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视域下家育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2020-03-04俞芬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愿景家校共同体

俞芬

摘    要

共享视域下家育共同体以班级共同体建设为契机,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并以家委会为核心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借助阅读推荐与分享、爸妈课堂和家庭联谊等活动,创设家长、亲子互动平台,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由此,从家长与班主任的单向互动转向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和学校的互动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促进师生、家长共同成长。

关 键 词

班主任专业发展;家校合作;共享;家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2-00-04

在日益重视家校共育的今天,家长的教育力量不可忽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个性、气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因此,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理应是教育应涵盖的内容[1]。为此,我们立足新时代特点进行了探索。

一、家育共同体构想:从单向互动走向共享

家长个体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育能力等,也是影响家校沟通的重要因素。2018年,笔者从市区学校交流到乡镇,借这一“便利”,以实验小学和江口小学两个班级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家长的学历做了一次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由图可见,无论市区还是乡镇,学生家长的学历都存在明显差异,而学历的差异往往会延伸至家中从事职业的差异,以及交往人群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认知。我们在家校合作实践中也能观察到,同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家长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很有自己的想法、做法;一些家长尽管在思想上重视,但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教育方法;也有个别家长完全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学校。

与此同时,笔者对奉化区多所学校的班主任、家长进行了简单的访问式调查。总结发现,常见的家校沟通方式包括六种:微信群、电话联系、告家长书、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审视这些联系方式,我们会发现除了家长学校,其他常用方式往往具有同一个特点“一对一”,即一个班主任面对一群家长或是一个班主任面对一位家长。这种单向的沟通方式下,教师试图借助个人的力量去影响家长,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而且遮蔽了家长内在的需求,无法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更让家长在观念上走进了误区,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主角,自己只是辅助而已。显然,面对素质各异的家长,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对其教育理念的提升效果甚微,亟待新的家校沟通方式。

当下,共享理念已成为一种潮流标志,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社会资源的共享带来的是社会整体的进步。[2]于是,我们尝试将共享理念引入家校合作,以班级共同体成长为契机构建“家育共同体”。即为家长搭建共享平台,共享育儿经验和教育资源,共享权利职责,让家长引领家長,合成一股向上的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实现师生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共享理念下的家育共同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共生性。家长在家育共同体中共同成长,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能力,提高教育素养;二是共同性。即家长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服务孩子所在班级与孩子成长;三是互动性。即改变单向被动式交往的状态,加强家长之间和家校之间的互动,促进家长主动为班级发展贡献智慧、提供资源,主动成长;四是互赖性。即在共同成长和共同为班级服务的行动中,家长与家长、教师在情感、目标、资源、过程等方面互相依赖与促进。

二、家育共同体生长:以共同愿景聚合成长力量

家育共同体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学生成长一样,也需要生长的过程。其生长既要有共同目标的引领,也要有成长路径的营建。

1.以班级愿景聚合家长期许

当班级形成时,家长群体也自然形成。在这一群体中,个别家长之间一般会有联系互动,但大部分家长往往没有交集。家长最关心的是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尤其是学习成绩,而对其他孩子的表现或班级工作并没有过多兴趣。显然,自然形成的家长群体中,每一位家长的期许不尽相同。

因此,从自然形成的家长群体到家育共同体,需要以共同的发展愿景为前提。愿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共同的愿景即家长之间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目标,承担的共同职责使命。这不仅是共同体精神的动力之源,也是共同体中每位家长的内在需求。而不同的家庭是因为孩子而建立联系,因此,家育共同体是以班级共同体为契机而得以建立,其发展愿景自然以班级愿景为基础。

接手新班级时,班主任会和学生一起规划班级发展蓝图(见图1)。这张图表不仅是班级的文化标识,更寄托着团队的信念,也是一个班集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再生。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会向家长宣讲这些内容,让家长明白我们的班级像一个大家庭,有共同的发展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朝着更好的自己发展,这需要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参与努力。由此,以班级愿景凝聚成每一个家长的目标和期待,为形成家育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 名 创 实 班 务实中求创新,规范中求个性,培育孩子自主的精神底色。

班 风 健康、向上 追求身心健康的体质,乐观向上的精神

班 徽 班徽正上方是我们的班名,健康、向上是我们的班风,中间茵茵绿草地上两个孩子象征我们班的男、女同学,共同托起未来的璀璨之星。

宗 旨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从内而外的支持平台,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班主任积极与家长交流,并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成长建设。例如,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后期发展的设想规划等,班主任会借助微信群、家长会、书信等形式,适时向家长传达描绘,共商议共策划;对积极参加班级建设的家长,班主任和学生一起不吝赞扬,让家长感受置身班级的自我价值,从而自觉成为班级一员。

譬如笔者经常会在班级群公开发感谢辞:“我替班级孩子谢谢您的积极参与,班级工作有您才开展得更加顺利,孩子们也更受益……”不仅鼓励了被感谢的家长,也带动更多家长融入班级体中,将带动班级成长作为自己的使命。

2.以家委会运作涟漪式扩展

家育共同体的形成如涟漪一般是由内而外一层一层壮大的,其核心家委会,是共同体生长的雏形和基础。之所以 “少数”为开端,是因为家长之间的融合是逐步递进的,对于部分不热衷交往的家长,只有让其感受到参与的温暖和带给孩子的成长,他们才愿意逐渐靠拢。如此,班级建设队伍才会由小变大,凝聚力由弱变强,生长成为家育共同体。共同体中家长之间有合作有分工,各司其职,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团队的健康发展。

在生长过程中,家委会作为核心,是家长、学校、老师实现多维互动沟通的重要桥梁。[3]这些家长在团队中起着示范、引领、调节等多方面作用,这支队伍直接影响着家育共同體发展的质量。家委会的成立具有三个基本要点:其一,组成人员要选好。选择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热心参与班级工作,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家长代表;其二,组建时间要选对。刚刚接手新班级,班主任要静观其变,做到心中有数再筹备家委会;其三,组建方式要适宜。有了目标人选,班主任先找机会个别沟通,家长有意愿再发出邀请。

家委会成立后只有积极运作,其生命力才会越来越旺盛。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家委会的四大功能:一是协商班级工作,协助班主任为班级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做好智囊团;二是提供援助,开发班级家长资源,为班级各项活动提供服务,利用家长力量,组织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三是协调多方矛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调解家校争议和矛盾;四是宣扬正向声音,维护班级交流平台,通过微信、QQ群,宣传班级积极正面的声音,带动更多家长加入共同体。

同时,还可依托家委会举办各种家校活动,如小型家庭沙龙等。家长自愿报名参与,当他们交流碰撞出火花后,发现参与有所得时,自然会成为集体的一员。如此,不断吸引更多家长加入。当家育共同体初具规模后,班主任便可着手协同完善组织建设,如明确分工、结合班情制订目标、组织开展活动等,使之不断生长,成为具有共生性的家育共同体。

三、家育共同体共生:以常态活动促进共同成长

共生是家育共同体构想的最大目的,也是家育共同体生长的价值体现。这里的“共生”,指共同体中家长和家长之间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能力,实现共同成长。我们依托常态化的互动平台建设,坚持开展包括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活动、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活动等系列常态活动。

1.以“3+1”平台提升家庭教育理念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但往往苦于育儿的理论与经验不足。班主任经常发现,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会感觉无助甚至措手不及,希望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我们推出了“3+1”互动平台,即“一周一本亲子读物推广”“一月一次主题沙龙交流”“一学期一次专家引领”,外加“不定期组织联合家访”。

每周,班主任在班级群推荐一本电子书,家长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打开阅读。阅读过程中,有触动的家长会相互探讨,发表看法。主题沙龙的主题则源于家长阅读后的生成的热门话题,由家长轮流主持,家长自愿参与,场地设在茶室或咖啡店,或在某家长的工作室等。每学期,学校邀请亲子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升。平时,班主任会约上几位有“问题”的家长,走进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学生家庭小坐聊天,以“联合家访”的方式实地考察,学习其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观念。

2.在爸妈课堂中体验共同成长

为加强家长与班级情感的链接,开发优质家长教育资源,我们开设了一门特色班本课程,即爸妈课堂,邀请拥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互动。这样的课堂对孩子来说新鲜,对家长同样新鲜,让他们体验到不一样亲子相处方式。

例如,郑妈上完课后用微信告诉笔者:“平时在家我容易对女儿发脾气,走进班级面对一群孩子心态就不一样了,和他们说话发现自己的腔调也变了,我会改掉暴脾气,以后请多给我这样的机会。”爸妈课堂让家长一改居高临下的态度,逐渐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这是许多家长最大的收获。每次课堂结束,班主任都会将课件和孩子们的课堂记录,以及课堂现场的照片等上传班级群。群里的爸爸妈妈纷纷向上课家长点赞,表达感谢。这是家长之间传递温暖的时刻,上课的家长很有成就感,其他家长也感受到走进课堂为孩子们服务、共同成长的价值所在。

3.以亲子联谊深化家长联谊

亲子联谊是家校合作常见的活动方式,我们将其拓展为家庭与家庭联谊,共同组织校外拓展活动。活动由家委会牵头,拟定方案后在家长群公布,家长自愿报名参加。这一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多个家庭多次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如“跟着课本游祖国”,外出踏青亲近自然,以及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等。

活动中,平时交流不多的家长们凑在一起交流亲子教育话题,现场感受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一些优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互动的方式,让许多家长深受启发。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联谊活动获益良多,更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更积极地参与班级生活,与孩子敞开心扉,彼此悦纳,亲子关系越发融洽。

共享视域下家育共同体的建设,培育了家长集体成长的教育场,实现了家校共育合力的提升。它为家长互动交流与学习、分享教育资源等,搭建起生动而丰富的平台。许多家长从“只为自己孩子”转向“为孩子们”“为班集体”着想,主动为班级建设献智献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魏智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393.

[2]白万纲.共享引爆价值[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9.

[3]王玉怀.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222.

(作者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504)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愿景家校共同体
一起向未来
爱的共同体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