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高水长皆课堂

2020-03-07张萍

师道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语文孩子

张萍

一、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中原地区那个静谧而秀美的山村就是我成长的摇篮。很小的时候,跟着辛勤劳作的父母在田间地头玩耍,与花草虫鱼为伴,泥土的芬芳气息早已深入骨髓;稍大些,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放学后及节假日,堂而皇之地跳出门去,美其名曰打猪草、砍柴禾、捡稻穗,实际上,都是在树上、河里、墙头、草垛间度过, 直到夕阳西下甚至星光满天时,才提着少许的战利品回家;再大些,跟着哥哥去神奇的大山里见世面,看风景,随着姐姐去迷人的山水间采摘山珍野味,欣赏春花秋实。

儿时与山川与泥土融为一体的生活犹如老电影一样,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现撷取几个画面分享如下:

母亲去地里干活,我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她。如果她采茶,我就替她提筐子;如果她摘瓜,我就负责滚瓜;如果她挖花生,我就边捡边吃;如果她播撒种子,我就施肥填土……母亲通常不说话,只是偶尔从鼻腔里传出我似懂非懂的山歌,但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所传达的特殊含义,我很早就都能心领神会。

上小学的时候,遥远的大山便是我们常去的神秘之所。要么和同伴一起去采野花回来插在罐头瓶里欣赏,要么跟着老师去捡茶籽或捡柴禾交给学校。通常一去就是一天,午饭是干粮配山泉。有一回我因为大意而忘记了带干粮,是体贴入微的曾宪锋老师用她的干粮救济了我。此后,我除了对曾老师更加敬重之外,还对“老师”这个角色越发崇拜了。

大姐高中毕业后就在村小做起了教师。那时的教师尤爱家访,而姐姐翻山越岭去家访时又常会带上我,所以,教师家访这一善举早已深入我心。有次家访时,姐姐在别人面前对我的一句无意评价“严重”影响了我的发展——她说我做作业很快,一转眼就能做好。我后来真的就干什么都比较快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身上的真诚、善良、勤劳、务实甚至创新意识,都不过是童年经历所留下的印记而已,抑或是青山綠水、花鸟草虫教给我的。山的沉稳、水的柔情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中学毕业时班主任给我的留言是这样的:“你就像——蓝天上悠闲的白云,密林里清脆的响箭,野地里燃烧的篝火,小溪边跳动的雨烟。”

总之,勤劳母亲的无言之教,真诚姐姐的身教言传,善良老师的无私大爱,都是我成就自己的教材和成为教师的缘由。但促使我做语文教师的最直接原因,我大言不惭地认为,是受了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信念的鼓动。

二、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6岁的我带着“山里飞出金凤凰”的喜悦进入卫校学习,在认真汲取医学知识的同时,凭着所谓“文学青年”的一腔热血,三年间,我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所有文学书籍,还加入了语文组创建的“育美社”,成为校刊《美育育美》的积极撰稿人。在语文课堂上和一系列文学活动中,我深受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的感染,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相当优异,毕业后,如愿以偿地留校做了一名语文教师。

19岁的我,面对十六七岁的学生,推己及人,以情动人,心手相连,跟学生打成一片,是我基本的教学方法。尽管语文在卫校属于副科,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我曾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表达了自己的中专语文教学思想;也曾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一次临机改变教学计划的语文课》,表达自己对教学计划及课堂教学的认识;还以副主编身份参与了大中专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应用文写作》的编纂。基于“文以载道,教化育人”的思想,上好每节课,处好每个学生,批改好每份作业,完成好每次活动,就算周课时达18节之多,还担任一个班的管理工作,我也毫无怨言且乐此不疲。这份执着源于我对语文最原始的热爱,也源于我对教师职业的由衷敬畏。

尽管在中专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当开放的南国向我敞开怀抱的时候,本着对基础教育的好感和对改革热土的向往,我举家迁至广州,在具有“海纳百川”文化传统的暨南大学扎下了根。

迄今,我在“声教讫于四海”的暨南园里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20年,虽然教育对象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但为人师表的信念和教化育人的原则不曾改变,那颗儿时在田间地头炼就的热爱生活的本真的心不曾改变。而小学语文正是我驰骋和释放初心的广阔天地。爱纯正的语文,爱纯真的孩子,带孩子学语文,用语文陶冶孩子,就是自己的使命、乐趣和成就所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可喜的成绩、健康的成长、美好的前程等就是我充实而快乐的生活写真。

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但在精彩纷呈的语文天地里,时常感觉自己仍然是个小学生,有无限的知识需要学习,有无尽的问题值得探究。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中得以实现和升华的吧。人们常说,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经历了无尽风雨的磨砺之后依然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因此,我非常感谢我所经历的一切,是它们让我拥有了一份赤子情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深切地知道,语文就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归宿,但在追求和践行信仰的路上,唯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拥有一个无愧于心的归宿。尤其像我这样并非科班出身的半路出家者,学习和提升更有必要。所以,我在工作之余先后完成了中文本科和教育管理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还获取了普通话水平一级证书。

在相当长的教学实践中,我都试图将“美”的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里,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解读语言审视语文的眼光,从高处着手,落实最基础的语文教育。也曾将语文教学的审美建构思想及具体实施策略以课例的形式公开发表,但自我反思的结果是:小学语文教学还需从最本原的、最朴素的、最真切的情感入手,春风化雨般地滋养孩子们的“初心”。我姑且称之为“真”和“善”的教学。

所谓“真”,即直面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水平,有的放矢地施加影响;所谓“善”,即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适度引导,不露痕迹地进行塑造。

有鉴于此,近年来,我的教改重点放在了校本及班本课程的开发上。教师是课程,学生是课程,班内外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课程。其中,开发和利用儿童电影资源,将中外经典的儿童电影引入课堂的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孩子们的积极反馈。

之所以敢于将电影课程引入课堂,其实是因为当年深受华南师大刘良华先生的启发。在三年的教育硕士研究性学习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观看了教育电影《春风化雨》,是这堂课教会了我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开展有意义也有意思的教育教学活动。

后来我便爱上了教育电影,带孩子们看电影成了我们比较高级的精神旅行。《小鞋子》里的童真,《忠犬八公》里的忠诚,《放牛班的春天》里的美好,《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的友情,《地球上的小星星》里的大爱,都深深植入了我及孩子们的心田。與孩子们一起观赏电影一起感动落泪一起欢歌笑语的过程,既是快乐学习的过程,也是愉快生活的过程,更是感受生命悸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的一个二年级小男生会在春游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想一口把春天吃进肚子里,让它在里面乱动!”这稚嫩而又动人的言语不就是对生命的真切感受和真诚告白吗?

再后来,我相继开发的班本课程《儿童电影辅助思品教育》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方案评比三等奖,研究论文《共赏经典儿童电影 共建语文课堂生态》发表在权威刊物《基础教育参考》上;生本课程《综合性学习:诗歌》及师本课程《群文阅读:走近冯骥才》分别获得广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三等奖和全国冰心文学大赛教师组一等奖。所有这些基于“真”与“善”的思考和行动,都不仅惠及天真无邪的孩子,也为自己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基于校本的教学与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学校在行政上隶属于著名侨校暨南大学,有其无可比拟的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借助大学的优势资源,开展校本的行动研究,是值得尝试的举措。我的两个校本研究课题能得到省教育厅和科技厅立项并资助,正说明,直面问题、科学解决、善意表达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是善良、真诚而有效的。

当然,生命的长河奔腾向前,教育的高山直入云天。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每天都是新路的起点,新课的开端。

[本文系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通过前沿生命科学科普化主题活动培育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原动力”(项目编号:2016A070711011)、暨南大学资助项目“侨文化背景下的附校教师成长研究”(项目编号:2019ZXY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课程语文孩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自行车的发明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