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出土文物中的埙
2020-03-05王鋐湸
文/王鋐湸
一、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史前陶埙
1997年,哈密天山北路墓地M434墓葬出土1件三孔陶埙。该墓葬为侧身屈肢葬,此件陶埙发现于墓主人胸前。陶埙(97HTBM434:2),红陶质,素面无饰;平面呈不规则圆形,扁体中空;通高5厘米、腹宽4.5厘米、腹厚2.5厘米;顶端有一吹孔,前腹有3个音孔,呈品字形分布,其中1个音孔孔沿凸起;底端有一半圆形扁尾,中穿一孔,便于穿绳挂系;通体有多条裂痕。
2004年,伊吾拜其尔墓地出土1件四孔陶埙(M49:8),长10.15厘米、宽5.1厘米、厚0.8厘米、孔径0.5厘米。位于墓室西南角,系由夹细砂粘土手制成坯,红褐色,呈红薯形,中空。两端较尖,一端有一通向腹部的孔,应为吹奏口,另一端有一穿孔,应是为了便于穿系的挂孔。腹部有四个音孔,呈线形均匀排列。此埙音孔应是烧成前由外向内戳刺而成。表面有手抹痕迹。这两件陶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分布地域最西的史前陶埙,对研究东天山地区史前居民的精神生活与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图1)。
图1 出土的陶埙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陶质管乐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师》所载“金、石、土、革、丝、木、鲍、竹”八音中,土类以埙为重。在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中,陶埙属“华夏旧器”,即先秦时期华夏民族所创造的乐器,历史悠远。同时,又是我国原始社会出土乐器中数量最多、分布面最广的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也占有特殊地位。
埙,自汉代对乐器的八音分类形成之后,一直为“土”类代表性乐器存在。它为吹孔气鸣乐器,其相关记载颇丰。如《世本》:“埙,暴辛公所造”;《吕氏春秋》:“帝嚳命咸黑作為歌聲——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為鼙鼓鐘磬吹苓管壎篪鞀椎鐘”、《乐书》:“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等论述,或言其制作者,或阐述其形制等方面,让世人知晓“埙”在我国乐器史上是确实存在的并一直流传至今。目前考古所发现最早的埙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越来越多的史前埙被相继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现就这些音乐考古上有所提及的史前“埙”作相关解读。据笔者目前统计可知,已出土史前时期埙共计28件,大部分为单件出土。
其时空分布大致为: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内,所属文化类型为齐家文化之下有埙产生;华北地区的内蒙古包头、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几省部分地区,大致在这几地的仰韶、大汶口、庙底沟二期及龙山文化之中有埙产生;华中地区长江流域的湖北、浙江两省部分地区,所属文化类型大约有河姆渡文化及湖北龙山文化之中有埙产生;华南区下的广东北部及西南地区下四川省内各出土1件埙,具体文化所属暂不清楚。
埙是可发声的,其发声情况首先当与孔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吹孔较大,多在器身顶端,音孔则位置各异,其数量多为0~2个,仅在河南出土1件4音孔埙。据此可将它们分无音孔、1音孔、2音孔及4音孔这4类埙。其中1音孔的有10件,于我国华北及华中地区较为均衡的分布;2音孔的有11件,无音孔的6件,4音孔的1件,这3类基本分布于华北地区(仅1件无音孔的出土于浙江余姚)。据此可以看出,史前埙的产生及出现地域较特定,多集中于北方的黄河流域。
根据部分测音数据显示,无音孔埙所吹音高与1音孔及2音孔全闭所吹音高大致相当,皆在小字2~3组范围内。虽然各器的形制及孔设不同,但音高有特定范围,这或可说明先民在当时制造埙之始对音高是有所考虑的。又1音孔埙能发出两个音(开孔与闭孔),之间相隔二度、三度、四度不等。2音孔埙大致能发4个音,其中分别开两孔其中1个所测音高差距不大,将手头已有测音的5个两音孔埙在全开、开其中1孔、全闭三种情况下两两进行比较得知,仅1件2音孔埙形成的音程间隔是四度、二度、六度,其它4埙皆为三度、二度、五度,据此,2音孔的埙在史前时期的发音当为较为协和的音程关系,即是今天的我们耳朵听起来“顺耳”之音程感,这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史前先民对乐音的感知力已与今人十分接近,多音程相对关系的把握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以上对发声器具的测音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埙在史前时期是具有作吹奏气鸣乐器之可能性的。
二、从史前陶埙看东天山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
作为华夏民族远古时期创造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乐器,陶埙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其所代表的文化分布与传播的范围和趋势。目前考古发掘所见上古陶埙,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次之。这即可表明埙文化所在的中心地域。而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以及西域东部哈密天山北路墓地与伊吾拜其尔墓地远古陶埙实物的发现,则为埙文化向西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陶埙是陶器艺术中的特殊门类。但从整体上来看,它与早期彩陶文化的传播方向及时间大致是可以相互对应的。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从仰韶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有明显向西发展的走向。陶埙应该也是随着这股文化浪潮一路向西传播,经河西走廊,终而进入了西域东部。甘肃四坝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是黄河中下游埙文化西传后的又一个阶段。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二十多个陶埙分布于二十多个墓葬,多佩于人体腰胸部位,这表明当时陶埙的制作和使用方面己有相当规模,并且十分普遍。其生动华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风格亦表明该墓地先民对埙的重视和喜爱。可以想见,埙文化从中原向西传播后,在此地曾有过高度的繁荣和发展。
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与甘肃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埙作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如:扁卵体造型、音孔数量、扁尾结构。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音孔的分布、形制,以及尾部的造型。综合考虑这些异同因素,可以比较确定的说,天山北路墓地陶埙与玉门火烧沟遗址陶埙具有同源关系,年代约在夏末商初。天山北路墓地与玉门火烧沟遗址,不仅有密切的地缘关系,年代相近,且两处遗址考古遗存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人类学研究的结果说明:天山北路墓地先民与火烧沟遗址先民有着十分接近的体质特征。两地之间曾有过密切的文化交流无可置疑。陶埙的发现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事买。
然而,两地陶埙文化的发展状况显然有很大差异。玉门火烧沟遗址陶埙的数量、品质似乎都远超于哈密天山北路墓地的发现。天山北路墓地发掘墓葬达700余座,发现的陶埙却仅此一件。这表明陶埙自四坝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中渐行渐弱。事实上,这件陶埙甚至有可能并非哈密天山北路文化先民所作。而是在人群向西迁徙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异地文化产物。如果我们承认这一可能性的存在。那么,这件陶埙则应该是在火烧沟遗址典型的鱼形扁卵体陶埙发展成熟之前的作品。因为不难看出,它的形制与火烧沟遗址的发现基本相同,但又略显原始。这里所谓的原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天山北路墓地陶埙平面为不规则圆形,造型欠饱满,可能是受到工艺技术的限制。同时也未见鱼形造型,这与火烧沟遗址陶埙有一定差距。其二,这件陶埙的音孔相对集中的分布在腹部的同一侧。而陕西临撞姜寨、山西太原义井村、襄汾陶寺出土或采集的卵体两孔陶埙,河南堰师二里头出土的扁卵体三孔陶埙的音孔分布均有类似特征,而且年代相对较早,分别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相对而言,火烧沟陶埙音孔的分布有较为统一的模式,即埙身两肩膀、腹部左下侧各有一音孔。
综上所述,我们推测,黄河流域早期埙文化向西发展过程中,曾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停留,并逐渐发展为一种风格独具的地方类型,但很可能在该地鱼形扁卵体三孔陶埙发展成熟之前,己有人群开始了继续向西迁徙的活动。这件陶埙很可能就是由他们带入东天山地区的。人类学材料表明,天山北路墓地居民处于东西方不同人群体质特征融合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体质特征存在共性前提下的差异,但己经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区古代居民的特点。因此,不同文化体系和体质特征的人群最初遭遇与融合应该发生在更早的阶段。
伊吾拜其尔墓地出土的4孔陶埙,如依据墓地年代判断,应该为春秋战国时期之物。但考虑到文化传播过程所导致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其制作时代可能会更早一些。结合其音孔数量作综合考虑,则年代可能属于第二期与第三期之间。拜其尔墓地陶埙与天山北路墓地陶埙间隔年代较长,造型各异,且两处遗址所处地域环境及其遗存文化面貌均有较大差异,加之陶埙在东天山地区发现极少,几乎可以排除本地制作的可能。据此,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并无前后的文化承接关系。拜其尔墓地为一处游牧民族墓群,其遗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极其复杂。该墓地人类学研究结果亦然如此。因此,这件陶埙极为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或族群迁移传入此地。虽然我们暂无法考证其具体上承之文化关系,但己然可以通过它感受到这片草原上曾经生机勃勃的文化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