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肾论治黄褐斑的思路沿革及验案举隅

2020-03-04靳曰军张冬云

光明中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肾阴虚面色肾阳虚

靳曰军 张冬云 余 华

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称为黄褐斑,多对称分布于面颊部,形如蝴蝶亦称蝴蝶斑,中医称之为“黧黑斑”[1]。其特点是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常发生于孕妇或中年妇女。随着激光医学的快速发展,太田痣等其他色素性疾病正被逐渐攻克,但西医治疗黄褐斑仍困难重重,而中医学治疗该病却有着明显的疗效。良好效果的前提是对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准确把握,尤其是辨证。在诸多证型中从肾论治黄褐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古籍中从肾论治黄褐斑的辨证思路沿革并归纳分析,总结出该思路的发展规律并应用于临床,以期为提高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帮助。

1 理论基础

从肾论治黄褐斑源于《黄帝内经》中黑色属肾的理论。

黄褐斑古人称之为黧黑斑,黧在《玉篇》中的解释为“黑也”,《广韵》解释为“黑而黄也”,都与黑有关。《黄帝内经》中黑色对应的脏腑是肾,《素问·五藏生成》中论及“色味当五脏……黑当肾、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色为黑。”黄褐斑的颜色从淡褐色到黑褐色均有,相对于白皙的面部底色,该病的颜色很多时候被描述成“黑”色。因此,《黄帝内经》中黑色属肾的理论为后世从肾论治黄褐斑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沿革过程

2.1 萌芽阶段 从肾论治黄褐斑萌芽于唐朝。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将黄褐斑作为独立疾病较早地提了出来,当时称为“面黑皯”,但他认为病因是痰饮或风邪所致的气血不调,未涉及肾的问题[2]。到了唐朝,药王孙思邈虽未专病专论,但其《千金翼方》论及“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3],首次明确将颧部黑色的疾病责之于肾。在内服药治疗上,《备急千金要方》跟《千金翼方》散在着许多治疗面色黧黑的方剂,虽未明确提出是肾虚所致,但以方测证可推大部分方剂温补肾阳,或阴阳双补,其中以太一白丸和干地黄丸最为后世所推崇。太一白丸出自《千金翼方》,“主八痞,两胁积聚……面目黧黑”,其中附子、乌头、肉桂的大温之品就占总共五味药中的三味。干地黄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治五劳七伤六极……颜色黧黯……进食资颜色长阳”[4],原著中此方仅列功效与药物组成,未赋予方名,取排列在首的干地黄为名是后世所加,组成中天雄、肉桂、蛇床子、杜仲、肉苁蓉等温肾阳之品印证了原文中“滋颜色长阳”的用意。

2.2 形成阶段 从肾论治黄褐斑的思路形成于北宋,以肾阳虚为主。北宋时《圣济总录》首次明确提出了“肾藏虚冷”“肾劳虚寒”或“肾脏虚损,阳气痿弱”等肾阳虚可以导致面色黧黑的观点,又有“女人子脏久冷,头鬓疏薄,面生皯黑曾”的记载,子脏属肾,也支持肾阳虚可导致黄褐斑。书中记载了许多补肾阳治疗面色黧黑的方剂,如葫芦巴丸“治肾藏虚冷……面色黧黑”,菟丝子丸“治肾脏虚损,阳气痿弱……面色黧黑”,八味丸方“治肾脏虚损,阳气痿弱……面色黧黑”[5]。南宋的治疗思路基本未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安肾丸“治肾虚腰痛,阳事不举……面色黧黑,耳叶焦枯”[6]。《杨氏家藏方》记载赐方腽肭脐丸可以补虚壮气温暖下元,“治……面色黧黑”,赐方鹿茸丸“治真元虚惫……面色黧黑”,鹿角胶丸“治下元冷惫……面色黧黑”[7],都是以温肾阳为主的方药来治疗面色黧黑。

2.3 发展阶段 明朝仍以温肾阳为主,明朝末期开始出现滋肾阴的新思路。此时期的诊断学专著《诊家正眼》肯定并发展了《千金翼方》中肾病颧黑的观点,论述到“颧与颜黄黑者,肾病”[8],此处“颧与颜黄黑”用来描述黄褐斑较之前更加的准确。明朝前期从肾论治黄褐斑仍以温肾阳为主,《外科理例》在谈及八味丸治验时讲到“面白,或黧黑,以上诸症皆属肾。非用附子不可”[9]。《证治准绳》也支持肾阳虚致黄褐斑的观点,在治疗产后发热时论及“面色黧黑,两尺浮大,按之微细,此因命门火虚……用八味丸补土之母而痊”。明朝末年,中医外科正宗派的开山之作《外科正宗》首次提出了肾阴虚的观点,书中将黄褐斑称为“黧黑斑”,病因为“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治疗上“朝服肾气丸以滋化源”,看似方证不符,实则相符。该书所提的肾气丸,并非含附子、肉桂的桂附地黄丸,从组成看就是六味地黄丸,又有《外科正宗·杂疮毒门脑漏》“六味地黄丸(药见肺痈门肾气丸)”为证。由此说明黄褐斑的辨证产生了肾阴虚水亏火燥的新思路。清朝及以后肾阴虚成为主流。清朝的正宗派《外科大成》及《外科心法要诀》沿用了肾阴虚的观点。之后何梦瑶在《医碥》中更是明确写到“面上黧黑斑,水虚也,女人最多,六味丸”[10]。此观点影响至今。七年制大学教材《中医外科学》便将黄褐斑分为了肝郁气滞、肝肾不足、脾虚湿蕴及气滞血瘀四个证型[11],五年制教材也大体一致,其中肝肾不足选择的方药亦是六味地黄丸。

3 验案举隅

如今中医治疗黄褐斑,分型十分丰富,但不外乎脏腑辨证辨肝、脾、肾,气血辨证辨气滞或血瘀,从肾论治是一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古籍记载、当代文献[12-14]及临床观察中发现,黄褐斑确实存在肾阳虚的证型。现举一笔者临床验案。

患者,女性,45岁,颧部褐色斑片近10年,对称分布,缓慢增大,面无光泽,无痒痛。冬季四肢冰冷,夏季从不开空调风扇,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月经量少,舌淡胖苔白,脉沉迟。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肾阳虚证。处方:黑附片(先煎)12 g,肉桂9 g,熟地黄24 g,山药12 g,山萸肉12 g,茯苓9 g,泽泻9 g,牡丹皮9 g,水煎服,每日1剂。半月后黄褐斑虽无明显变化,但面色渐有光泽,畏寒肢冷有改善,继续服药半月,面部褐色斑片开始颜色略变浅,整体面色进一步改善,皮损与周边对比减弱。由于煎煮中药不方便,改为口服桂附地黄丸,4个月后黄褐斑颜色明显变淡,面积减少近一半,后间断服药近一年后停药,面部褐色斑片基本全消,畏寒怕冷、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4 讨论

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真阳,为先天之本,阴平阳秘,功能才能正常。从肾论治黄褐斑的辨证思路,源自于《黄帝内经》关于黑色属肾的理论,于是古人将面部黑色或黄而黑的疾病归于肾。开始用补肾的药物治疗面部黧黑萌发于唐朝,但只有何药治何症,没有明确指明肾虚,北宋《圣济总录》首次明确了肾虚可致黄褐斑,且病机及处方用药多以肾阳虚为主,这一观点一直影响到明朝。明朝末年《外科正宗》首先提出了“水亏不能制火”的肾阴虚观点,对清朝乃至当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上讨论及临床应用提示我们,尤其是刚学完教材便入临床的年轻医师,认真学好教材的同时不应拘泥于教材,遇到书上没有的证型更需四诊合参,整体把握,准确辨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医的疗效优势,更好地服务患者。

猜你喜欢

肾阴虚面色肾阳虚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肾阴虚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酒蒸女贞子对肾阴虚模型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