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四步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原电池》为例

2020-03-06赵丽娜仇长靓崔雨威张佳琪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电池步法内化

赵丽娜,仇长靓,张 静,崔雨威,张佳琪

(1.吉林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省梅河口市实验高级中学,吉林 梅河口 135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果引起了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视。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索的精神,调动学生的兴趣[1]。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四步法”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1 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不仅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长久以来,高中化学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以学科知识的讲述为主,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导致学生不喜欢课堂讲述的模式和知识讲解的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里,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感到无趣,学习效率低下,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

2 “四步法”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基于问题的“四步法”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将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涵,以各种相关的问题贯穿教学课堂,从始至终以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进展。“四步法”教学方法是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创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并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深入理解问题、探讨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合作探究意识;归纳总结问题,增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认知;最后巩固内化问题,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四步法”能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高中化学课堂效果显著提升。具体步骤如图1 所示。

图1 “四步法”具体步骤

2.1 创设情境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创设情境问题是指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问题,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思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设置情境问题时,教师应当选择小而具体的问题,否则学生难以理解问题的本质;问题要贴近生活,而且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才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创设情境的方式包括贴近生活、趣味实验、化学史等。创设情境问题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疑问,让置身于情境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 协作研究问题,提高合作意识

协作研究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在探索问题中,注重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合理分工,让协作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协作解决问题的形式可采取就近组队讨论、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协作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要讲授的化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

2.3 归纳总结问题,增进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归纳课上所学知识,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4],增长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对学生总结的内容加以概括和补充,使前后知识、相似内容得到有效的区分和有机的串联,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实施中可以通过图表法、列表法、分类法、比较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问题,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知识打好基础。

2.4 巩固内化问题,拓宽学习思路

巩固内化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应及时巩固问题,帮助学生将其内化。小组合作实验、纸笔测试、专题讨论等都是促使学生不断巩固知识的方式。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不断巩固知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也应当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巩固内化问题,可拓宽学生学习化学的思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3 “四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原电池》为例

3.1 创设情境问题

教师在课前播放苹果手机广告的视频—用无数个橙子电池给手机进行充电,如图2所示,并提出问题:橙子为什么可以给手机充电,引发学生互相交流,思考讨论;学生将电流表连接在准备好的西红柿电池上,教师询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看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同学讨论电流是怎么产生的。

图2 橙子电池给手机充电

利用生活中的广告视频吸引学生,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创设情境问题进行导入,打破了常规的“开门见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3.2 协作研究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见图3),并提问每一组实验现象是什么及为何灵敏电流计会发生偏转;学生进行讨论,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教师进行引导与讲解,引出原电池;提问该装置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判断正负极以及如何书写反应式;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图3 学生分组实验装置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促进优化的作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和共同合作能力。

3.3 归纳总结问题

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分析问题、交流讨论、归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请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发表意见,倾听其他组的发言;教师将学生们的言论进行整理分析与点评,并再次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见图4)。

图4 归纳总结知识点

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使繁杂的知识更加细致化,为学生的记忆与学习减轻负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4 巩固内化问题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原电池的原理,熟悉了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判断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见图5),学生理解与分析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展示学生设计的原电池装置简图。

图5 巩固知识的课后作业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知识的梳理与习题的练习,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与应用不断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问题这门艺术,坚持“四步法”,引导学生善于思索、勇于提问、勤于提问,提出更多富有思考价值与探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坚持“四步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方式,更好地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走向社会后自我实现的目标[5]。

猜你喜欢

原电池步法内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原电池教学设计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