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2020-03-07赵兴和

黑河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审题自主学习

赵兴和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意义重大。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并且从课堂常规、专心听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审题、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等七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独立合作;审题

小学一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学生的自律、自理能力相当差,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向他们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放在首位,而不是急于开始学习课程。因为学生的课堂习惯不好,就会在课堂上玩耍、乱说、打闹、乱跑等,不仅自己不学习,还会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严肃认真地学习知识。当上课铃声响起之时,要教育学生立即停止闲谈和其它活动,迅速回到自己座位,收拾好桌子,安静地坐着等待老师来上课。教师应该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走进教室,走进教室后用目光巡视学生,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用目光告戒学生要注意力集中。师生相互问候时,教师要精神饱满语音洪亮,给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身体坐直,双手交叉放到桌上,右手要放到左手上,将目光集中在教室的黑板上。正确的坐姿表现为头部直立、手臂伸直、脚部平放。假如有一项常规没有做好,教师就要反复提醒,重复练习,认真把关,一直到学生做好为止。课堂常规的培养过程是反反复复和不断强化的,学生在不断的训练和反复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教育的本质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倾听及应答的过程,唯有认真倾听的学生才能够真正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交流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1.让学生产生倾听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听课的热情来源于他们的内心情感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唤醒他们的生活感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学习的内容创设成情景故事,将知识点编成儿歌等,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数字谜语、智慧闯关、夺红旗等活动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认识6”时,在一年一班讲的时候,我固守教案按部就班机械地讲述,学生被动接受,中上等生还能接受,但差生接受效果不好。讲完后我就反思,课堂缺少了情境,学生没有兴趣引发不了共鸣。后来给一年二班讲的时候,我创设了买铅笔的情境:我来买,学生卖,可是他只有5支铅笔,不够,找其他同学凑数。学生的兴趣来了,觉得自己像商店里的售货员,特别高兴,有拿2支的,有拿3支的来帮忙,在玩中将该学的知识掌握了,比在一班时效果好很多。

2.学生应该仔细听别人说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最大的劣势就是不知道别人表达意见时该怎样仔细倾听。有些学生还保留幼儿园时的习惯,在教师提出问题时会站到地上,一边喊叫,一边动作。如果任学生自由及随意,课堂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同时一些不良习惯也会滋生。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应立即停下来说:“还有几名同学没准备好?”“看谁听课听得最认真!他说的和你们的一样吗?欢迎你们发表不同意见。”“刚才李刚同学的想法佷好,我还想听一遍,谁能再给老师说一说?”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学生会慢慢养成仔细听别人说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会阅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只有自己会学习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教材,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就是指预习。要求学生在家把教材中的新课先看一遍,用笔标注出教材上主要的内容,遇到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要做特殊标记,把问题带到课堂上集中交流。

2.课中阅读

课中阅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教材。对于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公式和推导过程要做好标注,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并比较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找到重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质疑;有些知识点学生有一定的旧知识做基础进行知识迀移,先尝试做一下,然后与教材对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讲“认识6“时,先让学生自己把课本读一遍,指导学生想一想,教师将设计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本节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它们的关系怎样?一共是什么意思?你根据给出的这些数学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学生将学习“认识5”时的一些方法应用过来,严丝合缝地将知识进行了迁移,这样便将类比法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

3.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指在学完知识后再次阅读教材。每天做数学作业前先阅读教材,想想教师是如何讲的?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易错点在哪里?然后再完成课后作业。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要自己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点,会自己编写相关练习题,在班级进行讨论。

四、培養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数学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分析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主观意识脆弱,喜欢在课堂上跟风,自己完全就没进入思考状态。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思维情境,留给他们适当的时间去思考。当很多学生举手之后,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那些缺乏勇气表达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慢慢培养其勇气;稍难的基础的问题让一般学生回答,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拓展问题让好学生回答,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给其他同学提供思考方向。在提问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于是他们渴望与别人交流,慢慢就会养成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讨论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任何发明和创造都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要学的知识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最佳途径。

一年级学生想法佷多,他们爱问问题,教师就应该培养他们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习惯。当发现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特别耐心地询问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鼓励其质疑,诱导其解决,帮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当学生没有质疑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养成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习惯。如讲“认识6”时,我抛出5+?=6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说:“我想买6支,可他有5支铅笔,怎么办?如果他有4支,又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就会联想如果有3支呢?2支呢?通过不同方位的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的视野。

六、培养学生严谨审题和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做题准确率高、不容易出错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审题和验算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与验算习惯,凭着自己的感觉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肯定学不好数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审题和验算习惯是特别必要的。刚开始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逐步去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与数量关系等,让学生自己试着说出问题的含义,这样有助于理解题意及自主审题。在计算题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验算,不时在黑板上计算演示错误结果,让学生细心验算感受验算的实用性及重要性,养成检验的习惯。

七、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家庭作业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项严峻挑战。他们已经习惯于幼儿园时的懒散、自由,不愿意多做题,特别是家庭作业,因此他们经常会马马虎虎地完成或找各种借口不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引导和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的种种小毛病都不能掉以轻心,从学习用品的准备、认真书写、格式正确与否等方面作严格要求。一旦发现做得不好的家庭作业,必须要求学生重做一次。也有很多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能勉强按要求完成作业,一旦回到家中,由于父母不清楚教师的要求,他们就会不认真、不及时地完成作业,甚至不完成。如果这样,教师就要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有利于更好地促使学生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保证。而数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从小学开始就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坚持训练。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要用关心、耐心和爱心引導学生,找出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良好的数学习惯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欧晓霞.心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审题自主学习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