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践行共建共享的改革发展遵循
2020-03-06冮树革
冮树革
共建共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和实践行动原则,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主张和政策导向。
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理念的时代表达和生动诠释
作为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理论话语和中国特色社会政策的实践范畴,共建共享是改革开放后在实践中逐渐蕴育生成并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和发展遵循,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时代表达,成为新时代统筹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总原则和总要求,突出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正义性等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色,包含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和渐进共享等具体内涵和发展要求,鲜明发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时代声音,并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绘制更加美好的国家发展蓝图。共建共享寓意深刻,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和发展要求。
1.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中治国理政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践得出的历史结论
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生元素,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共建共享的思想和原则,反映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效率与公平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诸多关系的总体要求、基本结论、行动依据和发展原则。共建与共享是互为联系、紧密相关的逻辑双方。没有共建,就不可能实现共享,共享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共享,就不可能推动共建,共建就失去了发展动力、社会正义,也就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建共享是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后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
2.经济发展中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升和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不断拓展和升华。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主张既是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实践的思想成果,经历了从“共富共享”到“共建共享”再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转变。同时,与共建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一道和一致,社会建设也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直至社会善治的发展和演变。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共建共享理念的思想基础
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的建设者,也应该是改革发展的受益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共建共享丰厚的思想基石,成为共建共享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根基,为我国的发展确定了根本的发展原则。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共建共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推进全面发展,做大经济发展“蛋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共建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质量的分享。这就需要在改革发展中,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完善制度安排,特别是要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切实落实共建共享发展原则的过程中,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发展基础、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等各个方面为共建共享提供保障条件和实现机制。
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并努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绿影摇摇 金永平/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注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解决好教育、劳动就业、安全卫生、医疗及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共建共享中彰显了发展的普惠性和人民性,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在经济发展中,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基础性和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构建社会安全网。在社会救助法治化发展中,逐步构建了规模庞大的社会救助制度,展现了在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下中国的社会救助文化和制度文明。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使广大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创造了世界反贫困历史的中国奇迹。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中,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在改革发展中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的典型例证。
2.我国与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加强,并努力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国共建共享的发展实践,不仅体现为发展理念的本土性,还体现于实践的国际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发展与世界关怀的统一,为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作出贡献。从1950-2016年,我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经贸、卫生、气候变化及互联网治理等诸多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国际社会中鲜明发出共建共享的响亮声音和坚定立场,明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以及共同承担时代责任、共同促进全球发展等政策主张,并且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和共享为原则,以互利共赢为追求,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包容、合作、共赢成为处理对外关系和经贸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共建共享的国际实践的具体内涵和基本遵循,体现了国际正义,顺应了世界人民谋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和担当。
推动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共建共享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需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现实国情,坚持全面、均衡、公平、科学和共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1.推进共享的全面发展
要在共建的过程中,进一步统筹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新时代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在实现共享发展中,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2.推进共享的均衡发展
要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尚不充分发达以及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实际,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促进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在共建中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3.推进共享的公平发展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民生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科学统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继续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为共享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提,进而打造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机会平等以及活力迸发的和谐社会,实现分配公平、机会公平和制度公平,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推进共享的科学发展
在推进共建共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民生性、保障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进一步加强文明互动、文明互学和文明互鉴,研究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文明,包括经济转型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国家和西方福利国家等不同文化和制度文明国家的国际经验,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质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科学发展。
5.推进共享的共同发展
在共建中不仅要努力实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兼具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坚持新时代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加强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让中国的发展更多地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拥护和支持,与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缔造美好世界与和谐世界,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