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具,孩子数学学习的探路者

2020-03-04蒋华

文理导航 2020年9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课堂效率

蒋华

【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以及落实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指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知识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着眼于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综合提高。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入数学学具这一形象直观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学具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如果出现了滥用或者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同样也会影响到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数学学具的应用,发挥学具使用优势,保证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数学学具;课堂效率

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活动,而活动的组织实施不能只是凭借模仿与记忆这一单一化的方式,要把动手实践和合作互动作为主要方法。将数学学具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符合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督促学生合作交流的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具的使用是开发思维和提高实操能力的有效方法,也契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恰当的学具教具,把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学习情境当中,增强学生的操作积极性,最大化的保障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重点就如何利用数学学具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进行探究。

1.合理选择使用,凸显学具最大功效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引入学具作为教学辅助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能够满足学生直观性的数学学习需求。不过学具的选择是否恰当会对学生的参与动力和实操兴趣带来直接影响,因此会制约教学目标达成与否。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密切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学具,以便将教学意图和目标要求融合到学具操作实践之中,让数学学具显现出最大功能与作用。其一,结合教学意图选择学具。根据教学意图,选择学具的重要原因是让学具的使用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防止出现操作无效和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准备多种多样的积木,让学生能够亲自去触摸、搭建、玩耍,获得更加直观而又丰富的感受,有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本特点。其二,结合教学目标自制学具。为提高教学目标达成效果,结合教学内容自制学具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一举多得。例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与进位加法”时,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理解上的难点,奠定四则运算学习基础,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数位筒:将两个开口小桶并排粘在一起,从左到右标上个位与十位,然后在桶中分别放入相应数量小棒来表示不同数字,并在计算时对其进行合理操作。

2.操作科学规范,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利用数学学具操作方法深化领悟,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已有学习经验的迁移和拓展之外,还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在基于实际合理选择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学具的基础之上,必须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学具的科学化操作上。为了获得理想的操作效果,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具操作活动,让知识技能学习和学具操作相得益彰,相互呼应。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数学概念学习和率领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概念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形成并理解数学概念,需要精力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的过程,对学具进行操作符合这样的规律。例如在对“平均分”这一数学概念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8块大小相等的积木要求学生分成两份,得到了四种结果,分别是1与7、2与6、3与5、4与4,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第4种划分方法与前面几种的差异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这种分法可以让每个人分得同样多,顺利引出平均分概念,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顺利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操作数学学具。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坚持数形结合方法,将学具操作和问题解决联合起来能够事半功倍。比方说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棒这一数学学具,然后给学生出题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获得结果如9+5,6+7,8+3等。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渗透凑十法这一重要算理,并让学生在学具操作当中掌握这一重要计算方法。随着学生熟练度的提高,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哪怕是不借助小棒也能够轻松计算。

3.掌握操作时机,提高学具使用质量

结合数学学科特征以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性,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引入生动直观的数学学具来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计算技能,同时推动抽象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这体现了数学学具应用的重要价值,但是在学具使用方面教师却陷入到了一个极端,不顾学具引入和学具操作的时机,出现了滥用学具或者是学具使用不合理的情况,降低了学具使用的效果,难以发挥学具应用在提升课堂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指导方法,合理把握与抓住学具操作的恰当时机。一方面可以在突破数学重难点时使用学具。数学重难点是数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占据特殊地位,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时引入学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14-5时,解决这一问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利用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只是语言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破十法,于是教师可以引入学具:两个盒子里共有14个乒乓球,需要拿走5个。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会先把不满的盒子里的4个乒乓球拿去,但是仍旧不够,从而会打开整盒的乒乓球再拿走1个,得到结果9。整个操作过程正是破十法的应用过程,帮助学生顺利突破了难点。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思维关键处使用学具。在思维关键处进行学具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完善思维品质。比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层层递进的特点安排难度各異的学具操作活动:(1)认真观察人民币学具卡片,了解不同的面值。(2)学会对人民币进行简单兑换。(3)用人民币学具模拟购物场景完成简单计算。

4.使用灵活恰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综合实践过程,需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学具的合理使用就能够达成这一目标,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使用学具,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第一,为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恰当使用学具,交给学生多元化的观察方法,并激励学生协同多种感官投入观察活动。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玩具,并从前后左右上下观察玩具,说一说从不同位置观察所获得的图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二,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组织学具操作活动。为培育学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最佳操作方法。比如在学习分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铅笔,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分类,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更多。学生在合作讨论当中会得到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颜色、长短、粗细等进行划分,享受到团结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实践中,学具的使用是重点,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基于教学时日记积极探索学具的合理使用方法,以锻炼学生数学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当中持续不断的动力。数学教师要关注学具的选择和使用,同时更要注重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学具应用所达成的教学效果,来查漏补缺,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推动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巩固提高。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江苏 苏州 215600)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课堂效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插上隐形翅膀,让笔尖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