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型冠状病毒分析突发压力应激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启示

2020-03-08何少云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新冠

何少云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115)

1 新型冠状病毒的概念

1.1 生物医学角度的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产生的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该病毒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1]。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湖北武汉出现几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存在人传人现象,病毒潜伏期间也具有传染性。新冠病毒在武汉市出现后,与病毒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都被感染。因病毒感染性强、人员流动性大,新型冠状病感染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全国。

1.2 心理学角度的新型冠状病毒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2]在1936年最早提出“应激”这一概念,他认为应激是有机体对外界环境、内部变化等各种刺激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后来,有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变化和刺激都会引起有机体的应激反应,应激在环境变化(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超出有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时产生。此外,假如接受刺激的有机体是人,在心理层面,人只有在感知和觉察到事件后才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一个危险或刺激是隐藏着的,人作为有机体并没有感知到这一危险刺激存在的话,有机体并不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是由躯体机能和心理状态改变,产生身心紧张感时引起的,是人们对环境中出现的威胁刺激经过认知思维层面的判断后产生的紧张反应[3]。新型冠状病毒是环境中新生的刺激,因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且目前对于治疗此病毒没有特效药,人们通过认知层面的理性判断之后,知道该病毒对人类是具有极大的危险和威胁,故产生紧张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产生始于应激源,个体对某些刺激物做出适应或反应时,那些会导致个体在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紧张反应的刺激物称为应激源。应激源主要分为四类:躯体源、心理源、社会源、文化源。从研究的角度,应激源通常分为生活事件应激源和实验室应激源。新冠病毒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社会应激源,也是生活事件应激源。

2 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

2.1 新型疫情对民众的影响

通过文献搜索法整理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文献共34篇(截至2020年4月15日),其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19篇(占比55.88%),含医学生、实习生、医院官兵;普通身体健康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9篇(占比26.47%),其中大学生的3篇(占比8.82%),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5篇(占比14.71%)。

葛传惠等人[4]利用SRQ-20大众心理健康自评问卷,通过滚雪球抽样法调查大众心理健康情况,研究结果显示,SRQ-20得分高于标准的有64例(占比18.66%),表明大众总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但民众存在易疲劳、感觉不快乐、紧张或担忧等心理应激的不良情绪,这与温盛霖等人[5]的研究一致。李焱芳等人[6]通过网络调查18~66岁的民众,发现焦虑的发生率为19.2%,其中轻度14.8%、中度3.8%、重度0.6%;抑郁的发生率为21.7%,其中轻度15%、中度4.5%、重度2.1%。有研究发现,民众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与民众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

2.2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昌敬惠等[7]利用COVID-19相关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通过滚雪球抽样法和方便抽样法调查新冠病毒对我国18岁以上的广东在读大学生的影响。通过388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1.38%)调查发现,有2849人(占比73.41%)无焦虑情绪,900人存在不同程度(包括轻度、中度、中度)的焦虑情绪,焦虑发生率为23.19%;3060人(占比78.85%)无抑郁情绪,659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发生率为16.98%。赵蓓[8]通过SCL-90了解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比被试的症状自评得分与常模得分发现,除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及阳项目均分以外,其他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阳性项目数)都与常模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认为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赵春珍[9]采用自编问卷,通过网络随机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疫情居家期间出现情绪问题,主要的情绪是焦虑担心(65.69%)、无聊郁闷(72.87%)、压抑焦躁(21.01%)、恐慌害怕(11.7%)、抑郁失落(9.0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冠病毒感到焦虑担心时,更多地感到无聊郁闷,这很可能是疫情居家生活比较枯燥单一,大学生尚未合理安排时间所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676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排名前5的情绪依次是平静(4062人,占比37%)、无聊(3579人,占比33%)、担心(1273人,占比12%)、沉闷(1046,占比9%)、空虚(1031人,占比9%),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是因隔离导致生活单调(27%)、社交被限制(30%)、工作生活受影响(19%)。大学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保持情绪的稳定:与人聊天(24%)、玩电脑或手机游戏(21%)、看书(20%)、睡觉(18%)、刷剧(17%)。

3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启示

3.1 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存在无聊郁闷、焦虑担心的情绪问题,未能有效利用居家时间,反而加剧了烦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情绪尤为重要。

(1)觉察情绪,接纳变化。新冠病毒作为应激源,以巨大的杀伤力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市井街道万里空巷,企业延长假期,学校延迟开学,人们居家隔离、足不出户,每天重复刷着疫情最新发展情况,不实言论接连出现混淆视听,这时候产生不适、烦躁、焦虑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觉察情绪发生了变化是第一步,即觉察情绪的变化,并确认此刻你的情绪是什么,你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第二步,接纳自己的情绪。在疫情中产生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烦躁等情绪变化是正常的,这是身体应对疫情压力的应激反应,这对人们的生存具有进化学的意义。所以,接纳这些信号和变化,不需排斥和拒绝。觉察和接纳是克服恐慌、回归平和的开始。

(2)自我放松,保持能量。选定一个安静、舒适、不被打扰的地方,通过呼吸放松、冥想放松、身体扫描等方法放松身心。还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想象自己吸入的气体是满满的能量,充满胸腔,呼气时暗示自己这是体内的许多烦恼、杂质,现在都全部被呼出体外,身心达到一种平和、宁静和专注的状态。除了心理正能量,也要保证身体具有能量,继续以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保证饮食合理、营养丰富、睡眠充足,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状态。

(3)为所当为,积极应对(沟通、宣泄、寻求帮助)。大学生在疫情居家期间除了焦虑担心(65.69%),更多的是感觉无聊郁闷(72.87%),因为居家隔离与原本多样的正常生活不同,社交受到限制,生活方式单调,而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与人聊天、玩电脑或手机游戏、刷剧、睡觉等方式打发时间。长期下来容易产生自责、懊悔、自我否定和怀疑等情绪。对此,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为所当为,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如计划一下在这个特殊居家时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读一读过去想读而没读的书,看一看过去想看而没看的电影,整一整过去想布置的房间一角,拼一拼放了许久的拼图;继续细化完善今年的生活目标和计划,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有效的沟通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懂得宣泄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积极寻求专业帮助能够快速调整身心,再次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拥抱生活。

3.2 科学普及新冠病毒知识,提高对COVID-19的认知

认知影响情绪,提高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度越高,疫情中的负面信息接收量越小,出现轻度焦虑的风险越小,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越全面,防控措施掌握得越科学,对COVID-19科学前沿信息了解得更准确,他们的心理状态就越好,越能积极有效应对病毒。大学高年级学生年龄较长,认知水平发展较完善。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年龄每增加1岁,出现中度焦虑的风险降低15.00%。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通过官方和正规的渠道了解疫情信息,主动隔绝非官方、不科学的信息来源,保证大学生对COVID-19有科学的认知;借助社交平台、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科学宣传COVID-19防护知识、最新科研信息、真善美故事,吸引大学生自觉接受新冠病毒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科学认知,保持心理健康。

3.3 关注重点群体,防患于未然

更加关注低年级大学生、女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并把对学生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有研究发现,女性、城市近郊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非医学专业学生、农村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且年龄每增大1岁,出现焦虑和抑郁风险的风险分别降低15%和9%[7]。女性感到不安、担忧、比以前更多哭泣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机能、认知思维方式、社会应对方式不同导致的;农村及城市近郊的基础医疗资源、基层公共卫生设施都较城市弱,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更多是农业、服务业或个体经营,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经济弹性小,家庭成员面临压力大。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大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高年级学生低,认知水平发展较差。

因此,各高校及教师更需关注大学低年级学生,借助社交平台等新媒体,吸引其自觉接受新冠病毒知识的健康教育,引导其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了解疫情信息,提高科学认知,保持心理健康;更多关注农村及家庭贫困学生,了解学生存在的上网课困难、家庭实际困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利用已有政策方针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利用高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远程线上心理援助,多管齐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抓实抓细,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女性更感性和情绪化,要求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要提高观察能力,发现学生的变化,同时也要共情、理解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和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向教师寻求专业帮助。

3.4 培养希望感,帮助学生积攒心理能量

有研究发现,希望感在家庭弹性和疫情下心理状态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家庭弹性对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是通过希望感实现的[8]。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受家庭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希望感有可能在心理弹性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希望感是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希望感的“赋予逆境意义”“经济社会资源利用”维度能够增大个体遭遇挫折时的承受力。希望感是一种动力性思维,除了具有帮助个体修复创伤、淡化痛苦体验的功能,还能促使个体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不断搜索目标实现的有效策略。不论是在共克时艰的疫情阶段,还是在各个人生发展阶段,帮助学生培养希望感,拥有赢未来的强大心理能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4 结束语

新型冠状病毒对大学生的影响涉及教育、生活、心理、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医院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战场,心理工作是抗击战场的后方支持力量。疫情的救援不仅是医疗方面对生命的拯救,而且也包括疫情期间对感染者的物质扶持,更包括心理层面对民众情绪的疏导与缓解。心理创伤具有滞后性,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种压力应激事件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在疫情之后呈井式爆发。目前正迎来学生返校复课之际,也是心理问题多发期,提前了解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制定学生返校复课心理工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新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