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蹲下身来看孩子

2020-03-07陈志锋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命老师课堂

陈志锋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夏丏尊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令无数人敬仰的背后,是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情爱。他只是一个想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快乐地行走在教学道路上的教育者。如此而已。而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輩子。

在病榻上,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先生仍然怀着一颗童心,诉说着对教学和课堂真诚的爱。他能记得的,仍然是学生和课堂。他把自己与学生相处时的点滴美好,都记录在《我的教育故事》中。这些教育故事虽然寻常,却又令人感慨良多。先生的真诚、朴实令人敬佩。

“蹲下身来看孩子”是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看似平常,却道出了先生几十年对教育、对孩子的挚爱。读着《我的教育故事》,感受那些美好,渐渐领略这句话中的教育真谛。

把学生当成孩子。“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犯错与改错的美丽过程。错误,显示出儿童的天性——率真自然不掩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先生看来,美的不是错误,是孩子的天然,让他感到生命的灿烂;更重要的是,孩子知错而改的成长,令人欣慰,备感生命的美好,教育的神奇。先生用美好的故事,春风化雨,在轻松美好的气氛中让孩子由原先知道错误时“把头低下去”,到“他们俩又笑了,并扬起了头,深情地看了我一眼,跑了”。一切都是那样美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没有责备,唯有真爱,润物无声。

把学生当成朋友。“因为我把学生当作朋友,学生也把我当成朋友,所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场合,教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我窥见了学生,也窥见了自己。”二年级的小莉同学,在班级组织的游学活动中意外受伤,先生及时送她就医。回来的路上,她“拉着我的手,无所不谈”——同学用笔描批语、揭同桌小军的短……学生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放学路上》一文中记叙的师生谈话的故事,亲切动人。先生对学生的生活、家庭、思想以及学生真实的学情、对老师的期许,有了更全面、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据此,先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从而修正教育、教学的方向。于老师当班主任时,每接一个新班级,都会把自己安排为一名班级的值日生。该是值日的时候,他就会和学生一起,早早来到教室打扫。他与学生平等相待,打成一片,得到学生的信任。都说良师益友,先生可是一个良师加益友的典范了。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没有日常的“蹲下身来”,哪来的“平等对话”呢?

把学生当成同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其实和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把“教”的过程也当成个人的“学”,就有可能实现最好的“教”,因为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他们一起在“学”,“教学”就实现了。陶行知对“教学”的阐释中就包括“教师先学再教”的论述。先生说:“教儿童学语文,靠的不是技巧,不是多媒体,是示范,是功夫和耐心。”

(下接第53页)

(上接第102页)

正因为如此,先生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学生,与学生同学共进。几十年来,他努力练习朗读,课堂上,他的朗读感染着学生;他努力练习书法,他的板书、作文批语成了学生的字帖;他努力读书,把自己缸中的“水”装满;他努力写好“下水”,成为学生习作的例文……管建刚老师曾经写过一文——《你今天示范了吗?》,讲的就是教语文之法——先学再教。如果也能像先生这样,长此以往、持之以恒地学习,也一定能很有底气地说——“我就是语文”。

吴非老师在序言中说:“于永正老师像一团火,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学生,也照亮了自己。一名教师,就这样完成了使命。我想,假如有来世,让于老师重生,他还会这样活。”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生命是灿烂的。他说:“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先生用他的笔,写完了他的故事,也留下了火种。这火种,必将点燃更多的课堂,你的,我的,他的。

“蹲下身来看孩子。”是先生一生对教育钟情、对孩子无限情爱的浓缩。

此刻,想起书中的一段文字: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我们才相信孩子,而是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看到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责任,我们才放手,而是我们放手了,孩子才有责任。

不是孩子听话了,我们才尊重孩子,而是我们尊重孩子了,孩子才会听话。

不是孩子成长了,我们才信任孩子,而是我们信任孩子了,孩子才能成长。

不是孩子优秀了,我们才接纳孩子,而是我们接纳孩子了,孩子才会优秀。

不是孩子可爱了,我们才爱孩子,而是我们爱孩子了,孩子才显得可爱。

(江苏省兴化市景范学校   225700)

猜你喜欢

生命老师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老师,节日快乐!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