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03-07张小燕
张小燕
【摘 要】音乐素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编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使音乐课堂成为所有学生展示自我、增进自信、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一方天地。
【关键词】小学音乐;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受遗传、环境、教育以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音乐教育,实现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以及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目标。
《早上好》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问好声》中的第1课,是一首乌干达民歌。笔者试以此课为例,阐述教学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编组分层,确保组际均衡
实施分层音乐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音乐素养、学习能力、引领作用等,将全班学生区分为优秀、良好、一般、潜力四个层次。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认知层次,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对学生进行分层不只是为了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教学目标,更是为了使分层后的编组组际均衡。即编组时对优秀、良好、一般与潜力四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混搭,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这样既便于组内学生的互帮互学,又便于开展组际间的竞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推动全体学生向前发展。
学生分层编组是分层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础性环节,切忌为省事简单分组了事。分层编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务必要科学慎重。当然,分层编组并非固定不变。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音乐素养、学习能力、引领作用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就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编组,以确保组际均衡,为分层音乐教学奠定基础。
二、目标分层,指向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着力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学习中体验目标达成的快乐。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全体学生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是对音乐素养相对优良的学生设计的提升目标。
以《早上好》为例,这首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3/4拍两乐句,其中出现两个八分休止符,旋律抒情、活泼。第二部分为2/4拍两乐句,采用的是切分节奏形式,旋律富有动感。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层次,如表1。
三、内容分层,发挥主体作用
分层教学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成功教学打下基础;在具体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更渴望得到积极肯定。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表层性、浅层性、中层性、深层性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学习内容(见表2)。
从表2可见,教师的分层设计有梯度,与每个层次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相对应。以“节奏”教学内容为例,潜力层学生只需要跟着旋律唱,准确演唱歌曲即可。一般层学生要在正確演唱的基础上,用律动演示歌曲的一种节拍,如2/4拍为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3/4拍为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良好层的学生在一般层的基础上,不仅要用行进式律动演示两种节拍,如分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2/4拍时逆时针走两步,3/4拍时顺时针走三步,还要总结出打节拍的方法。对优秀层学生,教师则提出创编和表演《早上好》舞蹈以及同主题儿歌的高难度、挑战性任务(见下图)。
分层音乐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在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的同时,鼓励学生向着发展性目标努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持续性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与激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四、分层作业,分享成功快乐
音乐学科的作业在目前的教学实施中还比较少,如果教师能适当分层设计一些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巩固性作业,不仅有助于实现高效教学,还能巩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前分层预习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挑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为必做题;发展性作业有一定难度,为优秀学生的必做题,其他学生可选做;挑战性作业供有兴趣的学生完成,不做硬性要求(见表3)。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作业必须要控制好作业量和难度,宜少而精,旨在基于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初步感受歌曲特点。如果分层预习作业多而杂,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反而得不偿失了。
除了课前预习作业外,课后复习作业同样可以进行基础性、发展性和挑战性的分层设计,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目的(见表4)。
分层复习作业旨在提升每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基于基础性目标设计了演唱歌曲的基础性作业,规定了教学质量的底线,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尝试完成发展性作业,基于编组分层均衡的现状,发挥组内优秀层、良好层学生的引领作用,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带动全组学生的发展。挑战性作业是针对音乐素养相对较高,有一定音乐天赋的优秀层学生设计的。教师借此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专业化的音乐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评价分层,激发学习动力
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自信心的提升、学习动力的增强都有赖于教师的科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学习小组的多元分层评价表,获得真实的学习反馈,改进课堂教学(见表5)。
学生分层编组评价。该评价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摸底”。通过谈话法、演唱法、问卷法、自评法等方法划定学生层次,保证分层的科学性,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学习小组不宜太多,40人左右的班级以6个小组为宜,每个小组必须包含四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以1~2人为宜。
课堂教学实时评价。该评价是通过分层作业、课堂表现、实时测评对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进行总结,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做出判断的一种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可放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突破目标层次评价。该评价是指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堂行为表现进行的一种阶段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不断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激励学生向高层次的目标努力。记录表要呈现每个学生每个项目的情况,记录要言简意赅,可用图形、符号替代。记录表可帮助教师快速了解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情况,弥补了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不足。
个别辅导诊断评价。该评价是根据学生实际的音乐学业水平与预期的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后,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与建议,促使学生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思维方式,从而接近教学目标的一种诊断性评价。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以便教师从不同视角全面了解每个学生。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忽视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关注各层次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之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持续学习的动力。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最充分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编组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实施分层音乐教学,使音乐课堂成为所有学生展示自我、增进自信、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一方天地。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江小学 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