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叶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0-03-06李治刚陈慧英操君喜曾斌
李治刚 陈慧英 操君喜 曾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杯春茶贵如油。每年的2月中下旬至4月的中上旬,是广东春茶采摘和生产的黄金期。然而,时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如何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抢农时、做好春茶生产, 这是摆在广大茶叶生产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作者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叶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图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供广大茶叶生产企业参考和做好应对工作。
1 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叶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攻坚向拐点转化的关键阶段。从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有:正值春茶采摘时节茶厂员工复工存在时间差,以致采茶工人紧缺及人工成本增加;在疫情期间如何合理地配置茶叶机械来解决用工紧缺问题;茶叶实体店产品滞销,一些销售门店的营业额几乎为零;茶企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较为紧张等等。
2 茶叶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可采取的措施
2.1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障安全复工复产
构建企业应急防控小组,由企业负责人和各部门管理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信息收集和上报、疫情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的统计及采购、对员工心理疏导、编制复工复产计划及管理措施等。疫情期间,茶叶企业可打造针对疫情的网络平台实施网络化管理和点对点管理双层管理,实现“重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按要求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划分区域按部门抓落实,责任到个人。做好疫情防控预案,划区域管理把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划分开,以部门为单位,预防各种突发事件。
要充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茶叶企业内部如果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人员或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3℃以上、咳嗽、胸闷等症状,应立即隔离避免人员接触,建立防疫区域分块消毒。首先用排除法看生病人员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冠肺炎,并立即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上级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2.2 茶叶企业复工复产操作规范
茶叶企业应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复工复产,积极构建企业内部交流信息平台,不断在平台上滚动发布正确的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对员工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引起恐慌。有条件的企业使用专车接员工回厂,实行分批次到位。首先安排本地非疫情地区或轻微地区员工返工;对疫情严重地区或有湖北籍接触史的员工,应等疫情完全结束后再进行返工。已复工上岗的员工,企业需及时做好登记,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和症状监测登记,并向属地疫情管理部门报备复工情况及相关信息。
复工后的员工在茶厂内必须正确地佩戴口罩、勤洗手,严格按照疫情安全操作指南操作。在进入工作区域时需进行体温测量、头套、口罩、工作服、脚套的正确佩戴和消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定期更换口罩等物品,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为一次性使用口罩,建议每隔4-6小时更换一次。使用过后的一次性口罩或衣物等物品放入专用垃圾桶内集中处理,多次使用的口罩或衣物清洁消毒后再使用。
2.3 全面做好做全做细茶厂各区域的防控措施
办公区域、员工餐厅等:在茶厂的办公区域、员工餐厅等地分别设立体温测试点,对每日出入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7.3℃的应及时科学地处理。茶厂区域至少每周对厂区及厂区周边进行消毒1-2次,如在疫情严重期间或出现患者区域应严格按照科学的消毒方式进行操作,不定时进行消毒等安全措施防护。保持好茶厂区域的环境卫生,及时处理污染源和潜在污染源,针对厕所、洗浴室、吸烟室等密闭和多人触碰物品增加消毒次数,特别是保持马桶、下水道的畅通等。企业内产生的污染物集中处理,设立固定地点摆放不同污染物的垃圾桶及时科学安全地进行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对员工实行错峰上下班和错峰就餐。员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时必须佩戴口罩,员工之间的工位应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开会或不开会,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卫生消毒等。所有就餐人员就餐前要洗手消毒,人员之间相隔1.5-2米以上距离,禁止就餐期间面对面交谈。
生产车间:疫情期间,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车间内应保持通风、换气并保证车间内清洁无污染,注意对清洁通风辅助设备的过滤网等消毒。工作人员进入车间,需做好健康登记,按照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指南和企业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口罩、着装,科学正规地进行消毒后才可以进入车间,并减少外来人员进入。严格做好生产机械设备及车间内部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生产完后进行设备和环境清洁消毒,确保车间清洁无污染、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合理做好生产计划,科学安排人员,减少疲劳上班,人与人之间保持1.5-2米之间作业。消毒方法:在生产车间结束一天的作业后,企业可采用臭氧对车间进行消毒,也可以用84消毒液和75%酒精擦拭生产机械设备消毒。注意避免84消毒液和75%酒精同时施用,保持生产车间的环境和设备符合生产许可标准。
仓库:疫情期间,工作人员进入库房首先做好健康登记,按照企业规范要求着装和消毒才可以进入。在保持茶叶仓库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持通风换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合理地使用臭氧等对仓库进行消毒,保证存放的茶叶产品及其包装不被污染。有新物料进入仓库前,要检验物料的安全性做好登记,详细追朔原料的来源、人员、车辆出处等信息;物料进入仓库后,按批次、种类划分摆放并进行科学地消毒。
2.4 加强茶叶采摘、运输、收购等生产环节的科学防控
采摘:企业在采茶前应对采茶员工进行培训和对采茶工具消毒。根据不同采茶区的生长趋势,划分多个采茶点或不同时间、不同行距实行错峰采茶,避免人员聚集采茶,减少疫情防控风险。针对采茶工人短缺问题,各茶叶企业可根据生产规模,提前采购一批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采摘机械,通过机械代替人工采摘抢采抢收。消毒方法:每天中午或晚上交完茶青对衣服、鞋帽、手套、口罩、装鲜叶竹筐等器具进行清洁或用75%酒精、84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衣物要挂晾在阳光好、通风干燥处,保持所用采茶工具在使用前清洁无异味、无污染。
运输:企业要提前对运输的车辆和装茶工具等进行消毒,在装鲜叶时干净卫生、无异味、通风、透气,符合运输储存要求,在运输当中要保障茶叶的不被污染和损伤。消毒方法:为保障茶叶在运输过程中不造成污染,运输茶叶的车辆实行专车制。在每次收购茶叶前,对运输的车辆提前消毒,并在进、出入厂区门口处设置消毒水池或消毒水席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消毒。
茶青收购与验收:企业收购的茶叶原料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企业生产要求。在疫情期间,按企业规模收购茶叶可分多个收购点,应设在清洁卫生、通风处。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时间合理有序收购鲜叶,减少人员聚集。对收购茶叶单据可采用发电子信息等方法,减少纸质单据使用。茶叶收购工作人员和采茶工都必须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茶青收购完后,要及时对收购场地、工具和采茶工具等进行消毒,避免异味吸附在茶叶表面。消毒方法:在收购茶青前后,对电子秤、桌椅等共用物品进行消毒。
2.5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充分调研茶叶市场和消费人群,了解消费者的饮茶习惯和买茶需求,从而倒推企业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做好生产计划,并保持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不断挖掘潜在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优化茶产品结构。企业要善于根据市场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优化茶产品结构。一方面,对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加工成不同类别和等级的茶产品,对机械采茶原料(参差不齐的)可用来加工大众茶或加工成毛料再精制成不同的产品;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消费群体订制不同系列的茶叶产品,同时利用药食同源的原理推广茶叶的保健价值并开发有针对性的保健用茶。
加快推进茶园管理和采摘机械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对茶叶生产这一流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茶园管理工和采茶工紧缺,而且用工成本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因此,各企业应尽可能地购置茶园管理机械耕作和机械采茶设备,及早实现“机械换人”,以此来减少茶园管理工和采茶工的用工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
加快推进茶叶加工环节走向智能化。目前,大多数茶叶企业在茶叶加工环节的智能化生产机械运用方面都是相对薄弱,传统的加工方法都是师傅带徒弟,茶叶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由制茶师傅依靠经验来判断每一个环节该如何处理。在这次疫情当中,如果加工师傅因疫情影响在茶叶生产期间不能按时上岗,势必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茶叶加工环节走向智能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茶叶加工环节智能化,根据茶叶加工实际需求收集不同的基础数据,并建立模型,在加工过程中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每一个环节,以实现自动调节加工程序。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较好地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加快构建企业内部网络化、数据化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离现代化企业管理还有较大差距,部分茶企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漏洞,在部门和部门之间管理的连贯性、对产品生产的可追溯性和生产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不足。由此,企业亟需加快构建企业内部网络化、数据化管理体系,为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精准性和贯通性及生产技术数据的收集、运用提供支撑。
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受疫情影响,疫情防控期间茶叶批发市场和零售店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各线上销售平台也因物流公司配送人员的缺少而减少交易数量,这些影响因素倒逼着茶叶销售必须走网络销售路线。目前,线上销售平台多种,每个平台进入的门槛不一,普遍存在线上销售不盈利甚至亏损的现象。企业可根据产品不同优势精准销售不同消费人群,策划一系列有利于线上线下互动的产品销售活动积极开拓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