动宾结构词语,表示通过经营活动而赚钱。“盈利”是指纯收入,是个名词,目的是富有自己、壮大企业,途径是赚钱,比经营活动进了一步,营利是为了盈利。所以公司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不是营利。

“营利”只作动词使用,强调通过经营赚取利润的整个过程;“盈利”一般作名词使用,《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它等同于“赢利”,而“赢利”的第一义项是“企业单位的利润”,实际生活中“盈利”也可兼指一般的利润,如“商店的盈利”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小小汉英词典》中对“盈利”和“营利”的区分是很明确的,“盈利”释为“profit(利润)”,“营利”释为“seek profits(谋求利润)”。我们可以说某种产品“盈利丰厚”,却不能说它“营利丰厚”;我们不能说“企业营利”,应该说“企业盈利”;讲广告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营利”而不是“盈利”;很多人把“非营利”写成“非盈利”是错误的;还有很多网站首页经常会有声明“本站为非盈利的个人网站……”等等,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5结语

会计学科上述四组名词概念,其“读音形式”神似,其“实质性”含义迥异,从侧面阐释着“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精妙细微之处。类似这些名词看似“枯燥寡味”,实则妙趣横生,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和人文脉息,令人掩卷遐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Z].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0).

猜你喜欢

赢利
Right Place to a New Restaurant
农业产业如何赢利“后半程”——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谈产业发展与果农收益的一致性
智慧政务蓝海 党媒大有可为——衢报传媒集团政务新媒体赢利实践探索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皖江城市带制造类上市公司赢利能力的研究
1.5亿
美国饲料上涨致奶牛场赢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