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食品化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0-03-07满在伟

广州化工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食品化学食品类化学

满在伟,郭 静

(1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 常州大学药学院·医学院(筹),江苏 常州 213164)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我国是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2017年,我国食品产业产值11.4万亿元,产值位居全球首位,占全国GDP的9%,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2-3]。2018年,我国食品工业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个大类和61个小类,共数万种食品,有效保障了14亿人的食品消费需求[4-5]。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之上,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营养及风味。

食品化学是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兼顾应用的课程,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科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食品的组成、性质、特征、结构和功能,食品成分在储藏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乃至食品成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6]。当前,国内高等院校的食品类专业均已开设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课程思政的教育背景下,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本论文以食品化学教学为例,初步探讨食品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的可能及具体实施方法,从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对食品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并实践,最终实现教书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目的。

1 重新整合食品化学教学内容,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

在食品化学的教学内容中一共包括两大模块:一是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包括水、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二是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同时探讨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的影响。重新梳理食品化学中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以常州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化学教学为例,将食品化学教学内容及新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融合点列于表1。

2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合适的教学章节中融入课程思政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平铺直叙式的讲课会让课程比较枯燥,因此无法引起学生兴趣,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精心教学设计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学习者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知识的储备,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将这些社会热点中与食品化学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提炼,将专业知识与时政相结合,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保健品行业乱象与食品化学。保健品行业存在夸张或虚假宣传,而利用食品化学相关知识则可分析识别产品功能。例如,食品化学糖类章节中可引入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相关内容。低聚异麦芽糖已被证实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保健功能食品。目前,低聚异麦芽糖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酶促水解和转化即可大量生产。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牢固掌握该部分内容。可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保健品,并鼓励学生向周围人群宣传,产生正向宣传效应和一定的社会效益,并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2.2 情景启发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有所用”,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可以根据食品类专业就业的职业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工作场景为立脚点提出问题,并讲解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应用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淀粉酶促水解制备特定糖类的用酶组合设计。在糖类章节中介绍不同淀粉加工用酶,明确各种酶的催化特点。然后,提出实际生产问题,例如将玉米淀粉水解制备麦芽糖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工艺流程和用酶组合。将食品化学知识用于模拟实际生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索精神和专业意识。

2.3 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的角色,由教师选择合适的专业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收集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并将收集获得的资料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汇报,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如不同品牌食用油成分分析和国产食用油产业发展。通过资料检索与汇总报告,分析不同品牌食用油成分,增进对食用油脂的认识。综述我国油脂工业发展和现状,增强对我国食用油产业的认识,增强学生国家意识与危机意识,增强专业认同感。

3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将食品化学中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模块化分类,将课程评价内容分成课堂讨论、随堂测验、课堂提问、作业报告、学生课程讲授等几大模块,将这几大模块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比例,使其最终加和为80%。将可以添加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按照最终加和为20%的比例作为增值部分融入各个课程评价体系中,将最终的评价分值折合成一定权重比例添加至总评成绩中,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

4 结 语

食品化学是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与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认识与知识体系建立至关重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融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是食品类专业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食品化学课程与“思政课”中可以有机结合的知识点,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充分融合,将有效助推培养思想政治与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食品类专业人才,提升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猜你喜欢

食品化学食品类化学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食品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奇妙的化学
食品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探与实践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奇妙的化学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