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外部环境与发展路径
2020-03-06张鹏
张鹏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际金融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竞争日益激烈。上海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努力,聚集了许多金融机构,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雏形初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本文分析了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尤其是在冲刺期面临的的外部环境。文中外部环境认定为上海市不能控制的因素,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顶层设计情况、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亚太其他金融中心的竞争三个方面,探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外部环境
1.我国的整体经济情况
我国经济发展和顶层设计的改革进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大前提是我国经济能够承受住巨量国际资金的往来。国际金融中心需要金融市场、汇率、利率的市场化,叠加贸易摩擦的国际形势,我国企业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种巨变,尤其是汇率波动加大将导致企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加,而国内又缺乏汇率方面的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因此需要建设深层次、多品种的金融市场。如今《行动计划》确定的时间结点临近,但不能急躁,一定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配合改革的步伐,而不能以此“倒逼”改革。很多人喜欢用“倒逼”改革这种说法,诚然,这种做法在温和的情况下的确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对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波动,不仅改革无法成功,甚至可能使之前的改革成果付诸东流,造成经济社会动荡。
2.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属于顶层设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又可以再次促进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研究美元、欧元、英镑与日元等国际货币可以发现,其发行国或者区域存在至少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支点。
大宗商品定价权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扩大开放或许会吸引金融机构、投资者们选择上海,但是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依靠的不只是金融市场是否开放,而是一国的综合国力。从设立上海原油期货的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希望上海成为具有资源配置能力、有定价权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上海原油期货采用人民币计价,并不是说就有了定价权,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原油现货市场还不够“市场化”,另一个原因是原油期货行情受国际因素影响太大。现阶段,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原油交易还难以挑战“石油美元”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包含了许多配套措施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人民币的自由可兑换,并且是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可兑换。我国目前在稳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改革,上海只有在资本流动进出方面的成本与国际接轨时,投资者才愿意集中在上海进行交易。对于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如何取舍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显示,各国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有不同的理解。最自由的是伦敦,通过成为欧洲最大的美元市场让金融城振兴。美国的资本账户自由度低得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流动。其做法给我国的启示是,资本账户要管,重点在于怎么管。当前我国的管理是行政管理居多,而国际金融中心更需要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防止国际游资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我们应该重点保障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改变资本账户管理方式,实现更有弹性的市场化汇率。
3.亚洲其他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挑战
相比于美洲时区和欧洲时区,亚洲时区还没有一个拥有绝对领导力的金融中心,这是上海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更大的竞争。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侧重点主要是离岸金融,我国也致力于把香港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新加坡则是由大力发展亚洲美元逐渐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东京的政策和监管更多是对内,优势是背靠日本发达的经济。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国际投资者,在亚洲时区就要成为一个相对于这三个金融中心来说有突出优势或者说应该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的国际都市。目前来看,上海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的巨大市场。许多跨国企业希望能够在中国投资,而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之一,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现实是大量知名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京三个地区,这对于上海进一步形成金融聚集造成了阻碍。
实现路径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作用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过度依赖间接融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走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偏重虚拟经济的道路行不通。建议立足于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金融服务,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和瓶颈出发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意味着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可以增加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经济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济体的抗冲击、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韧性”,这样在迎来大幅度改革的时候才能有能力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避免出现经济的剧烈波动。
2.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背景下,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在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处,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结算,扩大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范围,使上海成为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平台,试点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放资本市场,扩大上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交易规模和活跃度。建立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大宗商品方面的定价机制,提高规则制定能力。
3.在现有国际框架下明确定位,谋求国际合作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在国际金融领域提升话语权,在亚洲地区形成领导力。建议加强沪港合作,优势互补,积极进行资本市场对接,扩大“沪港通”的额度与范围。巩固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作用,在中间阶段可以采取“沪港一体化”的形式辐射周边。尝试与日韩、东盟建立货币联盟,减少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借助“沪伦通”和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的契机,扩大与欧洲地区金融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4.稳步推进制度改革,提高监管水平
根据国内外形势,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资本账户实行更大程度的相对开放。降低上海地区税收,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改变行政主导的监管模式,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信息披露要求,使市场更加公正透明。试点统一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穿透性。重视法治环境优化,使之适应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的法治环境,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积极借鉴一线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体系,在上海进行特定领域的试点,甚至可以采取“金融法律特区”的体制安排。
■秋风应候 董年龙/摄
5.借助科技加强金融创新,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国际金融机构
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一。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上海保持了全球第五的位置,其中金融科技得分上海排名第四。建议上海继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金融机构和初创金融企业加强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增加在标准制定和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并以此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金融机构来上海开展业务。
6.由严格分离型向宽松分离型离岸金融模式转换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初期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开展严格分离型离岸市场业务,这样有利于国内开展相关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逐步适应变化,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保障经济安全。时机成熟以后,可以实行宽松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模式,增强市场活跃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