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廉洁素质教育的途径
2020-03-04李旭东
李旭东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快速发展,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关于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事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是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廉洁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生从业特点的本身要求
医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廉洁素养更是医德医风基本要求,对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医德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规培生作为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未来医疗人才培养、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规培生所掌握的不仅是丰富的临床知识,更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与良好的廉洁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患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等目标,更关系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要求[1]。
(二)规培生培养的自身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廉洁素质教育,从“入医”这个源头把好关口,对“从医”的医德医风尤为重要,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因此,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对规培生廉洁素质教育现行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开展规培生廉洁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现廉洁素质教育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三)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诉求
由于医疗资源的供需不平衡,医患矛盾依然普遍存在、局部突出。国家正在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但目前很多患者依然首选三甲医院,导致医疗资源不均衡。条件好的医院的医生疲于接诊大量患者,无法腾出更多精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满意的服务,而患者得不到满意的就医体验和诊治。有些人认为不给医生红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医患之间缺少换位思考,缺乏相互理解[2]。因此,规培生增强医学道德精神和廉洁从医意志力,规划好从医之路,这就为即将步入正式医师队伍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廉洁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过程未贯穿始终,缺少有效途径
医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廉洁素质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过程中,并没有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设置,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环节贯穿其中,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只有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或辅导员在入学教育、个别谈话、主题班会、年级大会中开展,廉洁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3]。
(二)教育认识未提升到必要高度,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廉洁素质教育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重中之重。医院环境是否风清气正、从医人员是否廉洁,关乎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但是,目前我国医学廉洁培养教育过程中对廉洁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认为学生阶段最主要的是学习临床技能,学生的廉洁教育主要是在从业后社会环境影响和再教育,主要靠其自觉和自律,这主要都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普遍对廉洁素质教育缺少敬畏之心导致。精湛医术固然重要,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廉洁从医素质是决定可以走得更远的基础。
(三)教育模式未达到有机结合,缺少丰富载体
根据调查,现在大部分的医学院学生廉洁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有限,采用语言进行说教居多,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从实际中感受廉洁教育的手段偏少。部分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新闻等方式,了解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医生受贿、违反医疗行业廉洁规定等案例。学生廉洁教育载体还不够丰富。
三、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廉洁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廉洁教育过程体系,培育学生的廉洁思想
廉洁教育过程体系建设要注重观念和思想的浸润作用、舆论和氛围的环境熏陶作用、制度和机制的导向作用。首先教育过程必须从观念和思想上入手,教育内容要让学生入脑入心,使学生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廉洁行医的内涵,重视廉洁行医的意义。其次要加强教育氛围的形成。导师和带教教师在平时出诊、查房过程中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同时还要通过身体力行、以身示范,自觉廉洁行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再次将廉洁教育制度化,将会更加有效地提升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坚持“齐抓共管”的方式,实行多部门联动。学生廉洁教育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还应是教学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临床医学院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领导机制,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到廉洁教育构建中来,把廉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纳入到党委工作目标中,纳入学生临床实践教育中,纳入医院文化建设体系之中[4]。
(二)强化廉洁观念通识教育,培育学生廉洁意识
通识教育在育人工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优秀医学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必须经历的教育过程。因此,廉洁教育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通过强化法制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借助通识教育的优势,可以提高廉洁教育的综合性,在廉洁教育中充分糅合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不同维度的教学内容,发掘其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生动、具体地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职业道德与社会美德[5]。学校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培育场域,学生要知法守法,把廉洁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通识教育则以诚信为突破口,形塑了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医学教学氛围,把学生的他律升华为自律,有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形塑一套自我锻炼的教育体系。以此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与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成长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廉洁奉献的优秀医学人才,才能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丰富廉洁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廉洁行为
在授课形式上,廉洁教育亟须革新传统教育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探索符合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手段,丰富廉洁教育的形式,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调整教育的着力点,加强师生之间道德互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可以开发与廉洁教育有关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以案论廉”,将廉洁知识的传递集中化,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专题教学;其次,协同式讨论也是加强廉洁教育的重要方式,讨论的形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可以结合讨论主题,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探索性地获取廉洁知识,讨论的结果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以方便老师批改、修正[6]。最后,“医乃仁术”,医学生的廉洁教育同样也要考虑到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只有强化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可以邀请业界著名的医学专家开展讲座,通过树立优秀典型的方式,让学生前进有方向、有目标,以此影响学生的职业观,在榜样的经验与感受中自觉明确廉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