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化性肺细胞瘤伴淋巴结转移1例

2020-03-05汪庆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硬化性实性乳头

林 兰,徐 静,冯 雨,刘 静,郝 华,汪庆余

患者女性,1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白痰1个月余,无胸痛、咯血等;患者无吸烟史。CT示双肺纹理分布均匀,左肺上叶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影,其内见稍高密度影,不均匀强化,大小4.0 cm×3.5 cm×2.0 cm,边界尚清晰,两肺门及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左肺上叶良性病变:考虑硬化性血管瘤,错构瘤。

病理检查眼观:肺段切除标本,大小14 cm×5.5 cm×3.0 cm,距支气管切缘2.5 cm处见一大小4.0 cm×3.5 cm×2.0 cm肿瘤,外观呈类圆形,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软,局灶伴有出血;气管旁查见直径0.5~1.0 cm淋巴结3枚。镜检:肿瘤表现为4种结构:乳头区、实性区、硬化区和出血区,以前两种区域为主。肿瘤主要由两种瘤细胞构成:被覆在表面的立方形细胞和间质内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表面立方细胞呈立方形,衬覆在乳头、腺管或囊腔结构的表面,胞质丰富,核圆形或类圆形,偶见核分裂象。其形态类似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是构成乳头内和实性区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较小,染色质细腻,形态温和(图1)。间质中见散在分布胞质红染的肥大细胞。肿瘤局部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细胞稀少的硬化区和红细胞外渗的出血区,伴有泡沫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周围与肺组织之间无明显的边界及纤维包膜(图2)。气管旁查见淋巴结3枚,其中1枚见肿瘤组织转移,转移成分以间质细胞为主,还有小灶性表面细胞(图3)。免疫表型:肿瘤表面立方细胞:CKpan(图4)、CK7、Cam5.2、EMA、Napsin A、E-cadherin、TTF-1(图5)均(+);vimentin、ER/PR均(-)。间质细胞:vimentin、TTF-1和EMA均(+),ER/PR小灶性或散在细胞(+),CKpan、p53、CD56、Syn、CD34和SMA均(-)。热点区Ki-67增殖指数约2%(图6)。

病理诊断:左上肺固有段: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 PSP),支气管旁查见淋巴结3枚中的1枚有肿瘤组织转移。

讨论PSP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旧称为硬化性血管瘤;后被证实肿瘤起源于原始未分化的肺上皮细胞,在2015年被WHO归类为腺瘤并重新命名。文献报道PSP在东亚地区相对好发,特别是中国、韩国等,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1-2]。

PS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患者集中在40~50岁,且女性远多于男性(男女比1 ∶5~1 ∶7),不足3%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18岁[1]。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偶然被发现。如出现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影像学检查:在X线或CT检查中,PSP可发生于任一肺叶,罕见于纵隔或心包[1]。常表现为周边型孤立性实性结节,少数病例可出现2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病灶,甚至累及双肺,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6]。多数病例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PET/CT已被证明比CT在鉴别PSP与恶性肿瘤及其它良性肺结节方面更为精确[7]。

PSP具有典型的组织形态特征,即两个细胞群(表面细胞和间质细胞)和4种主要结构(实性区、乳头区、硬化区、出血区),每个病例各种成分所占比例会有不同,但多数病例混合存在至少2种或2种以上的结构[1-2]。肿瘤间质中常伴有泡沫样细胞灶性聚集及肥大细胞散在分布,对PSP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2]。免疫组化示表面细胞表达多种角蛋白,不表达vimentin;间质细胞则相反(表达vimentin,多数不表达角蛋白);两种细胞均一致性表达TTF-1、EMA。Kang等[1]总结韩国220例PSP患者中仅3例出现转移(其中2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另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腰椎远处转移);其余有关PSP转移的病例均为个案报道[3-9]。目前认为PSP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包括:肿瘤较大(直径大于5.0 cm)、部位多发、境界不清;组织形态表现为表面细胞异型、间质细胞丰富、浸润性生长以及p53突变、核增殖活性高(Ki-67增殖指数>3%)等[1,3-9]。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肿瘤最大径为4.0 cm,病理组织形态以乳头区及实性区为主,细胞丰富,偶见核分裂象,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实属罕见。

PSP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常无特征性表现,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导致临床过度治疗,因此术前诊断及与其它肿瘤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PSP组织形态多样性,很难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术中冷冻切片准确诊断。Yang等[8]对59例PSP术中冷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冷冻切片的准确诊断率仅为44.1%,其中10例(16.9%)被误诊为恶性肿瘤。他们总结了冷冻切片的5个主要诊断缺陷,包括:细胞数量过多、腺腔形成、结缔组织样硬化、细胞异型性和凝固性坏死,这些均可增加误诊的可能性。熟悉PSP的组织形态结构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偶有文献报道[9-10]PSP与肺腺癌或腺瘤共存的情况。

图1肿瘤组织呈乳头状结构,由衬覆表面的立方上皮和呈圆形的间质细胞构成图2肿瘤周围与肺组织之间无明显的边界及纤维包膜图3肿瘤组织转移至淋巴结,以间质细胞为主图4肿瘤表面立方细胞CKpan呈阳性,间质细胞呈阴性,EnVision法图5肿瘤表面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TTF-1均呈阳性,EnVision法图6Ki-67增殖指数<2%,EnVision法

目前,PSP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尽管PSP通常被认为是良性肿瘤,术后生存情况良好。但仍然有少数病例伴局部淋巴结(纵隔、肺门及支气管旁等)转移[1,3-4],个别病例还出现远处(肝、胃、骨等)转移[1,5-6]。本例PSP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行肺段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诊断为PSP并发现支气管旁1枚淋巴结见肿瘤转移,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目前恢复较好。

猜你喜欢

硬化性实性乳头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