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理脾胃论治失眠的研究进展*
2020-03-04赖靖慧
陈 颖 赖靖慧 刘 斌
失眠,中医亦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多梦、日间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长时间失眠往往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工作学习,甚至增加了其他疾病的风险。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5%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1,2]。对于失眠的研究与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以冀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从《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医家对失眠之病机多有阐述,或从心神而论,或从阴阳、营卫之说,或从脏腑分治[3,4]。本文主要讨论脾胃与失眠的相关性,探讨调理脾胃对治疗失眠患者的意义,以期对失眠患者的治疗改善有所帮助。
1 中医古代文献对脾胃理论与失眠相关性的认识
1.1 胃中不和 痰热内扰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张氏医通·不得卧》进一步阐明:“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过食生冷,恣食肥甘,脾失运化,胃失通降,宿食停滞,酿生痰热,痰热上扰,故不得寐。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曰:“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眩眼黑,睡则气逆,此胃不和卧不安之症也。”后世医家对其涵义进行了延展,认为“胃不和”除饮食不节、宿食停滞外,尚有脾胃虚衰、痰湿内停与脾胃热盛、脾胃阴虚等原因[5]。
1.2 脾气亏虚亦可导致不寐①脾虚失于运化,营血不足,心神失养,导致不寐。《类证治裁·不寐》说:“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思虑劳倦,损伤心脾,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②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运,积湿生痰,蕴久化热,痰热扰心,亦可直接导致失眠。
1.3 脾胃居中焦 斡旋气机的升降脾胃不和,升降失常,使心肾不交,阳不得入阴而致失眠。李东垣《脾胃论》中就提及:“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降浊,脾胃气虚则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下流,郁遏肾之阳气,水火失济,阴火上冲,扰乱心神,导致不寐。清《张聿青医案》曰:“胃为中枢,升降阴阳,于此交通,心火府宅坎中,肾水上注离内,此坎离之既济也。水火不济,不能成寐,人尽知之。不知水火不济,非水火不欲济也,有阻我水火相交之道者,中枢是也。”因此脾胃和则阴阳气机升降正常、元神潜藏、人得以安寐[6]。
2 现代医学对胃肠道和失眠的相关性认识
2.1 失眠患者常伴有脾胃功能失常长期失眠的患者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症。由于夜间不能得以休息恢复,容易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情绪上易焦虑、抑郁、烦躁。情志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往往又成为胃肠道疾病的诱发因素。王冬慧[7]对门诊失眠伴排便异常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失眠、焦虑、排便异常三者常同时存在,交互影响。焦虑程度与失眠程度、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睡眠质量越差,焦虑程度越重,排便异常程度越重。郝悦等[8]对SD大鼠进行睡眠剥夺,发现大鼠的胃排空速率及胃黏膜中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影响显著,且随着时间延长影响就越大。提示消除某些睡眠障碍因素,对消化系统的部分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康婷婷等[9]提出了睡眠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影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若伴有睡眠障碍,常规治疗联合抗焦虑或抑郁治疗是有益的。
2.2 脾胃系统疾病也多伴随失眠田倩弟等[10]通过对419名消化科住院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发现除胆胰疾病患者外,其余消化科住院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其中消化道肿瘤及FGIDs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最高,分别为82.60%和81.16%,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马萍等[11]观察到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并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3 失眠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二者之间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而近年随着肠道菌群的研究深入,提出肠道菌群可通过自身或其代谢产物调节脑发育,影响生理活动,使机体呈现不同的生理表现型,这一模式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通过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途径构成复杂的反馈网络,保持机体的稳定平衡[12,13]。越来越多研究说明肠道菌群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14,15]。骆杰伟等[16]对65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粪便采用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粪便菌群结构,患者分为肝郁化火组、心脾两虚组、阴虚火旺组、健康体检者4组,结果发现不同组的优势菌属均不同,提示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不同菌群结构与失眠不同证型高度相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集了20例原发性失眠障碍的患者粪便样本,与正常对照人群粪便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失眠障碍患者在α多样性分析中较正常人群表现出较低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结果提示失眠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较低[17]。
3 中医药对于调治脾胃改善睡眠的研究
3.1 中药方面吕瑞民[18]对痰食内扰型不寐患者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观察胆囊收缩素指标的变化,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能明显改善睡眠,胆囊收缩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提示温胆汤治疗痰食内扰型不寐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胆囊收缩素)的水平。麦嘉泳等[19]临床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结果发现补中益气汤能改善脾胃气虚型不寐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推测其机制可能与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相关,补中益气汤可直接或间接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临床上,很多名老中医擅长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0-22]。比如魏玮教授治失眠的学术思想为重气机、调脾胃,其关键在能量有源,动态有序。高荣林教授注重调理脾胃,自拟调中安神汤治疗失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针刺方面李倩等[23]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通过针刺足三里、中脘和照海、申脉穴位进行干预。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同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其中足三里、中脘分别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之募穴,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联合治疗,有交通心神、安神宁心之功。除此之外,耳穴疗法、拔罐、艾灸等都对调理脾胃中焦[24,25]治疗失眠有不少研究,得到肯定的疗效。
3.3 饮食的调节食疗一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饮食的调整、益生菌的调节,改善肠道菌群以干预睡眠也有不少研究[26]。有研究显示,在短期内采用“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可使睡眠质量降低,夜间觉醒次数增加。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更有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且在早于睡前1~4 h摄入更佳,因为是短期实验,若长期的饮食改变对睡眠、身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究[12,27,28]。
4 讨论
中医认为睡眠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息息相关。阴阳平和、气血调畅、腑脏协调、神有所安则寐安。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在机体的气机升降,阴阳调和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今社会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都是引起脾胃功能失和、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患者增多。
目前《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1]在睡眠卫生教育中提出:睡前避免接触咖啡、浓茶或吸烟、饮酒等兴奋性物质;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但这应是基本的要求,临床可以看到不少失眠患者尤其是痰热内扰型,随着睡眠改善,脾胃功能的恢复,食欲增加,进食增多,而脾胃运化能力尚弱,容易引起痰热的再次生成。对于这些失眠患者应该考虑进一步的调治脾胃,更严格的饮食控制,或者进食需要逐步增加,或者对于高蛋白高脂饮食有所调整。
随着肠道菌群的研究深入,脾胃与失眠的相关性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失眠患者经治疗、饮食控制调整后,肠道菌群结构、数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具体对睡眠有何影响应进一步的研究。肠道的哪些优势菌属对于失眠有何具体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