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
2020-03-04
(贵阳清镇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贵州 贵阳 551400)
由于生物知识贴近生活并且有趣,因此大部分學生在上新课时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每上完一个章节后,新的概念和生物学专有名词均会有所增加,有些概念是学生陌生的,有些概念是是抽象的,或者学生本身对某些知识点是陌生的……如此长期反复学生就会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也会在精神层面上让学生畏惧生物学的学习[1]。因此,如何进行有效高效地进行复习,如何让学生有条理地整理知识,是作为老师改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人尝试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之后取得不错的成果。
1.梳理脉络,串联整理
生物复习课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知识,发现其中的联系,以便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由于生物学科知识点繁多加上学生在新课学习中遗留的盲点各有不同,带领大家一起复习的效率不尽人意。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串联,真正参与到复习中,实现复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复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时,教师可预先设计一个思维导图框架,然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将导图补充完整。教师需设计“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我的收获’‘我的困惑’‘知识归纳’‘知识串联’为四个分支”的思维导图,如下图让学生进行自主填写,不仅能整理和串联相关知识,还能将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展示出来,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提高复习效率。由此可见,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在进行知识点整理过程中,能找到脉络,形成框架。在整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发现自己的盲区,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间共性问题并及时解决,使得复习课具有针对性,效率得以提高。
2.完善结构,形成体系
在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习进行知识点复习时,教师需要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处于复习课的思维导图绘制的主动地位,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有助于学生进行记忆[2]。同时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帮助学生完善其思维导图,以便形成体系,取得最佳效果。
例如,在复习“人体的激素调节”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回忆,并依据自己所学所想绘制出相关的激素调节流程图。有的同学绘制的是常见的激素的产生和作用的导图;有的同学从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角度来绘制思维导图,对于第一个思维导图,教师建议学生应该补充上当激素含量水平异常时,人体会出现的状况,以完善结构;对第二个思维导图,教师建议学生添加负反馈机制,以形成体系调节体系。由此可见,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自主绘制,能够便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的专业评价可以对各有特色的思维导图进行查漏补缺,使其更加完善,形成清晰的复习体系,使复习效果倍增。
3.层级呈现,深化思维
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学习,除了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整理,更需要进行串联和提升,需要充分发挥知识的综合性特点,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其层级性特点,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在层级递进中深化。
例如,在复习“细胞结构”时,可采用层级递进的思维导图来解决知识点繁多且容易记忆混乱的问题[3]。首先将“细胞组成”按照有无细胞核分为两类;再按照真核细胞的构成对其进行分类;接着对细胞质进行分类。至此,关于细胞结构的分类便完成了,对于复杂的细胞器及其功能,可再绘制一个层级图以便学生记忆和理解。由此可见,在利用层级性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的时候,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思考能力得以提升。这种逐渐递进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发展脉络,只有掌握了知识的根本原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此外,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清晰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对症下药,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生物复习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思维导图内容填写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知识梳理,形成知識间的串联;在进行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考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教师的专业性指导,使其在便于记忆的基础上,完善结构,形成体系;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特点,使学生找到薄弱环节,在逐级递进的问题中锻炼思维,深化思维。实践证明,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思维导图,特别是在进行复习总结课上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所有的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