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
2020-03-04何学保
何学保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使基础教育领域以核心素养为取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得到了稳步推进。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关核心素养“落地”问题的探讨与实践渐入佳境。改革之初局部领域的理论之争,正被合力破解课改难题的探索所取代,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学科本位与学生素养本位之争,以及核心素养与非核心素养之辩越来越少,学科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与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媒介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从身边的故事说起
2003年“非典”肆虐,板蓝根被恶意炒作成特效药,致使全国各大药店脱销。2009年“甲流”横行,有谣言称大蒜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被人们抢购、囤积,价格普涨近十倍。与媒介相对不发达的十多年前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类谣言出现的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人群之广,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各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不得不在疫情期间开通了辟谣专栏。
媒介作为社会成员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信息时代。“地球村”里的每个人都有话筒,人人都是信息源,而且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高交互性,造就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现象,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面对海量的媒介信息,普通人如何驾驭?这就涉及到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和接受讯息并利用媒介工具传播信息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养”[1]。在当代社会,媒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存质量。社会是自变量,教育是因变量,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所当然。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从中外对比说起
媒介素养教育源于1933年的英国,当时,随着各种新媒体的涌现,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英国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必须接受如何分析、解读媒介信息的教育,英国普及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已有20余年的历史。总体而言,欧美发达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普遍比较重视,课程设计非常精细,成效显著。而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迄今为止,尚没有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也没有一本针对未成年人公开出版的媒介素养教材”[2]。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教学实践仅限于高校部分专业院系。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中小学阶段基本处于无课标、无课程、无教材、无教师的尴尬境地。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在中、高考压力面前,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虽然中外国情有别,但大家同是地球村的“村民”,共同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教育对象也都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发达国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高覆盖面的现状,也充分说明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短期内改变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后局面是不现实的,但教育工作者不应该灰心丧气,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勇于担当和创新,积极发挥学科融合的作用,想方设法挖掘素材,积极组织有媒介素养因素的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由多学科知识组成的一门综合型学科,他没有自身固有的课程呈现方式,因此它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来发展自己”[3]。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其他学科如何为媒介素养教育主动“补位”,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在本学科的课程实施中得到有效渗透,形成“隐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唯如此,才能使媒介素养落地生根。
三、媒介素养融入历史教学的可能性:从核心素养说起
事实上,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具体细化的18个基本要点,均未涉及媒介素养。甚至在之后颁布的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将媒介素养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纠偏过去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主张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加强学科课程的衔接和配合,突出“素养本位”的特征。因此,历史学科和信息技术、语文、思想政治等学科,都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都与媒介素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唯物史观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历史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史料实证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强烈的证据意识。历史解释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正确态度、能力和方法。若把历史事物换成现实事物,把历史资料换成媒介信息,那历史学科所培养的上述态度、能力和方法,就是媒介素养的旨趣所在。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能够找到准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角度,通过对已掌握信息的分析、推理和批判,正确认识事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一直担负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非核心素养的重任。教学如此,评价亦然。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考查了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舆论战,关注了近代史上新媒介的重大价值。2019年高考,“阳刚与力量”一题,与当下媒介积极互动,聚焦社会热点,体现了考试评价的思想教育功能。
[2019·课标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本题涉及的历史事物,无论是民间体育还是宫廷诗歌,均非主干知识。但却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唐代部分社会生活图景,再现盛唐时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命题者选择这样的考查点,凸显出很强的媒介素养背景。近年来,受日韩等地文化的影响,中国娱乐圈刮起了一股“娘炮”之风,一大批油头粉面的男性娱乐明星,借助于电视、网络等媒介活跃于娱乐前沿,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痛心疾首。2018年9月,新华社以“辛世平”的名义发表一篇著名评论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引起全国持久热议。上述这道旨在弘扬“阳刚与力量”的高考题便与此相呼应,起到了很好的价值引领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教学还是评价环节,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既涵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又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目的。
四、媒介素养融入历史教学的操作性:从历史课标说起
历史学科教学助力媒介素养的培养,还可从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找到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03年版)》提出:“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程内容中,将“社会信息化”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并称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四大特点;在选择性必修模块3中,提出了“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等内容要求。由此可见,在历史课程中,特别是现当代史领域,给予了信息技术革命和新媒介以极大的关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名正言顺,大有可为。教师可在上述课程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媒介信息,思考和探讨媒介利用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1)你认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媒介的兴起)
(2)相对于传统媒介,互联网有何优势?(引导学生分析: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即时性、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
(3)你平常通过哪些形式和工具上网?(引导学生分析:万维网、BBS、E-mail、QQ、微信、微博、搜索引擎、APP等。教师归纳:媒介信息环境复杂多元)
(4)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听到过哪些谣言?(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整理归类)
(5)你在上网过程中,还遇到过哪些困扰?(引导学生分析:垃圾信息、信息安全、游戏成瘾、网络诈骗、过度娱乐化、多元价值观、共享带来的思考力和行动力蜕化等)
……
通过以上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让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