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减负”突破口在哪里?
2020-03-07杨明杨顺华
杨明 杨顺华
去年9月,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并牵头其他8部门出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两个新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加强作业管理提出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
“考试减负”是中小学课业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小学生减负十条”就体现了“考试减负”的理念和要求。“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上海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类似的考试减负规定在2012年就开始实行,到最近这一次,已经以政府文件形式重复了多次。此次发布的“考试限制令”,表面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2018年底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例行性响应,实质上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考试减负政策多年来一直遭受顽强抵制的现实,或者说其成效远不如预期。
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育环境里,单元考、周考、月考、季考、期中考、期末考、抽考、调研考、联考、模拟考、质量检测等名目繁多的考试形式,将教育管理者的“考试智慧”几乎发挥到了极致。而频繁集中的考试,显然严重增加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用“谈考色变,见考生恨”来形容中小学生对考试的心理感受,恐怕再恰当不过了。
考试减负为什么知易行难?有人说,考试是了解学生一个阶段内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而最需要了解阶段学习效率的,往往是家长。确实,家长的教育焦虑是考试减负的重要障碍,但将考试减负难以落实生效全部“甩锅”给家长,显然是片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同样的教育焦虑也表现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身上。这主要是因为,成绩排名、升学排名仍然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最重要指标,这让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无法放下“唯分数论”。正是这多方的“放不下”,才是考试减负政策落实生效最强力的障碍。
学校管理得怎样,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考试既是重要的考查手段,也是重要的评价手段。突然一下子不考了,而新的评价机制又尚未建立或远未成熟,教育管理部门心里没底了,学校心里没底了,教师心里没底了,整个教育行业急得团团转,整套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也就突然失灵了。这问题很严重,所有的人都在焦虑:我的政绩在哪里,我的升迁机会在哪里,我晋职的希望在哪里,我涨工资的希望在哪里。教育顶层设计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一味地强调学业减负、考试减负,想要取得成效,恐怕是缘木求鱼。
虽然这几年在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上有不少的动静,但都只涉及高考、中考等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而真正与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切实利益相关的评价机制仍未得到深化改革。素质教育推行后,课业减负实行后,教育质量怎么评价,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和条件怎么改,干部考核评议的标准怎么改,似乎还没有因时而动、与时俱进的研究,或者说还没有科学可行的研究成果,更不用说发布指导性文件了。去年人社部印发的《职称评审暂行管理规定》,被公认为职称评审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对于教师职称评审的材料和条件仍然缺少实质性的改革内容的表述。
素质教育和课业减负是教育改革的两大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这是两个庞大的系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素质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国的成败。而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实行课业减负,只有切实减负,才能为素质教育的推行腾出空间和时间,“负”减不下来,素质教育就无法从困境突围。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课业减负的实行,应当齐头并进,互为因果。可是当前,课业减负这个“驱动程序”连自己都驱动不起来,怎么能驱动起素质教育这个庞大的机器?
事实上,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強有力推行,课业减负的口号即使喊得再响,响应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分数往往代表看得见的“既得利益”,而素质教育的效率却是渺远的、与教育者短期利益无关。从理论上说,只有全面改变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在制度上清除教育功利思想,才能促使教师和学校主动践行素质教育,最终推动课业减负政策的落实生效。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不痛不痒、畏首畏尾前提下强制推行课业减负,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教育者必须主动放弃某些“既得利益”,比如政绩考核、升迁机会、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这是很不现实的。
素质教育的发展,早已不缺理念支撑,缺的是权利保障。只有通过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来确保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权利,素质教育的推行才算找到了“精神驱动”,这才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发动者,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忽略对教师基本权利的保障,不能在制度上保证教师从素质教育中得到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甚至率先践行素质教育意味着职称、工资、政绩考评等权益受损,这会打击大部分普通教师的积极性,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一大障碍。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至今,素质教育并未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张美丽面孔”。而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分数价值不断得到强化,反而出现了“越减越负”的反弹现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行轨迹,并没有按照预期目标成功铺设,“中国孩子活得太累了”,也几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素质教育的推行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也绝非长久无计可施。课业减负、考试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从素质教育中受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如何让教师受益于素质教育,似乎也应该早日“开题”了。
确保教师受益于素质教育,让全体教师能够真切享受到素质教育改革在职业成长、职称评审、工资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利好,他们才会更乐意也更有动力从应试教育中分出身来,自觉做素质教育的忠实践行者。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市隆回县荷香桥镇左家潭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