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癫狂证验案2则

2020-03-04陈春娣

光明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附片干姜麦冬

张 峰 陈春娣

苓甘姜附龙骨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用于治疗癫狂证,其药物组成是:法半夏、炙甘草、干姜、炮附片、茯苓、麦冬、煅龙骨、煅牡蛎。临床中,笔者应用此方治疗癫狂证患者数十例,疗效满意。现举2则,试述其立法根源,以深入探讨黄元御癫狂证治的学术思想。

1 病案举例

病案1 陈某,男,35岁,工人,2012年1月6日来诊。患者因恐惧流言蜚语出现疑心重、沉默寡言,怀疑他人加害自己,恐惧担心,躲避人群,甚至夜间不能入睡,连续2日不饮不食。其家人曾将其送至广州某三甲医院就诊,诊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利培酮、奥氮平口服治疗,服药3周,期间患者诉头痛,恐惧心理未见明显好转,遂由家人送至我处拟中医治疗。刻诊:患者体质量适中,面色黄白虚肥,精神萎靡不振,目光游移不定,对答尚清楚,反应略迟钝。患者自诉心中惊恐,不敢与人同桌就餐,夜间枕下备刀,彻夜不眠,惶惶如被捕状,精神困顿,莫名伤悲,饮食无味,不知饥饱,口渴不欲饮水,小便清,大便不规律。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滑。诊断:癫狂证(癫证),证型:土湿木郁。治宜温肾健脾,镇惊安神,方以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处方:法半夏15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炮附片(先煎)10 g,茯苓15 g,麦冬10 g,煅龙骨(先煎)30 g,煅牡蛎(先煎)30 g。6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嘱患者每天剧烈运动30 min。服药6剂后,患者精神转好,自诉已无惊恐被害之感,可以与人同桌进食,夜间亦能入睡,二便可,无不适。效不更方,遂守此方服用30剂,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春节后嘱其坚持锻炼身体,继续规律服用此方3个月余后停药,随访7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正值壮年,气血充足,血气方刚,然而言语伤人,如无情刀剑,直趋脏腑,内伤七情,似较外感六淫更甚。患者饮食不调、不知饥饱,口渴不欲饮,是土为湿困之象;情志所伤,肝木欲发作而为怒,却为中土水湿所遏,转而成郁;土湿木郁,中气损伤,肺肾气滞则金水生寒,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肺肾气旺是以悲恐俱作;小便清、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滑,皆是湿寒之象,湿寒动则寝食皆废,故其根源乃是湿寒。方中炮附片大辛大热,用以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干姜温中散寒,暖脾阳,驱寒邪而达木郁;茯苓利水渗湿而培脾土;炙甘草益气和中而补脾胃;麦冬清金润燥而安心神;煅龙骨、煅牡蛎安魂定惊而秘精敛神;法半夏平冲降浊而和胃消痞,与炮附片相反相成。全方制方严谨,干姜、炮附片合用以温脾肾之寒;茯苓、炙甘草共奏利湿培土之功;麦冬清肺、法半夏降逆,则升降平调而木郁自达;煅龙骨、煅牡蛎镇惊安神则惊恐皆除。

病案2 袁某,男,18岁,辍学,2012年6月10日来诊。患者半年前去广州番禺打工,工作期间经常失眠,精神长期压抑,不与他人交往,默默不语。返家后,患者性情大变,脾气暴躁,动辄殴打家人,情绪激动时曾于凌晨砸毁银行ATM取款机等公共财物,情绪低落时则连续数日躺卧家中,闭门不出。或终日不食,或暴饮暴食。患者及家属惧怕西医治疗,遂至我处拟中医治疗。刻诊:患者消瘦,面色黄白,精神萎靡,双目少神,言语尚清楚,对答不配合。患者家属代诉其沉溺网络十余年,性格孤僻,不喜言语。近10 d来出现3次打人毁物、怒骂不休、狂暴不羁,发作时胃口奇佳,食量约为平时3倍,每次发作持续1~2 d不等,发作后则终日睡卧不起,不饮不食。小便可,大便不规律。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数。诊断:癫狂证(狂证),证型:土湿木郁。治宜温脾利湿,清热、安神。方以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处方:法半夏15 g,生甘草15 g,干姜10 g,炮附片(先煎)10 g,茯苓15 g,麦冬30 g,煅龙骨(先煎)30 g,煅牡蛎(先煎)30 g。5剂,每天1剂,水煎服。处方开具后,考虑患者未必配合服药,遂予以心理疏导半小时,患者表示愿意配合治疗。服药5剂后,患者来复诊,自诉服药后胸腹部清凉舒适,心胸中原有燥热难受之感完全消失,全身舒畅,睡眠转佳,饮食改善。诊见患者精神愉悦,信心倍增,舌脉湿热之象转轻,遂予守方,嘱其每周服药6剂,坚持3个月,并鼓励患者多参加团体体育活动,多与朋友交流。3个月后,患者家属带其再次复诊,诊见患者体质量增加,精神愉悦,眠食俱佳,舌淡红,苔薄白,惟脉象略弦数,遂予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嘱其坚持按时服用,坚持2个月。后随访6年,患者病情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为青少年男性,自幼沉迷于网络,性格孤僻,对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精神抑郁,久而躁狂。患者狂证发作则胃口奇佳,喜怒无常,为土湿木郁之象;脾气不升,木火之气郁而生热,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湿热内蕴故喜怒兼生;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湿热动则眠食皆善,然其根源仍是脾土之湿,脾喜燥而恶湿,非温脾阳湿邪不能尽去,故温脾燥湿为主,兼以清热、安神,是为以热治热,反治之法。方中炮附片、干姜温脾阳而蒸腾水湿;茯苓利水渗湿;法半夏健脾燥湿;生甘草清热利小便;重用麦冬清热以安心神;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全方以温脾为法,利、渗、燥、清,湿热之邪从便溺而去,辅以重镇收敛之药以安神,故心神得安,以收全功。

2 讨论

癫狂病名出自《黄帝内经》,分为癫与狂,都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癫病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主要特征,两者往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常并称为癫狂。癫狂证往往对应于西医诊断中的精神分裂、双向障碍、持续性妄想障碍、抑郁症、分裂情感障碍等疾病。目前多数中医教科书和专业参考书,将西医的“精神分裂症抑郁型”和“抑郁症”参考“癫”病进行辨证论治;将“精神分裂症与躁狂型精神病”参考“狂”病进行辨证论治”[1]。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多数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目前公认的治疗躁狂症的代表药物碳酸锂,其临床治疗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需要密切监测血锂浓度,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震颤等。另外,利培酮可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血清泌乳素的升高、消化不良等;奥氮平可使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步态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本病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2],癫狂的发病原因,多以七情所伤为主,或因思虑不遂,或因悲喜交加,或因恼怒惊恐,皆能损伤心脾肝肾,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气滞、痰结、火郁、血瘀等蒙蔽心窍而引起神志失常。治疗方面,癫病多虚,为重阴之病,主于气与痰,解郁化痰,宁心安神,补气养血为主要治则;狂病多实,为重阳之病,主于痰火,瘀血,治宜降其火,或下其痰,或化其瘀血。《素问·病能论》提出了节食和服生铁落的治法。朱丹溪提出“镇心神,开痰结……狂病宜大吐大下除之”。张景岳主张解郁化痰,药用重剂。王清任创癫狂梦醒汤治疗瘀血发狂。

黄元御认为:癫病者,安静多悲恐,肺肾之气旺也,狂病者,躁动多喜怒,肝心之气旺也。肺肾为阴,肝心为阳,《难经》二十难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正此义也。”可见,肺肾两阴脏之气同时偏盛则易发作癫证,肝心两阳脏之气同时偏盛则易发作狂证。黄元御进一步指出癫狂证的根源:劳伤中气,土湿木郁。认为中焦湿滞,肺肾金水之气不降而生寒,悲恐俱作而生癫;肝心木火之气不升而生热,喜怒并出而成狂。不仅如此,黄元御还更深刻地阐述了癫狂的转化:癫缘于阴旺,狂缘于阳旺,阴阳相判,本不同气,而癫者历时而小狂,狂者积日而微癫。阳胜则狂生,阴复则癫作,胜复相乘而癫狂迭见。黄元御对于癫狂证的认识,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对于癫狂证中医辨证及临床用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苓甘姜附龙骨汤立方十分精简,药物只有8味,却体现出黄氏对后天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至为精彻。黄元御治疗癫狂证强调调中,复其脾升胃降之常,方能龙虎回环,阴平阳秘,而达愈疾之目的[3]。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中乌头与半夏是配伍禁忌的内容之一,而附片为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成分与乌头大致相同,因此许多医书记载附片不宜配半夏。黄元御所创苓甘姜附龙骨汤中附片、半夏同用,引起了诸多医者与患者的质疑,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附片、半夏配伍使用后并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反而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附片与半夏相伍同用,首推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寒饮逆满证条文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即是附子配半夏治疗中焦虚寒挟饮所致的腹满腹痛的典范。后世历代医家对张仲景运用半夏配附片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发挥,已使其成为诸多名医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配伍[4]。据统计[5],《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含十八反组对共411方,其中乌头(附片)配伍半夏达163方,足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普遍。黄元御的中医思想与医圣一脉相承,师古而不泥古,大胆创新,开辟出中医治疗癫狂的新路,对我们临床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附片干姜麦冬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EATING MEDICINE
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