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创业者的“新思路”

2020-03-07管浩

华东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菠萝新思路

文 管浩

小小的草莓,承载了农业科技人大大的梦想。

作为世界上野生草莓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面积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7.936万公顷增长至2017年的14.13万公顷。在一颗小小的草莓背后,实际上蕴藏着一个大产业。随着草莓生产逐步扩大,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得到普及,种植布局也趋于优化。

上海喆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喆畋”)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从事农业科技、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企业。公司自主开发出物理隔离法悬浮式有机质栽培育苗及种植、物理隔离法半自动高密度种植等独特创新的种植技术。历时五年,成功培育出了世界稀有的草莓新品种“菠萝莓”,并且以其“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性获得了市场的追捧。

以技术能力实现农业梦想

陈丽晔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1988年来到了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加入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制药公司工作。1999年,陈丽晔在张江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业,主要是生物制药方面。因为并非科学研究出身,陈丽晔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

2004年,陈丽晔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创办了上海塔瑞莎生物技术公司,主要从事基因治疗方面药物导入系统的开发。“我一直都是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大健康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吃的好,一个是让人少生病。在治病上我已经做了一些事情,所以我想我是不是也能够在农业食品上能够做点什么。”陈丽晔说道。

2019年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喆畋荣获年度行业创新示范企业奖

2013年,陈丽晔和她的先生来到了崇明岛,创办喆畋,正式开启了自己农业事业的新篇章,同时也描绘起了属于自己的农业梦。

“早期,我们种植的是一些常见的色拉菜的配套,但后来发现在中国大家并不是吃生菜为主,另外它的市场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我们感觉这个模式不太好走。同时我和我的先生也在思考,我们受了那么多教育,积累了那么多经验,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新产品的培育。”

于是,陈丽晔带着团队在秦岭高原以及一些高海拔的地区,包括在西藏,去采集了一些野生的草莓苗,并将这些从多地域选来的原种苗进行了多次的杂交和驯化。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培育出了新的草莓品种“菠萝莓”,并向国家农业部申报了农业部新品种权保护。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草莓作为研究目标,陈丽晔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先生早前的工作主要就是偏重于草本类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那段时间国际上也正在流行一些奢侈的水果,其中有一个就是白色的草莓。我觉得中国就有野生的原种草莓苗,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驯化和改良形成新的品种,所以后来我们就研究出了现在白色的菠萝莓。”

想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然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据陈丽晔介绍,喆畋拥有一支30余人的团队,她将他们称为是一支功能齐全、协力同心的“特别行动小组”。“我们就像家人一样,在这里,每个人有实现价值抱负的舞台,也有享受快乐生活的平台。”陈丽晔说道。

以工业思维引领农业发展

随着公司的发展,喆畋的业务也已经日趋成熟。陈丽晔将他们自主研发、培育成功的菠萝莓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技术体系输出到全国各地,通过联动生产、集合营销,在创建和打响品牌的同时,也为国家扶贫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造血机制。

目前,喆畋已经在内蒙古、山西、云南、西藏等地建立起了十多个联合基地,以标准化的技术服务为核心,深度开展帮扶活动,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

同时,喆畋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规程和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由品质控制专员严格执行内检制度,从果形、单果重、甜度、成熟度及包装设计执行等方面全面把控农产品的品质,实现了全程精细化操作,信息可追溯,以生物制药的高标准生产出了真正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在2019“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由陈丽晔所带领的喆畋农业科技突破重围,代表上海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

“能够作为上海生物医药组唯一一个农业企业参加国赛,我觉得非常骄傲。在生物医药组的全国总决赛中,农业企业也只有十几家。能够和中国具有创新性的生物医药公司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也证明了农业和生物医药是同等重要的。过去,喆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地在做事情,所以传播力并不大,通过参加国赛,让大家认识、了解我们,这对我们将来的品牌宣传也会起到帮助。”

谈及接下来企业的布局,陈丽晔表示:“首先,我希望将我们已经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带到适合种植它的地方去,带动当地的农业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合作社以及同业公司,让他们加入到我们,形成一个菠萝莓的新产业,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其次,我觉得一个产业想发展强大,一定要后继有人。在中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中,真正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平均年龄都在60岁左右,虽然我们拥有现代化的播种机器、无人机、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喷灌系统等等,但我们依旧需要热爱农业、真正愿意扎根在田间地头的年轻人。所以我们另一个发展目标,就是通过我们的产品在各个地区建立农业的田间学校,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形成一个产业的整个系统,带动一批年轻人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和学习,最后成为我们这个产业当中的参与者。”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菠萝新思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泛血管疾病”的新思路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