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应用与教学策略
2020-03-05张科勇
张科勇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中占据一定的比重。童话故事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故事的内容具有幻想性、创造性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朗读童话、讲演结合、有感而发、拓展阅读四个方面,开展课堂童话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课堂;童话教学;能力渗透;应用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多采用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来对故事情节进行表述,因此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提升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小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应用价值
童话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编排顺序主要集中在小学一到四年级,生动有趣的童话不仅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儿童幼年成长的生活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到高年级后还津津有味地回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过的童话故事,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这都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重要应用价值。
1.興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
童话反复的故事情节、悬念式的文章结构,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同时,童话优美的口语化语言、通俗明快的语言风格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因此小学生对童话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当小学生对童话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去体会童话中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不仅能通过童话曲折的情节,还可以通过童话优美的语言,对童话这种文体产生一定的感知,从而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当小学生对童话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具备学习的动力之后,经过小学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下,可以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3.童话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许多学生是伴随着童话学习而成长,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情趣,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和欢笑,启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丰富想象力起到了奠基作用,许多学生是在童话中学习到快乐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学中没有重视童话学习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1.有感而发,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童话故事具有内容想象丰富、语言丰富多彩的特征,小学生在童话阅读过程中会有通过改编、续编故事从而改变故事结局的强烈愿望,这种现象表明小学生对童话写作有极大的兴趣和潜力。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写作童话故事进行写作能力培养:其一是读后感的形式;其二是以续写的形式;其三是改编或创作的形式。教师在小学生尝试童话写作时,对其所写的内容应不加限制,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而在写作技巧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指导,确保小学生的童话写作能顺利进行。
比如,苏教版小四上《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而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的诱惑下,调达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的故事。小学教师在指导小学生童话写作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童话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情节充分了解;其次,让小学生写课文的读后感,以此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之后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以续写故事结局的方式让学生再写一段结尾,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再以改编或创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变动故事中的人物情况下,对故事的情节和内容重新创作。
2.拓展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不能仅仅在课堂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小学生在课后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大量的课后拓展阅读,不仅能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为小学生积累众多的写作素材,同时能在阅读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小学生自我升华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童话教学中,可以先讲授课堂内容,在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以后,再引导启发小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题材的课后阅读,从而让小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苏教版小三上《三袋麦子》讲述了土地爷爷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分别送去过年礼物——一口袋麦子,三个小动物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小猪做成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小牛将其保存起来慢慢吃;而小猴将其作为麦种,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在回访时看到不同结果的故事。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三层阅读时,可以先讲授课文教学内容,要求小学生达到掌握课文的生字词、段落划分,并能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总结的教学目标;接着指导小学生对课文蕴涵的道理进行提炼,从而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办法,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的道理;之后,教师结合课文讲解阅读的方法及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读故事、感知故事内容的过程中,去发现童话中常见的情节结构的特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以相同的文章结构、同样的思想内涵等为划分依据,在为小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内容时,要求小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后阅读,从而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童话的“童趣”特征,用一颗“童心”去教学,在留住小学生的“童真”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唤醒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美好追求。
【参考文献】
[1]陈健.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8):29+31.
[2]侯国梅.《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26):55-56.
[3]崔秀花.童话教学要有“童话味”[J].教学与管理,2018(1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