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上展现新作为
2020-03-04徐仁元
徐仁元 孟 欢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1]这是党中央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也是对2016年以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巩固和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在引导广大党员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上展现新作为。
一、学是基础,以学为先,要在真学实悟上争做合格党员
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2]作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在学思践悟上有新境界。自信,源于学习。在“学”上有新境界,关键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把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作为规范高校广大党员言行的“硬约束”与“好习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三个事关”“三个长期坚持”和“四个服务”上,牢牢把握高校发展的正确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在入脑践行上有新认识。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大问题。在“学”上有新认识,就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成为考察识别党员合格的首要标准,推动广大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确保广大党员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变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使其细化、具体化。要在强身健骨上有新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在“学”上有新提升,要联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环境和各种考验,联系党员和师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增强“辨别能力”,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信仰和立场,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坚定维护党、国家和高等教育工作大局,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矛盾问题和加速推进一流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善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始终用创新引领发展,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二、做是关键,以做为本,要在笃行致远上争做合格党员
要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为参照,主动对照、时时检视,真正在信仰信念、纪律规矩、修身律己和责任担当上下功夫。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标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听党话、跟党走;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自觉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牢记初心使命,用“找差距、抓落实”的实际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要严守纪律规矩。就要增强组织纪律性,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做到心存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记政治、纪律、法律、道德和职业要求,明确警戒线、临界点,守好做人做事的底线。要涵养浩然正气。要坚守做人行事的标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力弘扬共产党人忠诚可靠、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不断增强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向高标准看齐、在作风上向守规矩看齐、在生活上向道德规范看齐。要立足岗位做贡献。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定服务人民的宗旨,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要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要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经得起各类诱惑,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抓在经常,以常为要,要在常抓常严上争做合格党员
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贯穿党员教育全过程,坚持把全面从严、真管真严、常管常严作为工作的标准与要求。要强化政治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主动把党对高校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落到实处;要把住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把牢思想舆论阵地、把好教学教师教材三个环节;要突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在人才培养使用、交流引进,课程设计、教材选用,重大学术活动等问题上把好政治关。要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围绕立德树人谋划工作、主动作为,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形成以组织育人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态势。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支部。要抓好基本建设,做好教师、学生和离退休党支部的设置与优化,大胆探索流动党员支部的建设与工作运行机制;要落实基本制度,一条一条对照《条例》的规定与要求,一项一项落实,增强制度执行力,推动支部工作自觉、自转、经常起来;要提供基本保障,加大对支部工作的直接指导力度,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工作制度;要把选好用好党支部书记作为大事,把培养好党支部书记作为重要工作,鼓励支部工作探索创新。要带好党员队伍。要加强分类指导,联系高校干部、教师、学生、工人、离退休和流动党员实际情况,把常态化学习任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要严格党员管理,把从严要求贯彻落实到党员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在发展党员中,要注重政治合格、持续培养,端正入党动机,严把党员入口关;要重视在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术骨干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发展党员。在党员教育中,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在党员日常管理中,要把党籍管理、组织关系转移、交纳党费、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作为重点,建立健全杜绝党员失联的长效机制,提高依靠制度开展党员管理工作的能力水平。要严肃组织生活。以突出政治学习、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为目标,把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各项组织生活制度之中;要通过定期开展活动,让党员每次都有新感悟、新收获,养成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和习惯,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四、立行立改,以改为重,要在解决问题上争做合格党员
突出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主动查找与发现问题。以敢于担当的态度正视问题。广大党员要对照党章党规和初心使命、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深入查摆剖析在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大是大非、重大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解决好党的意识、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基层党支部要围绕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查摆剖析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团结教育服务师生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从政治功能、组织作用、从严治党等方面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院系级党组织要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等方面,解决好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解决问题既是工作作风,又是工作能力。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把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严格规范会议程序,认真开展意见征求、问题查摆、对照检查、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体现党章党纪核心要义和《条例》具体要求;要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推动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党组织问题和党员个人问题同时用力,治标与治本协同推进。要严格督导与解决问题。高校党委要发挥好督导与指导的把关定向、校正纠偏作用,加大“面”上指导与总体督导力度,始终做到督之有力、导之有方;要积极构建科学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检查常态化;要从个性问题看到共性问题,以解决点上的具体问题推动解决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把点上发现的经验及时转化为面上的做法,努力使院系级党组织协调督导效果最大化。
五、保障中心,以促为进,要在推动发展上争做合格党员
坚持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同时用力、同向发力,在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上实现同步共赢。要培育良好校园政治生态土壤。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浸润、感染和熏陶作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大学精神,讲好校园故事,凝练先进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统一改革发展的思想共识,筑牢兴校办学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历史归属感、现实责任感、发展认同感和时代担当感。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抓实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看家本领”,把师生组织起来,当好师生的“主心骨”;要强化对教师的思想引领,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做好思想疏通工作;要加强学术引导,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3],在意识形态领域守责尽责履责;要注重人生理想、道德品行、成长路径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引导,范做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要聚力高校一流建设。把学习教育取得的新面貌新成效,转化为加速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动力与新活力,广大干部要能踏踏实实做事,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广大教师要教书育人做学问,倾心育人、潜心治学,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广大学生要勤学爱学善学,学做真学问、学好真知识、练就真本事,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