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用心描写
2020-03-05刘宛玲
刘宛玲
三年级习作的最核心写作要求就是先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再根据具体的事物来进行描写。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描写,才能在习作的田野上演绎出自己如痴如醉的画面,将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描写能力尽可能地展现出来。
一、对话习作,解析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学生如何在具体的习作学习中,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首先要对话习作、解析文本。
1.学生分析,立足根本
三年级是学生小学学习的转折点,由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发展到三年级的作文,开始接触时,对师生来说确实存在着不小挑战。低年级有具体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从而构造出写话的内容。而三年级的作文没有提供具体的画面,而是由学生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回忆、再现、想象自己的写作内容。只有那些平时善于观察的同学,面对三年级突如其来的作文才入门快、得道深。
2.习作解析,提示要求
在单元习作里,教材是这么要求的:“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写好之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从这些语句中,我们提取关键信息:“介绍身边的美景”“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方法”“围绕着一个意思写”“分享”。简单来说,就是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围绕着一个意思把平时仔细观察的美景介绍给他人,然后同学间再进行分享。
二、观察之法,随身携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亲身体验到课堂教学艺术不是传授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写好本单元习作的前提之一就是从教材中习得方法,并为自己所用。
1.观察顺序,开启之路
本单元除了诗歌外,其他的课文设置都体现了不同的观察顺序。《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地点转移顺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海滨小城》从大海、沙滩、小城、公园的空间转移顺序教会了我们视觉迁移的重要性。《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了一年四季中的小兴安岭。在同单元的课文设置中,各篇课文采用多种不同的观察顺序写法,这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哪种观察顺序,只要观察得法,用好观察法,习作就会别具一格。
2.观察异同,初出茅庐
以本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季的柳枝、融雪、溪水、溪边散步的小鹿,为我们带来了小兴安岭充满生机的画面;扣住夏木的葱茏、乳白的浓雾、草地的野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区别于祖国各地的夏景;勾住秋季的硕果累累、名贵药材,为我们展示了东北作为一个聚宝盆的存在;擒住冬雪、紫貂、黑熊、松鼠的生活形态,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白雪皑皑却又不失活力的小兴安岭。作者就是抓住四季的差异,根据不同的细节描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与众不同。
3.观察细节,屹立佳作
从整个单元的课文来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不外乎几点: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采用总分的结构、运用比喻和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这里给了我们提示:想要写出出彩的习作,除了会观察,还要会描写,要观察到事物的细节特点,从而在自己的习作中将写作技法平铺而上,让自己的习作游刃有余。
三、具体运用,遍地花开
学习完本单元的课文,并学习了课文中所渗透的观察法,但只有在具体的习作中得心应手,才是真的学到了观察法的真金。
1.课前——以观察为导
在本单元学习的伊始,课前布置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自己观察的景物,找出景物的三个特点,并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来。以学校的校园为例,让学生观察校园区别于周边建筑的特点,抓住校园的景物美进行观察,学会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观察校园。学生以一周为观察周期,每天的行走路线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不同,也就是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来对校园美景进行跟踪,根据每天的观察写下对校园美景的赞美词。
2.課中——以自悟为线
在课堂上,教师出示课堂的交流任务,首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周记,接着,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句式“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到我们美丽的校园参观,我会这么介绍我们的校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进行表达,代表们在全班汇报自己的观察心得,全班学生最后分享交流的心得。
学生在交流分享后,对自己心中的校园美景有了新的理解,在旧识和新知的基础上,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其对校园美景进行习作。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进行品读,让学生说说单元习作的要求是什么,然后通过“哪儿美、美在哪、有方法”的写作思路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构思,最后才让学生动笔书写。
3.课后——以修改为结
好的习作都是靠三样法宝“观察、品读、修改”,学生在写完习作的时候,要求“三改三修”,“一改”时自己写完用铅笔修改,修改错别字,修改相关的语句,使之更通顺;“一修”是学生增添好词好句作为得分亮点;“二改”是同桌之间对调交换作文本,根据习作中的几点要求:观察顺序、习作结构、围绕一个意思、景物特点,看看对方是否写清楚了这些基本要求,同桌用铅笔写下修改意见;“二修”是在同桌交换本子互改之后,拿回自己的本子,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再品读、修改;“三改”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看看学生是否抓住了本次习作的核心要求“哪儿美、美在哪、有方法”;“三修”是学生拿到教师的点评记录,参照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末次修改。在多重修改的磨练下,学生不仅磨炼了自己的耐心,而且还跟其他同学取经,形成了自己的习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